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面积混凝土整体地面施工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超大面积混凝土基层施工、面层施工、采取分割技术、分格跳仓浇筑、面层原浆抹面、分格缝设置以及地面分缝技术等角度论述了其地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 大面积 地面
引言
大面积混凝土整体地面在工业厂房、地下车库以及大型商场或大型展馆等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施工质量不仅有承载力方面要求同时还有整体平整度、裂缝控制以及整体美观等方面要求,因此要求在超大面积混凝土整体地面施工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才能最终得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1.基层技术分析及施工要点
为了保证基层施工质量一般基层按素土夯实、无集料混凝土垫层和钢筋混凝土等多层结构层进行施工。素土夯实一般采用原土夯实,若原来土质松散等不能达到强度要求则应进行置换或采用灰土夯实以保证其强度;无集料垫层一般采用分段施工,施工顺序一般按照先远后近、先里后外的顺序施工;钢筋混凝土垫层一般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钢筋网片一般现场绑扎定位,在钢筋绑扎时保证钢丝尾向内,上下层钢筋间采用通常钢筋马凳;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垫层内杂物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所用混凝土坍落度不易过大,并且无沁水离析现象发生,由于浇筑面积较大,应采取分段浇筑,在每段内应保证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振捣,并用拉线控制标高,若条件许可采用滚筒碾压以保证其密实度。
2.面层施工
在面层施工前应先在基层上设置6m×6m的方格网,待测定各区域标高后预埋钢筋并在钢筋上标识50cm标高线;之后用吸尘器等将表面灰尘吸干净,个别部位无法采用吸尘器时则可采用清水冲洗干净,清理完毕后应随时在基层上满铺塑料薄膜以作为能量释放层,以最大限度的减小上下层间的相互滑动阻力,并缓解上下层混凝土在能量释放过程中引起的应力变化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之后即可进行模板安装工作,模板一般采用定型槽钢,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完成后用水平仪检测上口高度之后用楔形块固定,以保证高度,模板底面应紧贴基层顶面,若局部存在低洼部位则应事先用水泥浆填补并振捣密实,模板顶部应与底面顶标高平齐;随后在边模预留空洞内预埋Φ20@200的钢筋抗裂拉杆,拉杆长度为600mm,在模板两边各留出300mm,以缓解在混凝土硬化后期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应力;并在混凝土柱及墙边设置并固定厚度为10mm的聚苯板,保证其固定牢固、接缝严密,以缓解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墙柱间应力释放问题,防止该部位面层开裂,减小底面混凝土应力在此的外部约束;由于混凝土用量大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应保证其和易性良好,无沁水现象,其初凝时间不应少于6h,终凝时间不应超过16h,浇筑应采取沿长条形退步施工方法,预先应进行合理分仓,分仓宽度一般为12m左右,浇筑后的混凝土一般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随后用提浆滚轴碾平提浆,待其凝固到用脚踩陷落深度在2-4mm左右时即采用磨光机器安装提浆圆盘将面层打磨1-2遍以保证其平整度并对其表面砂浆层搓打均匀,随后可采用刮杠将局部隆起现象的混凝土刮平。
2.1 地面分割技术及施工
实行底面分割是为了缓解大面积混凝土内不压力,使其能够得以释放,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无裂缝等出现,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分割时间一般为浇筑后48h,若施工地区环境温度较高则可提前其分割时间,因环境温度较高时若不及时进行地面切割则地面中央应力集中部位将会出现许多规则裂缝,因而提前进行切割则可使地面混凝土应力提前释放以保证其质量;混凝土分割一般采用切割机进行,一般将原超大面积混凝土分割为6×6m的单元,分割缝宽度为5mm左右,深度一般控制在30mm左右。
2.2 分区、跳仓浇筑
地面分格。对超大面积整体混凝土而言,其浇筑方向和浇筑宽度是决定最终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应预先将需浇筑地面进行分格,在地面分格时一般根据设计柱间距采用纵缝和横缝以均分为原则将地面分格为条块施工,其分格宽度一般在4-6m,其目的是为了防治由于施工过程中振捣长度过大而产生挠度最终影响混凝土地面平整度;为了保证分格后的相邻板块间能够有效传递荷载,其纵向分格缝一般采用企口缝接头形式,可预先在槽钢轨道内侧面中部埋设木方以使其与轨道间用螺栓固定,横向宜在混凝土面层厚度中心标高部位设置传力杆,该传力杆一端固定在混凝土内另一端涂抹沥青,在同一道缝内两侧传力杆宜交错设置;
跳仓浇筑。对于超大规模地面混凝土浇筑很容易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应采用分格缝方法将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分格成若干小块,以减少约束体与被约束体间的相互制约,有效释放混凝土内产生应力,保证混凝土质量;待混凝土入模后将其摊平,然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再用振捣梁将其振捣平整,在采用振捣梁振捣过程中应注意将表面不平整、存在坑洼部位随时找补平整,同时合理控制振捣梁前进速度以保证表面振捣均匀,保证其密实度和可抹性;待先浇筑的格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且其初始变形基于稳定后,采用无齿锯将其外边缘切割整齐后在进行相邻分格部位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以两侧地面做为轨道施工;
