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跨国经营中的企业文化应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冬明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逐步走出去,如何解决公司成长中的不适应问题,成为从本土公司蜕变为跨国公司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本土公司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所需要作出的改变。
  【关键词】跨国经营;企业文化;应对
  随着我国企业一步步的走出去,如何应对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答案,但每个问题都有其起源、发展、变化的过程,追根溯源,掌握规律,才能更好的应对跨国经营中的风险。从文化的差异来评价和应对跨国经营的风险,对本土公司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文化差异来评价跨国经营风险
  1.评价东道国对外来竞争者的态度。不同的东道国对于外来竞争者有不同的态度,同一东道国对于不同的外来竞争者也有不同的态度。开放、相对开放、相对封闭、封闭,这四个维度里,又可以细化为不同的领域。根据公司所在的行业,制定评价标准,对不同的东道国作出相应的评价,是本土公司走出去之前所必须要做的功课,也是必须有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但应包括对当前局面的分析,更要具备对中期局势发展的掌握,否则,企业所要蒙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2.评价东道国国民教育水平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同的国民教育水平,决定着国民生产消费的取向。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和较低的国民教育水平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是代表着不同的市场经营策略。国民教育水平较低的阶段或地区,固然市场发展受到限制,但更有利于培育长期客户和品牌忠诚度;国民教育水平较高的阶段或地区,虽然市场经营激烈,但也存在市场总量更加巨大的优点。
  3.评价东道国雇佣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对于本土公司来讲,充分认识东道国的雇佣制度,特别是本土公司与国外公司不同的雇佣制度可能更为重要。企业最重要的因素在人,拿掉人的因素,任何一家公司的估值都要被重新计算。如何雇佣人,是一个国家融入血脉的传统。如果不能满足企业员工对于雇佣期望(包括潜在期望),流失的将不止是现金。
  二、文化应对的主要问题探究
  文化应对的问题,还要从企业文化中寻找答案,也只能从企业文化中寻找答案。我们可以从身边找到很多范例。加入世贸那一年中国引进外资约为400多亿美元,到2010年已经达到1057亿美元,这些公司既来自亚洲、也来自欧洲,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任何一家跨国公司的失败都不是行业的原因,而是公司自身文化的原因。本土公司在成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中,得与失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制度的尊重。如果搬出任何一家公司的所有制度,那将是另人咋舌的厚度。但本土公司的文化中,普遍缺乏对制度的尊重。便利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但尊重制度,本身就意味着放弃某些便利性。因为制度而放弃,有时候比因为制度而获得更令人记忆深刻,也更有利于培育尊重制度的企业文化。
  2.对数据的热衷。理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数据并非不能说谎,但理性的分析必须以数据分析作为基础。对数据分析的忽视,并不是来源于对数据本身的忽视,而是往往来源于对数据分析工具的生疏,和获得数据能力的不足。培育热衷于数据的企业文化,往往更能找到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可靠通道。
  3.对世界的认知。任何一家公司,只能做到它所知道的事情。一般来说国内的公司往往缺乏对世界的普遍认知,或者仅限于企业内部少数人对世界有局部的认知。跨国经营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对公司各个方面做出大量的新的设计,对世界认知的不足,限制了公司培养跨国人才的进度,也限制了公司走出去的步伐。
  三、本土公司跨国经营的文化应对策略
  (1)要建立更宽广的责任体系。成长为跨国公司,意味着比本土公司承担更宽广的企业责任。本土公司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着手扩展自己的企业责任体系,使之与企业的跨国经营目标相适应。这意味着,本土公司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将不再依赖哪些优势,同时本土公司自身的价值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的改变以保持企业的一致性。(2)要建立理性分析的文化体系。决策的前提是如何评价。正如风险并不等于危险,机会也并不总是机遇。文化的差异,使同一件事情在本土和国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本土,公司因为熟悉本土文化,往往并不专门去分析“是什么”、“为什么”,而只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但在跨国经营中,必须要通过理性的分析,首先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事实上,即使是本土公司,也需要通过理性分析,真正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公司首先应该从本土做起,积累经验,形成文化,才能为跨国经营铺平道路。(3)要建立核心的企业文化。从本土公司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中,必然面临文化的融合,尊重地区文化是跨国公司成长的必然选项,但并不能因此而模糊公司自身的文化体系。本土公司必须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作为融合不同文化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的张力,才能真正成为有价值的跨国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