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人工成孔灌注桩的监理控制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工挖孔桩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无泥浆派排出,对四周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在有扩大头的桩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更有其优越性,可以弥补机械施工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人工成孔灌注桩 监理控制 要点
  人工挖孔桩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无泥浆派排出,对四周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在有扩大头的桩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更有其优越性,可以弥补机械施工的一些不足。笔者就此浅谈人工成孔灌注桩监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控制要点。
  施工前预备工作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应具备以下工程资料。主要包括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必要的地下水位资料;桩基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建筑场地地下管线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治资料;桩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桩基钢筋混凝土所用建材的质检告。监理单位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针对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具有针对性的监理实施细则,并要求现场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施工过程的控制
  人工挖孔的施工
  开始挖孔前,要平整好场地,清除地表松软土层和一切杂物,布置好控制网,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复合过的桩基位置,采用十字交叉法订立每一孔桩的位置,并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根据设计桩径及护壁厚度在地面上放出开挖线,然后向下挖深1m,浇筑混凝土井圈第一节护壁。井圈应高出地面20cm,且应加厚10cm。而后将桩位纵横中心线测放到井圈上,并测出孔口控制高程,以利于下部掘进的高程控制,且要求第一井圈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cm。井圈高出地面还有利于防止地表水在施工过程中进入井内。
  修筑钢筋混凝土井圈应保证护壁的配筋和混凝土浇筑强度。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c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后宜养护24h后拆除。拆模后监理单位应与施工单位一起进行检查,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止造成事故。
  进行第二节井孔土方开挖时,先从井口用垂球吊线找出井孔中心点,并在井孔底部打一短木桩,将桩中心投影到木桩顶上,经监理复核后以此为据进行第二节护壁的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应该密切注重地质状况的变化。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完成挖土护壁的工作,直至桩底设计高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以每一节护壁为验收步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节的开挖施工。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有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和孔底的渣物,监理逐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混凝土的浇筑。
  扩大头完成后,清渣、验收和浇筑混凝土要求工序紧凑,可减少土层坍塌的机率。在施工中监理单位还应要求施工单位安排专职技术人员监督开挖土层的地质状况,并备有人员应急上爬梯,遇见异常情况可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成孔后及时施工。关于钢筋笼的加工、制作和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桩头处理,等同于其它常规灌注桩的施工,在此不再赘述。只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坚持按配合比投料,坍落度损失大于5cm/h时,要调整配比。砼拌合料质量控制,每盘砼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90秒,开始搅拌时必须做一次坍落度检测,调整好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灌注时作坍落度损失的观察,以指导砼配合比的调整,拌好的砼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砼浇灌质量控制:混凝土导管离孔底距离不大于0.5m;砼坍落度不宜过大,以5-8cm为宜,每50cm左右为一层及时振捣,砼灌注要保持连续。监理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实行旁站,全员、全过程控制,严格把关。
  人工挖孔桩施工时,一旦碰到不利的地质条件,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除制定单桩的施工措施外,还应该合理安排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顺序,对减少施工难度起到重要作用。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依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在可能的情况下,先施工较浅的桩,后施工深一些的桩,先施工外围的桩,后施工中部的桩。
  
  成桩质量检验
  监理单位要检查施工单位每根成桩的钢筋加工检验记录、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记录、混凝土试块资料及桩身完整性检测资料,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
  结语
  根据多年施工经验,笔者认为人工挖孔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人工挖孔桩不仅在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以广泛应用,而且随着施工技术的改进,在有地下水、流砂层和淤泥质土质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在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可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6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