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及面临的形势分析其存在不足,并从转变观念、全阶段动态控制等方面,对如何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字】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措施
  1、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取得了飞速发展,而这也必然带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也促使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理论和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在各负其责、统一目标的原则下,为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相关部门的经济权益,进行系统化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的概括,具有准确性、时效性、规范性、公正性等特点。反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综合指标。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对于投资商来说,是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已定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和标准、功能要求、使用要求等,全部建成并且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总费用。对于承包商来说,是建筑施工和安装施工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工程的发包价或者结算价。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施工企业如何围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这一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是事关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也随之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自主创新,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及面临的形势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学科是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建筑业不被视为是单独的物质生产部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采用行政管理计划定价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工程项目数不胜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并开始建立健全适合于我国特殊国情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与模式,使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趋于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建立,建筑工程造价的内容与深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完善。现行工程造价管理也急需我们做出相应的创新和调整,以应对其日益凸显的许多弊端,如上述的“三超”,责、权、利不清等。
  3、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不足
   3.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相比国外的成熟的运营管理体制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的初期以概预算管理理念以及投资体制还不完善、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等因素还在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不改革,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就会步履艰难。
   3.2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这一阶段耗资约占全部投资额的0.5%~3%,但它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管理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投资膨胀严重的现象,造成工期越拖越长,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原因是缺乏建设前期确定工程造价的科学、客观、合理有效依据,只能依据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项目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发达国家对投资决策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的十分重视,不惜斥重金、大力气进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研究,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从而达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3.3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动态监控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对工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项目竣工后的核算,即事后审核,对其前期和过程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从而造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超支。造成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浪费人力、效益低等现象。目前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及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不够、似乎只对设计工程的质量负责,对工程造价的的关心力度不够,以致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总造价的作用。
   3.4未能充分领悟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具有下列鲜明特点:动态性、差异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及市场的调整,原来的招投标阶段实行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已不适应,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行招投标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新的理念需要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导致国还运用着按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不同的计价模式,容易使已习惯使用定额计价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上陷入应用混乱的困境。
   总的来说,现行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控制手段两方面存在着许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制不相适应的地方,包括:⑴工程造价管理主体,客体不明确,职责不清;⑵立项及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得不到重视;⑶工程造价管理条块缺乏协调配合;⑷定额制度报价方式存在弊端;⑸缺乏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等。
  4、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过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措施
  4.1加快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有法律和规范的保障,工程建没全过程各环节各阶段都要遵循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工程造价管理应渗透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各地方建设行政监管部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国家法
  律的前提下,制定可行性的行政法规,配合法律法规的实施,更好的保护施工企业各方面的利益。
   4.2加大对全阶段尤其是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项目管理是由多个过程组成的活动,每个项目的全过程必然经过启动,设计规划、实施、结尾、评审几个阶段。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在项目设计规划阶段,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成果的外部监督与审查,严格要求,限额设计,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不突破最大额度。限额设计就是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预算控制初步设计,经过可行性研究后,按照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设计施工图,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方案。在项目决策阶段,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判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在施工阶段必须按时间进度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工程进展程度支付工程款,搞好项目的动态结算,还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以此为基础,在客观、公平公正的立场上,严格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好建设项目和施工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投标控制资金范围内,通过竞争机制降低工程成本,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3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经济与技术,虽是两个不同的科学范畴,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两者能否有完美的结合,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重视社会效益的一面来说,施工企业技术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建设工期,但同时必须保证建设企业的自身的经济效益。技术是手段,经济是目的,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达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们每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技术与经济,两者相辅相成,任何一个方面没得到重视,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7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