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在城市绿化工程中的发展及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林木育苗技术;应用;容器育苗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有大批市政道路及小区、厂企的新建、改造项目,按照建设要求,需要大量不同规格的苗木进行绿化配套建设。由于大部分工程分工程基本都在7-8月份完工,已错过了植树绿化的大好季节,往往形成了以载植大量草花替代苗木绿化的短期行为,造成了重复建设带来的奖金浪费,无形中提高了建设成本,而容器育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容器化育苗技术又称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快速技术。是由控根快速育苗容器、控根快速育苗专用基质、控根育苗管理技术3个部分组成。具有明显的培根、控根和促长作用、使侧须根形状短而粗,数量多,总根量较常规育苗提高30~50倍。苗木成活率高达100%,育苗周期短,比常规育苗缩短50%左右,可四季移栽,移栽时不砍头、不需缓苗,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不高,后期管理的工作量相应减少。
1 容器育苗的发展概况
容器育苗在花卉生产领域较为普遍,如今在城市绿化用苗和林业种苗生产中刚与推广应用。随着当前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房地产精品楼盘的园林施工,政府重点工程等高端市场容量的增加,对优质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国内的育苗和移栽大多数仍然沿用传统方法,苗木质量差,“三低”(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效益低)现象一直未能解决。为了提高大苗移栽的成活率,常使用的方法是每株苗木携带与冠径相应大小的土坨,并用草绳缠绕,既费工耗时,以难以保证成活率。
我国林业、园林开展容器育苗造林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世纪50年代广州白云、中山林场用水泥纸袋培育柠檬桉容器苗,获得成功,雷州林业局大规模用按树、松类、木麻黄的容器苗于沙滩、荒山荒地造林,成效显著。20世纪70~80年代,容器育苗从南到北普遍地开展起来,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从林业到园林、园艺、花卉都广泛使用。在国外,容器育苗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欧民间起来,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2 容器育苗的优点及意义
容器育苗和传统的地栽苗木生产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2.1 采用容器栽培可以不受季节限制供应园林绿化苗木,满足反季节施工的市场需求。
2.2 容器育苗生产的种苗根系在容器内形成,有发育良好的完整根团,起苗时不伤根,栽植后没有缓苗期,苗木质量高,成活率高,绿化效果好,种植前不用修剪,可以一次成型。
2.3 传统的大田移栽苗木往往带走土球,导致土壤资源破坏,容器栽培可避免这一点,可实现持续发展。
2.4 由于容器栽培是离地生产,可利用荒滩、盐碱地等不适合地栽的土地发展生产,降低土地成本。同时应使用营养土栽植,可缩短育苗周期且可以周年生产,管理方便。
容器育苗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利用砂土地作为容器化育苗区,可以节省改良土壤的资金,提高土地利用率。容器化育苗是常规育苗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可能保护珍贵植物,促进园林产业的发展,因此,容器育苗技术的开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节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节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在现代林业育种中应用十分广泛,所以,这里从我国林木容器育苗的应用现状出发,阐述了林木容器育苗的新技术。
林木容器育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育苗新方法。它具有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不伤根、运输方便、造林成活率高、能有效延长造林时间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
3 林木育苗技术
3.1 育苗地的选择
容器育苗大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育苗,能人为控制温、湿度,为苗木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使苗木生长快,缩短育苗时间。如果在野外进行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或半阴坡,忌选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3.2 育苗容器的准备
根据树种、育苗周期、苗木规格等不同要求选择相应的育苗容器。目前我国常采用塑料容器杯、无纺布植树代。 根据苗木品种不同,规格大小选择不同原料及规格的育苗容器进行培植苗木。
3.3 培养基质的配制
