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决定企业兴衰的一把利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已从间接转到了直接,从国外市场转化为全球市场。国际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尽管我们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这种竞争和挑战依然十分明显。
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其原因之一就是面对全球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因此在国内市场已经融入国际市场、或者说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实力和效率,在企业管理方面持续深入的变革或者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这种变革包括新技术革命和管理方式的革命,同时也包括企业文化的创建。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文化”的涵义相当宽泛,在意识层面上,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过程长期积累和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有机整体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它的形成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所在行业的发展方向,分离出若干个子价值观,如企业的发展目标一即企业在不同时期为自己订立的短、中、长期目标。二是完善的行为规范系统。三是强有力的监督系统。
企业文化的建设既要重视价值观的确立,又要注重行为规范的塑造,更要具备强有力的监督系统。这样的监督系统一方面带有激励性,同时又具有约束性。针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会得到相应的奖励,针对表现不好的员工会受到惩罚。从而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平等的人才激励机制,换一种说法就是全体员工用一致的思维方式,遵循既定的行为规范达到既定的目标,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能量就在于此。
二、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创建
企业文化的创建,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服务至上。
以人为本不是以人的物质利益为本,而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靠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利益、个人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自我实现同社会贡献自觉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是社会、企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途径之一就是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提供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社会条件和氛围。
正是基于企业的一切价值和财富都是由人来创造的这一基本原理,企业管理活动必须奉行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的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因材施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员工潜力,给员工以施展才干的广阔空间,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设计理念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凸显了对员工的充分尊重。说明企业文化设计的土壤是人,而不是产品和技术,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才能用好一个技术,做好一个产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从人文的角度把企业也看做人,这样企业就有了灵魂。
服务至上就是要体现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真正优秀的企业,不论处于哪一个行业,都认为实际上是从事服务的,顾客至高无上,他们得到的应该是经久耐用的产品和迅速及时的服务。因此说任何“级别”、任何“性质”的企业都含有服务的内容,并且是企业之间交叉服务,最后服务的终端和归宿还是人。
企业文化设计必须体现服务的理念,还在于讲服务比讲奉献更能使员工树立诚信、敬业的思想。而且服务本身就体现了责任、权利和义务。小平同志讲:“讲奉献少数人可以,多数人不行;时间短了可以,时间长了不行。”企业文化设计要在员工中树立通过制造产品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剔除人们思想上高低贵贱的认识误区,从而创造企业平等和谐、公正公平的人文环境。美国思科公司在2009年位列《财富》500强第57位。在其20年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科文化”。其中之一就是在福利方面从不制造普通员工与高层管理者的人为差别,在公司内部强调福利平等,使基层员工与高层之间没有隔膜感,从心理层面产生“主人翁”的意识,成为思科稳稳留住人才的基础。“思科文化”无不体现高层为基层员工服务的理念,值得深思与借鉴。
三、企业领导人是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
企业文化设计在多数人看来是业务部门的责任,与企业领导关系不大,或者由企业领导出点子拿思想,由具体部门来研究、设计,然后上会讨论,最后修改敲定,再由具体部门去实施,这种做法如果脱离了企业领导的参与,只能无功而返。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从任何一个市场环境适应程度高的企业文化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和企业领导承担文化设计息息相关,并且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体现了一个领导人的领导才华和艺术,其中如何激励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协调员工的行为方式是关键。
在企业文化设计和创建方面,日本现代管理大师稻盛和夫的理念值得深思。稻盛和夫先后创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从半个多世纪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经营哲学“敬天爱人”。在一次国内访谈中他讲到:“……我们要坚持‘敬天爱人’的思想,为社会、为员工尽力。这里有一点极其重要,与那些一心追逐金钱的人相比,我远比他们更勤奋、更刻苦、更拼命。只要比他们更努力,我想我们就能生存下去,而且我过去一直就是这么做的。……我对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有人会在自己的公司里简单地把人分出优劣,但是我强调团队精神。我珍惜认真工作的每一位员工。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拼命努力,我想我们绝不会输给那些唯利是图的团队。”几十年来,稻盛和夫始终把员工放在首位,言行一致践行他的哲学,不愧为现代企业的“经营之圣”。
四、企业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是言传。即通过言语和文字来阐释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是标语或口号的形式,也可以在生产现场,可以在户外,同样可以反映在产品标识上,或者编制成员工手册等。这种推广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员工中重复、反复:反复、重复。仅仅依靠业务部门,力量非常有限。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不仅要成为不知疲倦的宣讲者、鼓动者,而且要与员工进行大量的沟通交流工作,使企业的价值观渐渐融入全体员工的血液,成为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演化成为一种习惯。
其次是身教。身教更加需要企业领导的参与。因为员工不仅看你怎么讲,更要看你怎么做,也就是看企业领导的实践是否与其鼓吹的价值观相一致。期待员工优异,我则甘于平凡;想去教育他人,我则不愿学习;对待他人严之又严,对待自己则宽之又宽:渴望得到他人尊重,又对他人横眉冷对,这都是优秀的管理者所摈弃的品德。日本企业管理大师土光敏夫说:“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垮不了的企业,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要员工三倍的努力,干部要十倍的努力。”说的就是身体力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分量,同时身体力行也体现企业领导为员工服务的内涵。单纯的领导不是真正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绝对服从,在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就是服务。因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深深植根于员工的血液,企业的管理方式也由过去被动式管理渐变为员工的自主式管理,完善的行为规范和强有力的监督系统又促使员工主动修正行动的方向,因此领导不再需要依靠权力、头衔、位置以及其他方法来“驱使”员工,而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协调员工的行为方式。
最后是沟通。沟通就是通过交流使信息对称,是连接言传与身教的桥梁。沟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过滤虚假信息;二是可以强化真实的信息;三是可以矫正被操纵的信息。沟通的过程也是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情感交流的过程。企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理性与规章,但是八小时以外的温情与生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员工精神的激励作用,团队建设的凝聚作用,企业行为的规范作用,企业形象的塑造作用,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美国企业文化专家曾说,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因此,无论承认与否,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进程中,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进而决定企业兴衰的一把利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9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