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对高层建筑设计和规划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外部尺寸;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场所。这个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比较科学的定义,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城市空间则更形象具体,主要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们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好坏相当一部分取决于民众的感受,简单的说就是人对其所处空间的感受。所以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及其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在进行一项高层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此时,政府规划部门所出台的各种条文政策及规范将扮演重要角色,它强制性的要求建筑必须顾及城市环境,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作用下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下面就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方面谈谈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1.高层建筑外部尺度设计的原则
1.1建筑与城市环境在尺度上的统一
我们注意到高层建筑的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很大,这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轮廓线的规划要求,遵循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
1.1.1城市中,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聚集在一起布置会有相互干扰,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高层建筑布置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采用相仿高度间距拉开的办法,组成有关的构图。也可以单栋高层建筑布置在道路转弯处,以丰富行人的视觉观赏。
1.1.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的布置,就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也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效果。
1.1.3高层建筑的顶部造型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给人千楼一面的感觉。
1.2同一高层建筑形象中,尺度要有序
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建筑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尺度协调关系。
1.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局部形象尺度,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除此之外,也可通过采用常规尺度的屋檐、台阶、柱子、楼梯等建筑构件来衬托建筑物的真实体量。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习惯的认知尺度部件就会造成错觉,效果就不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某高层建筑,顶部采用欧式别墅风格的坡顶,配以超大尺寸的弧顶窗,远看给人一种小别墅浮于半空的感觉,近看像成年人戴着小孩帽子,不伦不类,是尺度严重失当的典型。
2.利用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方法
2.1充分发挥入口广场空间的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很大的压迫感,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巨大体量与狭小的街道之间的空间对比给人造成了强烈的空间反差,从而使人感觉压抑。因此,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规划设计时一般会留出一定宽度的路边广场空间,而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远离街道,从而使街道的视觉空间得以扩宽,减小了高层建筑给人的压迫感。这样的广场空间起到了很好的缓冲空间的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的人流、车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也是城市空间中非常重要的共享空间,能够给民众提供小憩、交往的公共空间,往往能成为城市的焦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国外有许多建筑师尤其重视共享广场空间的设计,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在造型上由于受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的限制,往往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称它为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国内外的许多高层建筑因其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而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张名片,这也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近年来,全球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对建筑在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而高层建筑在这些方面没有多少优势,高能耗低产出的情况严重。在此情况下,绿色、生态、可持续建筑应运而生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经济和环境两方面,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并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改善环境,极大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比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全运行。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要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
高层建筑的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裙楼的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塔楼,它与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且都是近距离接触,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
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2.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人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空间局促的矛盾;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3.城市规划设计
3.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会带来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3.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人使用后收益情况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盲目建设超高层建筑。
4.结束语
现在,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4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