树种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不一,培养基质也不同。但所有培养基必须透气、保水性能佳、肥分高、质地轻、不含杂草种子和病虫害。我国南方培育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和桉树等苗木,培养基质大多采用40%~60%的黄心土、10%~20%的菌根土、10%~20%的火土灰或谷糠灰、10%的腐熟有机肥、3%~5%的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配制而成。为预防苗木发生病虫害,培养基要消毒。方法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70克均匀拌入1立方米培养土内,再用塑料薄膜覆盖3~4天,最后揭去薄膜,1周后,药物气体挥发后便可使用。也可用福尔尔马林、硫酸亚铁(黑矾)等药剂杀菌消毒。
4 育苗
4.1 装袋 将培养基装入塑料杯内。培养土装至袋容量的90%~95%。
4.2 播种 必须使用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级以上的优良种子。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4.3 浇水 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对微粒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后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以防冲掉种子。出苗和幼苗期要少量勤浇,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4.4 控制温湿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温度太高或太低,会造成苗木灼伤和长势差;湿度不适宜,会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发霉、烂根或枯萎、死亡。适宜苗木生长的最佳棚内温度为18~28℃,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80%~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控制温度的方法有遮阳网遮阳、喷水、通风和棚内加热等措施。控制湿度的方法用浇水、通风等措施。
4.5 施肥 不同发育时期要施以不同的肥料。速生期以施氮肥为主,促进苗木快速生长。速生后期施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施肥只能施液肥,浓度为200~300倍液, 不能干施。施肥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叶片。根据需要,可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或尿素液。
4.6 间苗 幼苗出齐10天左右,每个容器只保留一株苗,间除多余的苗。
4.7 防治病虫害 容器育苗易发生灰霉病,松、杉类苗木还易发生猝倒病。防治方法:及时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使用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百菌清、多菌灵等进行防治。对松、杉的苗木立枯病可用敌克松拌种处理。
5 温床催芽及芽苗管理:
5.1 砂床育苗:先用粒径2―3mm的洁净河砂,作成厚10cm宽100cm的砂床。也可在普通大田苗床,盖上4―6cm厚的黄心土作催芽床。将晾干的种子均匀撒在砂床面,每平方米播量(国外松、直干桉种子)为0.25―0.35kg,然后覆盖细砂淋透水,最后用竹片沿苗床南北插成拱形,盖上农膜,保温催芽,并注意农膜换气控温。
5.2 一般种子播后一周到半月种芽露出床面,此时温度调控在25―30℃之间,对水的需求量增大,要及时淋水,要否淋水可视砂床面露白来判定。松类当芽苗带壳长出土面要注意揭膜、换气炼苗,并注意病虫害防治,喷洒1%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发现猝倒病,立枯病,及时用800倍液的敌克松和多菌灵喷洒。当芽苗长到3―4cm高时,可起苗移栽。
6 营养土装袋和容器苗床设置:塑料薄膜袋容器的装袋,用手的拇指、中指和食指,将薄膜袋口撑开,一只手拿薄膜袋,另一只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入袋中,抖实填满,并按苗床东西方向每平方米400袋,摆放(即每行摆20袋),苗床的长短依地形而定,留足步道,开好排水沟。
7 移栽:前一天将芽苗床和容器中土淋透水,随起随栽。将选拔出的芽苗(根据发芽迟早分批起苗),放入配好的GGR)6号10―15ppm溶液中沾根后,及时移栽入容器袋中,移栽时,用事先准备好的锲形竹签(长15cm、宽2cm、厚0.3cm)在容器袋土中心点垂直插一洞眼,植入芽苗(幼根过长需切根),其深度以不露白色根为度,再用竹签离芽苗2cm处斜入土(比植穴略深)将芽苗压紧。移栽后,如发现芽苗“不精神”及时换苗。
8 苗期管理
8.1 水肥管理:视表土干湿,掌握少量多淋的原则。芽苗移栽半个月后,以施氮肥为主,每10天结合淋水施0.1%尿素或1%的尿水。一个半月后以施复合肥为主,促进苗木木质化,为出圃造林作准备。百日苗出圃在苗期施肥4―5次即可。
8.2 病虫害防治:芽苗移栽一周后,喷施1%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白蚁危害可用灭蚁灵;对地老虎可在晚间用菜叶诱杀;鼠害用磷化锌艾毒饵诱杀。
另外,春节前后造林要求在头年秋季至12月前完成整地;雨季至6月造林则在3月前开始至5月前完成整地。穴大40×40×30 cm,施肥和表土还穴,填满洞穴。造林时把容器苗薄膜袋撕破,或把底部撕脱也可,然后一手拿苗另一手在穴中央扒一比容器苗袋深的穴,放入穴中,沿容器苗周围踏实(防止土团土破碎)再覆一层松土,使根团土与穴面齐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4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