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建筑中混凝土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了,混凝土因为取材广泛,坚固耐用,越来越深受设计者的喜爱。混凝土的坚固性和耐久性是建筑界公认的,但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却会对混凝土的坚固性和耐久性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一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就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做以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技术;措施
自从1900年的万国博览会首次展示了混凝土在很多方面的应用后,人类建筑史混凝土时代从此开始。伴随着建筑技术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混凝土因为其坚固、耐久、美观性已普遍收到建筑界公认,几乎是最完美的建筑材料,但完美中的瑕疵就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裂缝会影响建筑的坚固性和长久性,因此,掌握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预防的措施减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技术。减少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现象极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建筑混凝土裂缝概述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控制裂缝变大是现在施工中一个技术难题。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混凝土裂缝一般的认为是因为混凝土自身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使其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所致。
混凝土裂缝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为水泥水化热导致的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剧烈变化进而使混凝土发生裂缝。所以,控制混凝土因为水热化导致的升温以及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是防止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关键所在。
二、混凝土裂缝类型以及产生原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沉缩型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差异裂缝、塑性收缩裂缝等。
1、沉缩型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之前如果没有沉实,或者是沉实没有均匀,沉缩型的裂缝就会出现。这种裂缝上口比较大,一般呈规则性分布,深度较小,发生这种现象一般在混凝土完成浇筑以后的1到3小时之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进行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不密实,没有达到一定的沉实度,亦或者是进行搅拌的骨料沉下去,而过多的浮浆在表面,混凝土在浇筑之后,没有及时的去压实。
2、干燥收缩裂缝
混凝土内部一般都会存在有空隙以及粗细不等的毛孔,水分就存在于这空隙中,湿度变形就是因为这些水分子活动而形成的,其表现为干缩湿胀,出现毛细收缩和吸附收缩现象。一旦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约束对涨缩产生作用,在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拉应力,拉应力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用的水泥越多,水灰比例越大,其发生的变形程度也越大。
3、温度差异裂缝
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差太大也会产生裂缝,这个被称为温差裂缝。产生温差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水泥水化热而引起的混凝土表面和混凝土内部的温差过大。尤其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更容易发生此类裂缝。产生温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混凝土的浇注之初,这一时期会产生大量水化热,使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注之后的第三天。第二种是在拆模前后的时期,这时候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下降地很快,内外温差一大,就出现裂缝。
4、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未凝结硬化前,还处于塑性状态时发生的收缩。塑性收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失水,即由于水分从混凝土表面蒸发损失,导致的混凝土体积收缩。塑性收缩导致的裂缝就称作塑性收缩裂缝,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暴露表面,裂缝深度一般不大。防止塑性收缩和裂缝的方法就是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最好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至少也要防止水分从混凝土表面蒸发损失。
三、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合理的构造设计
1、增配构钢筋,增强其抗裂性能。应该采用小间距、小直径的配筋方式。全截面配筋率应该控制在在0.3% ~ 0.5%之间。
2、避免结构突变产生的应力集中,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环节采取一些加强措施。
3、在容易裂缝的边缘位置设置暗梁,以提高这个部位的配筋率,增强混凝土极限抗拉的强度。
4、在结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应少于60天。
5、当基础设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可采用一毡二油等,来减少基础的约束。
(二)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心设计。要在保证混凝土有良好工作性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每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采用“一高(高粉煤灰掺量)、二掺(掺高性能引气剂和高效能减水剂)三低(低水胶比、低坍落度、低砂率)”的设计准则,产出“高韧性、高强、高亢拉直、低热和中弹”的抗裂混凝土。
2、优先采用525R普通水泥,425R普通水泥等高标号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90或120天),降低水泥量,并延缓峰值。
3、适当掺加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掺加上粉煤灰之后,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持久性和抗渗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降低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等等。
4、选择级配较好的骨料。骨料选那些岩石弹模低、膨胀系数小、表面清洁没有弱包裹层的级配较好的骨料。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三)施工控制措施
1、施工前编制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夏季施工时降低入模温度,采取对碎石洒水降温、水泥库通风良好、采用地下水等措施。
3、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同时加强初凝前的抹压,以消除初期裂缝。
4、加强早期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养护常采用保湿法和内部降混法。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5、加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通过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砼浇筑时应测量其入模温度和气温,砼养护时应测量其内部、表面温度和气温。通过降下混凝土内部的混凝土初始温度和水化热温度,来避免和减少裂缝的风险。
四、结语
虽然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严格按照规定和规范来施工,积极认真探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6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