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实际上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建筑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做好现场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管理制度
  引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1 优化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1.1 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的做法,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1.2 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现场的各项施工生产活动能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 ,实现预定的任务目标 ,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1)全面完成施工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 ,如期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产值、资金、成本、利润、安全等技术指标。
  (2)消除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 ,科学地组织施工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实现施工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3)优化劳动组织 ,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 ,不断提高现场人员的思想与技术业务素质。
  (4)加强定额管理 ,降低物料和能源消耗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5)优化专业管理 ,完善工艺、质量、设备、计划调度、财务、安全等专业管理保证体系 ,并使其在施工现场协调配合,发挥综合管理效应 ,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投入与产出。
  (6)组织均衡生产,进行流水施工。
  (7)加强管理基础工作,落实责任、严格制度、消灭违章,制定施工、管理、操作检查考核标准,促进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8)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事故苗头和异常现象,使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可控状态。
  (9)治理施工现场环境,改变脏、乱、差的状况,确保安全和文明施工。
  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以人为中心,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素质。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重视员工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千方百计地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在现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2)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就无一例外地需要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
  (3)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和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任何时候市场都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这就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会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3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细化管理环节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实施全面、全过程的安全文明管理还必须确立符合自身要求的安全管理模式,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健全6个保证体系。从公司到项目部的每个施工现场,健全组织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保证体系、安全目标责任体系、技术保证体系、思想保证体系、政策制度体系。严格按照“一标准五规范”及安全文明工地的管理规定,加强现场管理,优化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对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临时用电等制定相应的专项方案。
  (2)确保4个到位。在施工现场要保证思想观念到位,组织管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到位。
  (3)抓好3个落实。落实奖罚措施,落实测评结果,落实安技费用。抓安全文明管理要从“严、细、实”上下工夫,对安全工作要严格管理,对“三违”现象要严肃处理;对存在的隐患要一查到底,细化各项工作环节;抓好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抓好班组建设,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最基层。
  4建立完善竞争、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1)建立竞争机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自上而下地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其具体作用有:一是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和办事效率;二是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三是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施工生产。
  (2)建立激励机制。从改革职工最关心的分配制度人手,彻底打破大锅饭,取消沿袭多年的档案工资制度,全面推行联产联责计酬工资分配办法。实行两部工资法,第一部分为承认历史差距部分;第二部分为联产联责部分。将职工个人收入与施工产值、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挂钩。并实行在额定编制内“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规定,体现多劳多得。
  (3)建立约束机制。为了严格执“法”,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建立健全了各项奖惩制度,并严格兑现奖惩,敦促员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了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4)建立监督机制。围绕着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建立切实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一是建立混凝土施工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对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三是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发挥市场对施工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作用。
  5加强信息技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施工建筑企业应根据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有效、自动而又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受各种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变化进行跟踪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促进了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在生产现场的深化和体现。也是寻求企业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以生产现场的区域优化来达到企业整体优化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7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