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框架结构施工问题,并提出了框架结构施工优化策略。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框架结构应用较为普遍,如何控制土建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土建工程; 框架结构; 施工;
  前言
  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点非常多,如原料质量的甄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各项原料配比,搅拌程度,以及后期浇筑和维护。在实际施工总,应积极提高施工人员的工程理解水平和各项素质,如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尽管建筑工作总体上知识含量不高,但是如果从质量意识角度入手,从关注细节入手,对于提高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应大有裨益。
  一、框架结构常见问题分析
  1、梁柱问题 在土建工程中,梁柱的施工异常重要,而且非常复杂,因为节点够着相对而言并不单一,钢筋的分布也十分密集,在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往往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尤其在施工中间柱时,往往由于钢筋交错程度高,钢筋非常不便于绑扎,很多工程中,通常利用整体沉梁,导致节点下面的钢筋绑扎不到位,有的甚至在梁的节点处没有放置箍筋或少量放置箍筋,这样对整个工程都会形成严重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有的土建工程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施工中,施工人员非常了解节点内部箍筋绑扎十分困难,便采取相关非规范手段进行箍筋的拼合,比如利用两个开口箍筋进行组合,甚至在所有节点区域均采用开口箍筋,这样的措施,完全不符合规范上的技术要求。因为,箍筋的密实性以及其末端弯钩的技术要求,是有效约束混凝土的必要条件。在实际施工当中,运用分层套箍法,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其需要将节点区域的模板进行拆除,才能保证箍筋的牢固度,这样施工起来,极其不方便,施工难度相当大。而有些施工单位或施工人员普遍采用原位绑扎法,所谓原位绑扎法,即通过梁底模的安装完毕后,在其上面进行钢筋的绑扎,然后安装侧模板,通常这样施工会造成相关的质量缺陷。首先,容易造成坍塌事故,因为在安装底模之后,没安装侧模,这样会导致板的模板安装不完全,致使整个模板支撑系统极其不稳固,通常情况下,坍塌就因此发生。其次梁柱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钢筋常常堆放在施工楼层附近,而且需要二次运输,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堆放以及运输钢筋时,很不安全。最后,模板以及钢筋的绑扎相互间交叉作业,对于工序施工有序的管理极不方便,经常出现窝工,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2、模板施工问题 模板工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达到设计要求的抗震设防能力。所以,模板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构件轴线位移原因:①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②轴线测放产生误差。③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④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⑤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⑥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⑦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二、框架结构施工优化策略
  1、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分布密集,箍筋绑扎困难,便存在节点不放箍筋或少放箍筋的现象,给工程留下隐患,这种现象在先立模后绑轧钢筋在整体下沉的施工方法中特别容易出现。出现后有时也采取补救措施,通常是采用从对面两侧加开口箍筋的做法,且开口箍筋数量不足也不易绑扎到位,且不符合必须封闭箍筋的要求。施工人员意识到先立模后整体沉梁的施工方法不易绑扎节点区的箍筋,便采用先支梁底模后绑扎梁钢筋在支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的方法,这样做虽然可以保证节点核心区箍筋的布放,但存在弊端:一是先立梁底模再绑扎钢筋时,施工操作人员安全度差,钢筋摆放不易,操作不便:一是交叉作业多,木工立好梁底模就要等梁钢筋绑扎完后再立梁侧模及平板模,给施工组织安排带来困难,常出现离工现象,工效较低:二是先立梁底模,各个梁模是单独的,没有联系(拉结),造成模板结构本身的安全性较差,产生安全隐患。梁靠近支座处剪力最大,而箍筋就是为了抵抗剪力而配置的。从抗震设防考虑,如果箍筋离开支座太远或密箍区长度不足,都会造成支座处受力薄弱,甚至造成剪切破坏。距支座的第一个箍筋根据构造要求离开支座应不大于 50mm。众所周知,梁的箍筋返工最麻烦,所以必须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对照设计图纸,全面复查各处有无错漏,复查结果完全正确之后才可将梁骨架落入模里,对于确实已落人梁模而梁箍筋又需加密的,必须返工加密。
  2、模板施工。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⑴底板反粱及墙体浇筑。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其墙体在第一次浇筑底板时,必须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具体外置必须保证在反梁 30cm 以上的位置,首先将减石子砂浆(与混凝土配比相应)添置于施工缝内,然后再进行浇筑,分层振捣。高层建筑地下室相关墙体进行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厚度,一般而言,浇筑厚度为振捣棒的长度值而定,有的采用 50 棒,有的采用 30 棒,一般取振捣棒有效长度的 1.25 倍为宜在振捣过程中,必须保证振捣棒振捣密实,而且在振捣过程中不得接触预埋件和钢筋。对于钢筋比较密集的节点部位,必须更换小直径的振捣棒,并加密振捣。
  ⑵墙、柱混凝土的浇筑。在墙板的浇筑过程中,必须采取分层浇筑方案,并分散性布置下料点,保证浇筑过程既连续又循环。控制堆料的高度,一般在 1m 以下为宜。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在2m 以下,如果超过 2m ,则必须用串筒或其他设备来保证洞口两侧的混凝土高度一致,在下灰过程中,保证下灰的统一性,并采取同时振捣,防止洞口的形变产生,对于大洞下部模板(通常是 1:1)应采取补充振捣措施,便于避免漏振。柱以及墙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首先清除底部的软弱层,将于混凝土配比相当的水泥砂浆进行填充,填充厚度为 50cm- 100cm,这样可避免底部出现混凝土烂根。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连续,在进行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并且每一层都需要振捣,直到无气泡产生。
  ⑶梁板混凝土。采取同时浇筑的方式,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从一端下灰,并且配置振捣器进行振捣,充分保障混凝土的推进方向是由梁底起,梁前止,计算梁高来采取相应的分层浇筑,浇筑进行到板底后,采取联合板浇筑措施。梁板混凝土必须进行流水段的划分,按流水段来进行梁板的建筑。对于梁而言,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方式为快插慢拔,保障这道均匀,对于板来说,以平板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为宜,充分保证表面平整度,可利用木抹子进行抹平,抹平时注意顺序,应为从前到后的顺序。
  三、结语
  对于土建工程来说,框架结构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而浇筑成的承重梁柱来为房屋的主要结构,构件的面积通常比较小,所以其结构承载能力通常不大。然而框架结构作为土建工程最为主要的结构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其梁柱以及模板的施工,常常容易产生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握这两方面环节的施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7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