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通货膨胀成因及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原因及其治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娜

  [摘要]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政府调整宏观经济的重要方面,因为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商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给一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给居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本文从通货膨胀的成因谈起,联合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现状,提出治理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需求拉动;成本推动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9-0028-02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两个特点:第一,通货膨胀是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不能是某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格上升。第二,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持续一段时间的上涨,而不是一时一刻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需求拉动型
  
  当一国的经济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国内投资热情高涨,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处在上升阶段,容易造成商品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样就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此称此类通货膨胀为需求拉动型。
  
  二、成本推动型
  
  由于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商品的价格上涨,这样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称此类通货膨胀为成本推动型。
  
  三、结构变动型
  
  这是由于一个经济体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导致商品物价的上升,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称此类通货膨胀为结构变动型。
  
  四、货币供给型
  
  当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此称此类通货膨胀为货币供给型。
  当前我国经济各项指标显示物价普遍上涨,有通货膨胀的迹象,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政府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造成经济过热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一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它们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金融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国出口的数量,而政府为了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使之将目光转向了国内消费。我国政府四万亿的投资无疑大大扩大了国内的投资市场,此外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是在积极开阔国内市场,拉动需求,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的国内投资环境良好,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但是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时间缓解了经济增长的压力,但目前来看,这些措施造成的经济过热,是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国际市场生产成本的提高使我国国内市场物价上涨
  国际市场中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影响我国国内市场企业的生产陈木,这样导致商品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第三、中国国际贸易的持续顺差造成外汇储备增加,引起国内市场物价上涨
  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各国的进口都不同程度的缩小,而作为出口大国的我国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但在同等条件下,我国出口产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贸易这块蛋糕中还是分得了很大一块。但是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逐渐增加,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第四、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国际游资来华投资,加剧了国内经济过热
  鉴于我国一直以来的贸易顺差,国际舆论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在人民币微小范围升值的影响下,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大大增加,这一点加大了他们来华投资的信心。大量国际游资涌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也同样加剧了国内经济过热,造成需求过剩,供不应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平抑物价,将通货膨胀扼杀在萌芽状态。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人民币升值。缓解国内物价水平
  人民币升值有两方面的原因来平抑物价。一、人民币升值会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调整我国一直以来的顺差状态,减少外汇储备,平抑物价。二、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对国内市场物价祈祷平抑的作用,
  二、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缩紧银根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减少投资热情,缓解经济需求的高涨。前些天中央银行发行央票的举措即在于收缩银根,减少市场流通货币量,平抑物价,治理通货膨胀。
  
  三、提高利率,减少投资与消费
  
  将利率提高,不仅可以增加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货币的创造,而且利率的提高将造成投资成本的加大,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减低需求。此外,利率的提高会使居民减少消费,将货币存入银行为获得高利率,此途径也可以减少需求。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面对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投资过热、汇率波动、热钱流动等通胀催化剂引发通胀加速的趋势出现,政府应做好外汇储备状况的信息公开、信贷投放的节奏管控、地方政府投资的风险监督等工作,稳定社会通胀预期。重点关注瓶颈部门的供求状况,做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煤电油运粮紧张状况的预案。对受通胀冲击较大、承受能力较弱、成本传导能力较差的环节应重点予以关注和补贴,以润滑通胀给企业和居民带来的困难和矛盾,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杨,《西方经济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国兴汤栎,《我国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的关系》[J],理论探讨
  [4]胡婧楠明隆,《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抑制作用的实证分析》[J],佳术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6月
  [5]任泽平,《今年温和通胀政策宜相机抉择一兼论通货膨胀的性质一成因一趋势与治理》[J],发展研究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李娜(1988― ),女,山西太原人。本科生,现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0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