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球墨铸铁常见缺陷及防止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凯丽

   【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了球墨铸铁常见缺陷:石墨漂浮、缩孔缩松、皮下气孔等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
   【关键词】球墨铸铁;缺陷;防止措施
   一、石墨漂浮
   (1)产生原因。通常认为,石墨漂浮的产生过程是由于碳、硅含量高,铁液冷却速度缓慢,析出多量的大径石墨,并在铸件上部偏析而集聚。石墨漂浮的产生主要与碳当量有关。除了碳当量过高,还与铁液中存在过多的氧化物浮渣和硫化物浮渣有关,由于它们的存在而加剧了石墨的漂浮。(2)防止措施。一是Mn量限制在最低的需求量,并尽量降低原铁液的S量。二是控制残余稀土含量,其含量(质量分数)应<0.06%。三是保持在还原性气氛中熔炼。四是浇包应清铲干净,彻底去除残渣。五是用纯镁处理时要扒尽铁液表面的浮渣。六是孕育处理要迅速搅拌,充分除渣。七是在高温(1480℃~1510℃)下孕育。八是采用高温熔炼,低温浇注。九是尽量加快铸件的凝固速度,例如在铸件厚壁处设置冷铁。十是在生产特大断面铸件时,可添加适量的石墨化阻碍元素。
   二、缩孔缩松
   (1)产生原因。由于球墨铸铁成糊状凝固,凝固过程有很大的共晶膨胀力,当铸型刚度较小时,促使铸件外形胀大,结果使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得不到足够的液态金属补偿而形成的。(2)防止措施。一是控制铁液成分:保持较高的碳当量(>39%);尽量降低磷含量(<0.08%);降低残留镁量(<0.07%);采用稀土镁合金来处理,稀土氧化物残余量控制在0.02%~0.04%。二是工艺设计要确保铸件在凝固中能从冒口不断地补充高温金属液,冒口的尺寸和数量要适当,力求做到顺序凝固。三是必要时采用冷铁与补贴来改变铸件的温度分布,以利于顺序凝固。四是浇注温度。一般铸件的温度应控制在1300℃~1350℃,厚大铸件,浇铸温度还可再低。五是铸型。提高砂箱的刚度和型砂紧实度,保证铸型有足够的刚度。
   三、皮下气孔
   (1)产生原因。球墨铸铁皮下气孔产生的原因很多,一般情况下,针状气孔往往是H2或CO造成的,主要是球化后残留Mg和砂型中水分生成的H2。较大的气孔往往呈椭球形。产生的原因较多,但大多是浇铸时产生的。(2)防止措施。一是严格控制铁液化学成分,使碳当量稍大于共晶点成分,含硫量不大于0.094%;残余稀土小于0.043%;残留镁含量不大于0.05%;铝含量在0.03%~0.05%范围以外。二是合理设计铸件结构,使壁厚不小于25mm;根据壁厚确定浇注温度,薄壁小件不得小于1320℃;中件不得小于1300℃;大件不得小于1280℃。三是金属炉料、孕育剂和所用工具应干燥,表面无锈蚀和油污。同时型砂水分不宜过高,尽量小于4.8%,煤粉、重油等发气物质的含量要适当控制,减少粘土含量,并可附加一些增加透气性的物质,如木屑等。四是合理设计浇注系统,使之为开放式,可在型腔的最高处设置出气孔,同时应保证浇冒口高度,以提高液态金属的静压力。
   四、球化衰退及球化不良
   (1)产生原因。一是使用高硫的焦炭和新生铁,当原铁水含硫量达0.1%以上时,经常造成球化不良;二是与灰铸铁交界铁水没有分离干净,由于炉料计算误差,灰铸铁铁水过多,交界铁水没有分离干净,结果高硫、低碳的灰铸铁铁水混入球墨铸铁中,而造成球化不良,生产中经常遇到与灰铸铁交界的第一包球墨铸铁球化不良;三是铁水氧化,最后一包球墨铸铁是打炉铁水,操作不当往往造成铁水氧化,镁石强烈脱氧剂,结果一部分镁耗费在脱氧上,起球化作用的镁量不足而造成球化不良;四是使用镁烧损严重的稀土镁合金;五是铁水温度过高或过低,铁水温度过高,中间合金与铁水作用激烈,镁烧损严重;铁水温度过低,中间合金容易“结死”在包底不起作用。(2)防止措施。一是严格控制铁液成分:如果球化剂中球化元素含量不足,加入量不够,则应根据生产条件,选用合适的球化剂和确定加入量,要严格掌握铁水量,防止失控造成出铁量过大失球化剂量相对减少。二是加入足够的球化剂,一般为1.8%~2.2%;此外应注意球化剂的质量,若球化剂破碎后使用,放置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处理后的球铁铁液中稀土镁的残留量不应过低,Mg残>0.02%,RE残>0.02%。三是严格控制铁水的含硫量和含氧量。选用低硫焦炭和生铁。掌握好合理的供风制度,防止铁水过度氧化,在和其他牌号的铁水同炉熔化时,要注意分离交界铁水,防止混入高硫铁水。四是合理设计铸件结构,避免壁厚过大,也可在壁厚处加冷铁以提高凝固速度,缩短液态时间,从而防止球化衰退及不良。五是注意处理温度。出炉温度应低于1460℃,以防球化剂严重烧损;要防止高温下的氧化现象,盖好覆盖球化剂的铁板(厚度应>3mm);铁液扒渣后应用草木灰℃时就不能补加球化剂,也不得浇注球铁件,只能补加其它铁液浇注不重要的灰铸铁件或芯骨等。六是合理设计浇冒口,采用型内和型上球化处理,加强孕育。
  参考文献
  [1]聂小武.实用铸件缺陷分析及对策实例[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邓文英.金属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