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畅

  【摘要】 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其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研究生教育中核心的内容,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我国研究生教学管理中不同的工作模式,探索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和精英教育,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效仿英美等西方高等教育体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学位授予法”,由此开始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但是在旧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缓慢,只有极个别少数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仅有200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1950年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研究生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不得不中断长达12年之久。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录取1万余人,研究生教育才真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从此,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也逐渐完善,研究生的种类和学习方式也非常灵活多样。2009年,我国各类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47.5万人,在校研究生的规模已经仅次于美国。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其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实用性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分析比较我国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希望对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最重要和核心的就是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运行管理主要是对依照培养方案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工作的管理,其基本目标是保证教学工作运行稳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主要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期考核、开题报告与论文撰写、教学活动的组织、课表编制、教材选用、教学设备、导师安排、考务安排等等工作的管理。
  一、传统的集中式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无论是欧洲大陆高校的科层制教学管理模式,或是英国高校的社团式教学管理模式,还是美国高校的市场式教学管理模式,都是各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差异体现在教育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对于欧美国家来说,高等教育的发展不管是英国的社团式还是美国的市场式教学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教授或教授团在行驶管理的权利和职责,掌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对于我国来说,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由于授权单位较少,并且大部分授权单位的可授学位专业也不多,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和固定,所以,大多数研究生授权培养学校采用的都是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虽然民国时期南京政府效仿英美等西方高等教育体制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学位授予法”,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和传统,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却并没有仿效欧美国家之举措,而是采取的统一集中管理方式。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绝大多数环节都是由研究生院(部)进行直接管理,这一种集中式管理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一直到今天还有一部分学校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仍然采用此种模式。
  二、广泛运用的二级式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进入本世纪以来,各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呈几何级递增,招生专业的逐渐增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各校研究生处(部)的管理工作日益繁琐,原有的集中式管理工作模式已经跟不上研究生教育蓬勃高速发展的步伐,加上各校研究生处(部)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相对应的增设人手,教学运行的隧道越来越不畅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综合型大学的研究生处(部)不得不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各具体基层培养单位(分院或系)。此种二级式教学管理工作模式类似于高校本科教育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生处(部)承担的工作和职责主要是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和各种文件的发放,各基层培养单位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教学秘书承担具体教学工作的协调安排,研究生处(部)扮演的角色与教务处并无异处。
  三、两种教学管理工作模式的利弊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不同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学校特定条件而言,都曾经起着特定的作用和功能,各个学校在不同的时期都会采用适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来适应教育的发展。集中式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在招生专业相对单一,学生人数较少的高校而言,特别是刚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来说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模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在第八、第九、第十次硕士授权工作中为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批准了大批的授权单位,这部分新增授权高校由于大说数是专业院校而非综合型大学,新批准招生的专业有限,并且多数为同一学科门类或相似的专业,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便于管理和统筹安排,管理部门和研究生、导师之间是直接联系,教学管理的诸多相关工作能很快的进行沟通和处理,减少了很多沟通环节,信息流通快捷而便利,这是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最大优点。
  但是,当研究生数量增多,尤其是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逐渐增多的时候,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研究生处(部)的教学管理人员每天不得不应付众多繁琐的日常教学安排事务,而没有精力去考虑教学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来说,这似乎履行的是执行职责而非管理职责。同时,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对于研究生、导师和基层培养单位之间的专业归属感不强,基层培养单位不是直接对研究生进行教学和科研管理,很多专业相关培养要求不能及时传达给研究生,可能不利于研究生的专业成长。
  在招生专业较多和综合型高校中大多采用二级式教学管理工作模式,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和具体事务放在基层培养单位,研究生处(部)履行的是管理职责。此种管理工作模式因为将管理重心下移到基层培养单位,能有效的调动基层培养单位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增加基层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三方面多角度的接触和了解,便于及时掌握研究生动态,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二级式管理工作模式一方面会造成管理信息链的不畅通,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上严下松、疏于管理的局面,部分基层培养单位会对各种规章制度敷衍了事,草率交差,放松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四、寻求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与途径
  不管是集中式还是二级式教学管理工作模式都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大众管理理念认为:“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被管理”。研究生处(部)、基层培养单位、领衔导师、导师可以组成金字塔型的管理工作模式,任何一方都是管理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阶层,让导师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成为多维度的管理层面,有机的将集中式和二级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弥补二者的缺陷,以二级式管理工作模式为主,集中式为辅,而不是单纯的其中一种,管理与监督并行。这样才能依据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规律,科学地组合教育教学各要素,使多要素相互配合,多环节有机衔接,多层次协调一致,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运转,真正发挥教学管理的职能作用,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晋宽.欧美高校三种不同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1998(3)
  [2]高青,陈玉芬.研究生教学二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注:本研究为贵州财经学院院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07017)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1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