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月盘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权威发布
  
  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
  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决定》指出,要立足国情,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将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国家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商务部:不会把稀土出口作为封锁手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0月15日表示,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采取限制措施符合国际规范和国内法律,中国不会将稀土出口作为封锁的手段。
  中国近期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整合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令严重依赖中国稀土出口的国家产生担忧,并呼吁中国加大稀土出口。
  姚坚表示,中国稀土的储量占全球的30%,但贸易额却占90%,中国稀土的储量低于加工生产量,这说明有很多国家在储备稀土,这是味指责中国的那些稀土进口国应当反思的问题。
  姚坚还表示,中国对稀土的管制是符合矿产资源法和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同时也符合国际上的有关规定。中国之所以在对稀土的开采和出口方面采取限制,主要是出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早期稀土的出口没有规范,由于技术水平低,不规范开采导致了大量环境问题的出现,中国必须对此采取措施。但“中国不会把稀土出口作为封锁的手段,会在这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对于中国稀土的生产和>台炼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要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和别国技术领域的合作”。
  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等主管官员都相继表示,加强稀土监管主要是出于环保考虑,是“不得已而为之”。
  
  排行榜
  
  2010胡润百富榜揭晓“饮料大王”成为中国首富
  胡润《2010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近日在北京发布,身价百亿元人民币的富豪达97人,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排名居首。李锂家族、张茵家族。梁稳根、李彦宏,严彬、刘永行家族、王健林、张近东、许荣茂家族分列2-10位。
  榜单显示,十亿富豪人数增加到1363名。虽然最近一年上证指数下跌了10%,但上榜企业家的平均财富较去年没有变化,仍为39亿元,前1000名的平均财富甚至比两年前提高了64%,比去年提高了26%。其中前10名的平均财富上升最快,比去年提高了32%,身价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富豪达97人。
  上榜富豪平均年龄为51岁,比去年高一岁。上榜富豪中,继承财富的人数不到1%,远远低于英美国家。篮球明星姚明以财富10亿元重返“胡润百富榜”,是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上榜富豪,年仅29岁。
  百富前10名中有4位是新挺进的,并全部集中在前5。前10名中只有2位以房地产为主业,而去年有6位以房地产为主业,有2位以饮料为主业。
  榜单显示,房地产是前10名门槛和平均财富最高的行业,最低的则是餐饮行业:娱乐行业产生的富豪最年轻;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比例最高,其次是医药和IT,上市公司比例最低的是钢铁行业,话语权方面,房地产行业富豪比例最高,紧随其后的是医药行业,而餐饮、矿产、娱乐、IT富豪的话语权较低,金融、矿产行业多为富豪投资的副业。
  65岁的宗庆后以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其去年排名为第13位。
  榜单显示,中国女富豪全球最富有。全球20位拥有10亿美金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11位来自中国。今年共有153位女富豪上榜,以张茵和吴亚军为首,占财富总数的11.2%。
  此外,榜单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活跃催生大批富豪,企业家积极开始套现行为。上榜企业家全部或者部分拥有上市公司738家。套现资金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于其他领域再投资,一是用于慈善事业。
  
  机构声音
  
  JETRO:亚洲新兴国家服务业市场前景可期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近日发布的《2010年世界贸易投资报告》认为,1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出口)中,2010年第1季度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7.7%,为20442亿美元。多数主要国家在2009年12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转为正数。其中,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10年第1季度的进口额已恢复到2008年6-8月时75%的水平。在所有贸易品种中,尽管金额没有达到2008年的峰值水平但已基本摆脱了经济最低迷的时期。
  2009年全球跨国并购重组总额(2009年完成项目)比去年减少57.8%,为5136亿美元,是5年来最低水平。金额与达到峰值水平的2007年(16274亿美元)相比,只有三分之一。2010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重组增长6.9%,为2734亿美元,时隔5个半年之后止跌回升。其中,“电、燃气、水”,“医药品”、“石油、天然气”位列并购重组总额行业的前3名,大大超过2009年的比例。尤其是随着美国经济复苏,2010年上半年美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增长了140.0%,为754亿美元,恢复到时隔4个季度前的水平。
  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环保产品贸易为182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5%。虽然出口额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上一年有所减少,但是仍以高于常年世界出口总额增长率的速度,与2004年相比,五年间约增加1倍。环保产品中,可再生能源设备相关产品(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等)约占七成。
  报告认为,目前,新兴国家的服务业在名义GDP中所占比例仍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新兴国家经济活动的服务业化并没有太大的进展。特别是越南、马来西亚,中国及泰国等国家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于经济速增长的

