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个人经验对生态景观规设计作出了分析,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1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生态公园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它不仅仅停留在植树造林的花园式设计,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
   1.1是在意识形态上。
   生态主义的认识论与社会发展同步,从极端理性的机器美学中渗透出缕缕激情,人性的复活使之在冷漠抽象的形态下表现出人文、历史、地域风情;依然是简约主义,却是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呵护人性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1.2是在物质形态上。
   生态主义科学地组合空间,合理地分配功能、用“纯粹”的事物表达丰富的内涵,获取最大的快乐。用最少的形态语义来揭示空间的本质和归属。打破自我封闭、人工围合接口对自然的隔绝,利用原有的建筑基址和建筑构造,与周围环境重组,形成新的空间。
   1.3是在技术含量上。
   高科技智能仿生技术,削弱了人体功能和智能,蔑示了人本、生命的存在。所以,多一些自然的景观、手工的痕迹―――哪怕是些许这种符号的视觉存在,也足以使人欣慰,毕竟它是附着在高科技钢筋、玻璃、混凝土、人工涂层之上的自然生态现象。
   1.4是在环境性质上。
   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挖掘地方性、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使环境形象与性质具有个性化,生态平衡的归属感。五是在情感因素的表现形态上。使抽象的人文历史、质朴自然的情感融于可视、可触的空间形态中。在人工高科技的环境中多一点人性、多一点热情、多一点温馨、多一点畅想、多一点浪漫
  2生态景观规划谈的要素
   城市公园系统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我们在开发资源,建设中,如何贯穿景观生态理论,增强公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这是需要首先考虑的。但目前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着讲生态而非生态的误区,城市公园平衡环境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虽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心,但本文再对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谈几点要素。
   2.1因循自然、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何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在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显露,引导人们体验自然呢?公园的规划不应当仅从单一的旅游经济等目的出发,而应当结合生态系统的目的的需求,因循自然、显露自然,组景应注重意境的创造,以自然美为主,辅以人工美,充分利用山石、水体、植物、动物、天象之美,塑造自然景观,并把人工设施和雕琢痕迹融于自然景色之中,从而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如南京的玄武湖公园远借紫金山的秀丽,内融清新的湖水、翠绿的诸岛(洲),少加人工设施、景点建筑,形成了都市的氧吧、人们休憩的佳园;广州的越秀公园,利用越秀山的地形,形成冈峦起伏、景观多变,无需多加规划,已是美不胜收了。
   2.2环境关联
   外部和内部都存在着环境相关关系。我国古人既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创造了风水相关的思想。城市外部有自然山脉、河湖、森林、湿地等大环境景观背景,城市内部有不同立地条件和围合空间形式,在城市公园生态规划建设时,要抓住大环境景观特色和公园环境景观特色,做好环境关联的文章。例如西湖公园与杭州市形成以湖为主的景观形态等。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的环境关联重要的是找出公园的主导因素和城市大环境的环境特征。
   2.3相地合宜
   城市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原有地形和植被优势,结合自然,塑造自然 也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相地合宜要体现在公园的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景点营造等建设的全过程。如在公园布局上,上海的长风公园结合低地和河湾,理水叠山,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山分主峰、次峰,高低错落,相互顾盼,效法自然。公园的布局相地合宜还要根据公园大小,周围环境不同,采取不同的规划布局方式,大公园可划分多景区、多"园中园",小公园可适当运用多方借景的手法以开拓空间的局限性。如桂林伏波公园面积仅有1.1公顷,远借漓江,并利用山体分隔景点,内容多样,融汇自然。相地合宜在公园功能和造景上,要遵循造景以自然美为特征,功能以平衡城市生态环境、以人为本的宗旨。如南京的莫愁湖公园位于南京繁华市区,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森林有效地调节了该地区的环境,莫愁女的传说等文化古迹增添了公园的文化脉络,成为南京颇具特色的游憩场所。
   2.4充分发挥植物造景功能
   公园中的植物,具有自然生长的姿、形、色、味,不仅在一日之内有不同时相的明暗、光影变大,更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异,春有青青、夏有浓荫、秋有红叶、冬有苍松的季相变化给人带来分明的四时感应,使人们最直接地感触到自然的气息,大面积的植物群落景观壮观、清新,优美的林冠线、迷人的林相、林层。因此,同时有些植物还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玉堂富贵"等,提高了植物组景的文化内涵。植物造景,尤其是人工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无论从生态角度、经济价值、艺术效果和功能涵义等方面,都应列入构景要素的首位,成为城市公园生态景观建设的核心。
   2.5处理好文态与生态的关系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系统的载体,科学地规划与建设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是生态与文态有效结合的过程,生态建设和文态建设始终贯穿于景区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廊道、结点的组合、斑块的镶嵌都不可忽视或偏重哪一方面。城市公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如名胜古迹)有密切联系,规划建设好生态公园要巧于利用自然和善于结合古迹,将千古留传的文化古迹在自然生境中演绎,名楼古亭建立于苍山翠波之中。
   3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流于形式,缺乏生态思想的指导;园林材料、造景手法趋同;园林景观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表达缺失,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问题。应从自然出发应地制宜,充分的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综合表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8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