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涛 付万龄
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决定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并为增加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自去年十月下旬以来,安阳县已有近一百天无有效降水,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小麦发生干旱、群体偏大、病虫害发生较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今年小麦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要突出一个“早”字,早安排、早准备,措施前移,合理肥水,促控结合,构建适宜群体结构,以抗旱浇麦为重点,切实搞好春季麦田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1 科学运筹肥水,促弱稳壮控旺
冬前未浇越冬水或墒情不足的地块,开春后要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抓住春季气温回升的关键时机,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受旱麦田早浇快浇、应浇尽浇,千方百计加快浇麦进度,尽量扩大浇麦面积。
1.1 群体在60万以下、长势较弱的麦田,春季追肥应分为两次。第1次在小麦返青期,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第2次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10千克。
1.2 墒情较足、群体在70万左右的二类苗麦田,在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或配施适量的复合肥。
1.3 群体在80万以上的一类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胺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到小麦拔节中后期再追肥浇水,以控制无效分蘖过多滋生,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延缓植株衰老,实现增粒增重。此期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左右,并配施适量磷酸二胺。
1.4 群体在100万以上的旺长麦田,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这类麦田田间管理应做到前控后促,促控结合。起身期喷施调节剂,控制株高,促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到拔节期再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千克。对于有脱肥症状的假旺苗,应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
1.5 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应尽早采取镇压划锄、撒施有机肥、秸秆覆盖等保墒措施。
2 普遍进行中耕,增温保墒灭草
开春以后,各类麦田都要普遍进行中耕划锄,尤其是对浇过水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消灭杂草、促苗早发快长。对弱苗、麦苗根系发育不良或受冻的麦田,要浅中耕,防止伤根和土块压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镇压与划锄要结合进行,先压后锄;对弱苗或受冻的麦田,要浅中耕,防止伤根和土块压苗;对由于播量较多造成的麦苗群体过大,麦苗根系发育不良的地块,一般不宜深中耕;对于有明显旺长趋势的麦田,应进行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分生长,变旺苗为壮苗。要注意中耕质量,做到锄细、锄匀、锄平、锄透,不留土块,不压麦苗。
3 合理选用除草剂,消除田间杂草
要根据草种选择除草剂种类。目前,对麦田双子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使它隆、二甲四氯、苯磺隆等。特别是20%使它隆每667平方米50~100毫升喷雾防治,不仅对以荠菜、播娘蒿等为主的麦田杂草防效好,而且对小麦安全。对以野燕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6.9%骠马乳剂进行茎叶喷雾。对于单、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采用6.9%骠马乳剂和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等。除草剂的使用时期一般在返青期至拔节期以前。使用时,要严格按照配比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4 加强预测预报,搞好病虫害防治
据植保部门调查和预测,今年该县小麦病虫害将中度偏重发生,其中麦蚜、小麦吸浆虫、小麦白粉病等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农业部门要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及早查清病情和虫情发生情况,切实搞好病虫害防治。对小麦条锈病,要在准确监测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措施,下决心搞好病虫害的早控。对小麦吸浆虫,要严把蛹期和成虫期防治两个关键环节,尽最大努力压低虫口基数,减轻危害程度。
5 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明显下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普遍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6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