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地下连续墙具有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防渗性能强,结构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对临近建筑物、管线影响小,适于各种复杂的地质和较深的基坑等优点,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常用的围护方法,文中主要阐述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一些技术要点和难点,并且结合实践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措施
  地下连续墙由于优点多、适应性强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采用,良好的施工质量对于后续各工序的顺利、安全实施尤为重要。
  1.地下连续墙的作用
  地下连续墙承受墙体背后的水土压力,将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连续墙的内支撑或锚索及基坑底部土体以下墙体部分被动区土体上,同时还承受如基坑外侧过往车辆、堆土、材料堆放等临时性荷载。
  2.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一:地下连续墙工艺流程图
  2.1导墙施工
  一般情况下,导墙形式采用“┒┎”型,部分地质条件较差部位,导墙可采用“][”复合型,并相应加深导墙,确保导墙施工中的安全。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放线要正确,导墙之间距离比成槽设备大4cm左右,顶面比地面高出10~20cm; 模板、钢筋工程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导墙在拆模后及时将左右导墙之间支撑起来,在达到设计强度80%以前禁止重型机械在旁边行走,以防导墙变形。
  ②导墙尺寸需满足以下要求以保证成槽垂直度:中心轴线及顶部标高累计误差值为±10mm,导墙内侧墙面应垂直,墙面不平整度小于5mm。
  2.2挖孔成槽
  造孔成槽是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及施工经验,选用旋挖机、冲击钻机及液压抓斗机进行造孔。
  ① 旋挖机、冲击钻与抓斗机的配合分工为:先由旋挖机或冲击钻施工导向孔,再用抓斗施工余下的部分,遇硬地基再用冲击钻进行施工。② 槽段开挖完毕,必须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槽壁垂直度偏差必须小于0.5%;当出现槽壁坍塌迹象时,应将挖槽机提出地面,然后用粘土回填,待槽壁稳定后重新进行挖槽。
  2.3泥浆制作
  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槽壁稳定的关键,它的作用是保证槽壁稳定,有悬浮钻渣作用,冷却钻头。
  2.4槽段划分
  槽段的具体长度受场地水文地质、连续墙形状和施工工艺要求、单元槽段砼浇筑强度、钢筋网制作及起吊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参照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确定单元槽段长度(一般为6.0m左右),个别槽段将视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5槽孔孔型检查及清孔验收
  成槽作业完成后,需要对槽底进行清孔清除沉渣,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抗渗能力及成墙质量。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向槽内泵送优质泥浆,以保持液面稳定,防止塌孔。清孔采用向槽段底部泵送优质泥浆置换和抓斗清捞余渣相结合的方法。清底完成后,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清底后,槽内泥浆指标要确保槽底以上0.2~1m处的泥浆相对密度小于1.15,含砂量不大于5%,粘度不大于90S。
  2.6下钢筋笼
  钢筋网下沉至接近设计高程后用槽钢横穿钢筋网吊筋支承于导墙顶面,校核钢筋网水平方向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并将其固定,防止移动。为保证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允许偏差±20mm),在钢筋网外侧面绑上足够数量的定位砼块。钢筋网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灌注水下砼前重新复测孔底沉渣厚度,若孔底沉渣厚度超过200mm,则重新清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砼。
  2.7混凝土浇筑
  ①、导管埋设:导管埋深影响混凝土的流动状态,埋深太小,混凝土呈覆盖式流动,容易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泥卷入混凝土内;导管埋深太大时,导管内外压力差小,混凝土流动不畅,当内外压力差平衡时,则混凝土无法进入槽内。统计数据表明,导管间距在3m时,断面夹泥很少,间距在3~3.5m时略有增加,大于3.5m夹泥面积大大增加,因此导管间距不宜太大。②提升导管时避免碰挂钢筋网,当砼面上升到钢筋网内4~5m,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端高于钢筋网底端,以防钢筋网上浮。③槽内砼面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米/小时,水下砼的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水以及导管堵塞或进水等事故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尽快恢复灌注。④ 导管拔高时必须注意同步性,不同时拔管造成导管底口高差较大,当埋深较浅的进料时,混凝土影响的范围小,只将本导管附近的混凝土挤压上升,与相邻导管浇注的混凝土面高差大,混凝土表面的浮泥流到低洼处聚集,很容易被卷入混凝土内。
  3.结束语
  综上,只要在施工过程控制中,严格把好质量关,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施工中做好程序控制,施工后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好地下连续墙的质量,为安全、快捷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18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