亚洲新兴国家来说,未来服务业市场发展前景相当值得期待。
  (罗书宏)
  
  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为8690万桶
  国际能源署在10月13日公布的月报中指出,由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上个季度的经济复苏拉动原油需求,最新月报决定调高2010年和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
  该机构预计2010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将增加30万桶,达到8690万桶,2011年则将升至8820万桶,国际能源机构指出,以前的数据主要显示中国
  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强劲需求拉动原油消费,而西方发达国家最近表现出的需求涨势可能会由于经济复苏的脆弱性以及其他不稳定经济因素而难以为继,因此如果第三季度经济数据不够乐观,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的涨幅可能会缩小。
  该机构预测2010年非欧佩克地区原油产量会达到日均5260万桶,而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产能增加将推动2011年非欧佩克地区原油日均产量升至5310万桶。
  
  经济调查
  
  最新调查:两岸四地消费者同忧通胀港澳人更怕买房
  三季度海峡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近日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消费者对于通胀的走势均比较担忧。港,澳消费者购房的信心明显低于大陆人或台湾人。台湾地区的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则有所下降。
  调查显示,两岸四地消费者对于经济发展、就业和生活表现出积极心态,且信心持续增长。其中,大陆消费者对经济发展最有信心,指数值达122.8。香港、澳门消费者在本季度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台湾地区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仅为58.3,与上个季度相比下降了2.0。
  最值得关注的是,香港/澳门消费者对购房信心的不足,存在担忧的趋势。据调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大陆购房信心指数为70.1,与上个季度相比上升了5.0,显示了大陆消费者对于购房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是,香港购房分指数出现了较大滑落,下降了10.0,仅为53.4。澳门购房分指数最低,仅为52.8。与三地相比,台湾地区消费者对购房的信心指数比上个季度上升了6.9,达到92.7,显示出台湾消费者对购房的信心上升。
  在投资方面,大陆和澳门消费者对于投资的信心出现了显著增长,环比分别增加了13.1和10.0,达到82.1和98.8。但是大陆消费者对于投资的信心仍然不足。香港消费者对于投资的信心稳中有升,环比上升了3.0,达到93.8。而台湾地区消费者对于投资的信心则出现了上升,为111.5,比去年同期上升23.0,
  在物价方面,两岸四地消费者对于物价的走势信心均显不足。其中,大陆和香港的物价分指数为66.3和57.3,与上季度相比均有下降,显示了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而澳门和台湾地区物价分指数为弱58.1和49.4,同样很低,显示出消费者对于物价消极的心态。
  本次调查是由首都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的学者合作进行,样本涵盖了大陆36个大中小城市和港澳台地区。
  
  调查显示:公众最关注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改革
  目前,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进入最后的编制阶段。CCTV2和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收入分配,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调研数据显示,37.2%的受访者认为,调整不同部门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者报酬,是当务之急。35.8%的受访者觉得“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认为“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的人占总受访者的7.1%。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起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5的红线。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在线调查显示,近六成公众认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最低收入保障线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有55.5%的人寄希望于根据GDP和物价上涨指数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53.2%的人觉得,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同时,借助税收杆杠,调整收入分配差距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在线调查数据显示,26.6%的受访者看好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关注西北大开发的人占总受访者的23.6%,寄希望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人达到了22.5%。而区域发展利益分布不均是新经济版图中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64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