优点:采用跳仓浇筑所用施工机具定型且型号单一,便于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施工机具不因为分格长度过大而产生挠度最终影响地面混凝土的平整度等控制目标;通过认为的设置分格缝等将大面积混凝土分格为小面积施工可减小约束与被约束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可将大部分变形释放并可减少其约束应力;由于施工一般采用隔一段浇筑一段的施工方法,再进行下一段浇筑时前一段的初始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可通过认为分缝的方法减小混凝土内外较大温差及产生的收缩应力。
2.3 面层原浆抹面
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收水后应立即派施工人员踩着钢跳板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用原浆抹平,若在面层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压时可稍加用力以将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气眼、凹坑以及砂眼等抹平,并实现面层密实来消除该阶段内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终凝前则应用铁抹子进行二次抹压,该次抹压应保证混凝土面层更加密实从而消除混凝土从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导致的表面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混凝土面层的各次抹压必须在其终凝前完成以保证其抹压质量。
2.4 分隔缝设置
风格缝设置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时将其表面进行条状分块,分块一般采用无齿锯进行,具体施工是在其长度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表面切割相距20mm左右的两条半缝,并将两条半缝间的混凝土剔除,灌入砂浆等抹平,该裂缝则做为永久性伸缩缝以释放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温缩等产生裂缝将其表面破坏。
2.5 地面分缝技术
对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是为了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及结构应力对地面造成空鼓、裂缝等破坏而在设置结构变形缝之外设置的伸缩分格缝,其目的是诱导与控制由于温差或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沿人工设置的分格缝开裂,变形缝施工可采取在混凝土浇筑时整体和表面无明缝浇筑,该方法施工方便易于控制平整度,且地面整体性较好,缝隙切割一般采用切割机或无齿锯等机具切割,一般缝隙宽度为5mm左右,深度约30mm,分缝时间一般在混凝土浇筑48h左右时间,若在高温季节施工则其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d左右,切割完成的缝隙应用混凝土本色油膏填塞。
3.振捣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将其振捣密实,随后振捣梁将其表面振捣平整,再用内装沙子的钢管做成的提浆滚在其表面来回碾压提浆,并用人工将表面抹平;超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控制其产生收缩裂缝的关键环节,待其浇筑并振捣完毕后应进行洒水养护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长期养护,对于超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养护期内应始终使混凝土表面水分处于或接近于饱和状态,以实现其水化作用达到最大速度,达到采用连续湿养护方法实现其强度在各龄期内最高,尤其是在混凝土内部处于温升阶段湿养护可加强其水化反应,其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温升峰值亦可防止后期强度损失,若施工区域处于干燥季节或处于风口部位则更应加强保水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内水分蒸发过快;若浇筑混凝土内掺加碱水剂为防止其在浇筑后出现塑性裂缝应严格保证其养护时间,并应采取二次压光等措施。
4.结语
超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及工程特点,采取铺设塑料薄膜做为滑动层、采取分格跳仓浇筑方法、采取分缝技术以及采取原浆抹面和必要的隔离设施等措施来保证其最终施工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张承志.建筑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孙丽英,王玉林,李悦.整体混凝土大地面的施工方法[J]. 科技咨询导报,2007 NO. 09
[4]冯谦.大面积无筋混凝土整体地面的裂缝施工[J].科技信息,2008年第l7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3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