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敏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企业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对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创新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该专业对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和管理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已经是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初级研究的阶段,深度还不够,造成校企合作的弊端还很突出,没有真正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来维持该模式的运转。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为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急需进行深化和创新。
  目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到,面对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很多高校意识到酒店管理专业要培养出行业接受的学生,必须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时,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的训练,更要注重让学生提前学习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的岗位素质要求和岗位的技能质量标准,帮助学生快速顺利地实现由考试型向做人做事型的转变,这需要学校与企业的深度沟通合作。因此很多学校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是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该院创建的“洛桑模式”是被广泛认可的培养酒店管理人员的成功模式。香港中文大学与凯越集团建立合作;内地的锦江酒店集团开设有自己的学校,并与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进行合作办学,希望转变成为国外成熟的教学模式。
  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摸索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酒店管理专业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酒店企业配合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N+1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等等。
  常用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酒店来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酒店在旺季的人手短缺问题,但突出问题是酒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程度比较低且积极性不高,对学生培养的投入不够,使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充当的只是酒店旺季时的补充角色,而且企业很少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使得教学理论与酒店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还要从头学起,既浪费了学校的资源,也加大了酒店的用人成本。
  也有很多学校采用“N+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留出一年时间让学生到酒店进行专业实践,但是目前这种模式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很多时候是学校和企业没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实习,有流于形式的痕迹,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酒店真实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学习上难免会有盲目性,甚至会伤害到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一般酒店把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到酒店经营的旺季,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只是把学生简单的看成劳动力,会使学生失去实习的主动性,留下不好的实习印象。
  武汉学院主要实行N+1的培养模式,并不断进行改革和深入,与酒店合作的“冠名班”正在积极探索中,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以上几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有类似性,本文主要针对武汉学院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
  1、校企合作的优势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使得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给学校的教学带来很多有益之处,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目前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配备的教学设施都达不到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校企合作正好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质量和职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建立更深刻的认识,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2)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在与酒店合作的同时,可与酒店一起研究并制定与行业标准相对应的课程和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要求的一致性,完成学生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的无缝对接。对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合格的老师,校企合作过程中会督促学校培养教师掌握星级酒店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企业和学校之间实现三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在酒店实习,酒店给予实习工资,学生既获得了实践经验,又获得了一定报酬;企业则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好的人力资源;对学校来说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可以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了解行业动态和专业建设标准,实现了合作的三赢。
  2、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很突出,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该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也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进行改革的问题,结合武汉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出以下两点。
  (1)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难以统一。学校和酒店都愿意进行合作,但二者的目的和利益不一致,这给校企合作的实施带来很大障碍。酒店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与学校合作,可以解决员工流动性带来的缺口;高校实习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又有学校的实习管理制度约束,实习生对酒店来说更加稳定和易于管理,同时可以大大降低酒店的劳动力成本。而学校则希望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技能,掌握不同岗位的要求,更注重学生的培养。利益的不统一使得校企合作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学校想要解决实习问题,酒店需要解决员工不足的问题。因此酒店和学校的合作仅限于提供和接收实习生,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范围领域不够广泛和深入,很难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   (2)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低。根据对实习学生的调查得出,目前学生对实习工资待遇、工作时间满意度较低,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大多进行重复性的劳动,在实践过程中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这导致学生将来从事酒店方面工作的意向较低,就业率偏低会间接影响到酒店专业的招聘情况。酒店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对学生的培养不够,也是学生实习满意度低的原因。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实习效果的后续评价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评估,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四、武汉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1、打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可以邀请餐饮经理、酒店主管等高级人才进入课堂给学生授课,给予较好的报酬,让酒店高管参与实践环节的授课,教会学生实践操作,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一些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最好由在酒店行业相关部门实践锻炼过的、有从业经验的人员教授,一些教师单纯的参观学习对实践教学的帮助不是很明显。因此,邀请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可以地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的目的,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中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另一方面,可以安排一些课程到酒店授课,让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实践,由教师和酒店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实现学生学习的一体化。一些比如客房、前厅、收银等课程需要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可以实行在合作酒店教学,由教师和酒店高管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实现校内外的联合培养,给予学生真实的锻炼和学习环境。
  另外,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邀请酒店行业内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使教学方案的制定做到系统化、严密化和实用性。
  2、改革评价体系,使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一致
  严格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校企合作有序有效进行的保证。学校要尽快建立学生实习效果评价机制,由酒店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另一方面也可以监测校企合作的效果。由于校企双方的性质不同,学校需要在合作中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体系等,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在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的基础上,评价标准就要考虑把企业的用人标准、行业的岗位标准和学校的培养标准三者统一起来。因此,学生的评价应由单一的学校评价转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评价的方式,建立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评价的评价体系,并逐渐形成学生的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是学校考核和企业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多方式的评价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教师是培养出高质量学生的关键因素。目前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没有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从业经验,虽然可以帮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结构体系,为就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老师无法胜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要从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教师队伍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转变。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帮助教师在酒店获得实践经验,从而顺利完成教师的转型。学校可以把没有经验的教师派到酒店参与培训、挂职锻炼积累经验,通过企业顶岗或带队实习等方式把教师安排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打造一支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前面虽然提到可以邀请酒店高管,资深酒店人员走进课堂参与授课,但是这种形式通常只是短时间内集中完成的,而实践的内容多为技能型的内容,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其实是需要学生长期不断的训练才能掌握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培养是解决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可以使教师到合作企业中锻炼实践技能,将获得的技能作为教育资源传授给学生,加上学生在实习岗位中的锻炼,就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4、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在课堂上完成,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方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也不能自主把握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课堂气氛很难活跃。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这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任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明白课程的任务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点,获得哪些技能,可以使用哪些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与合作的企业最好进行沟通和探索,把所授理论的知识点和技术关键点嵌入到案例教学中,该种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校企双方人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受益,且受益最大。同时学校可以建立模拟的实训室,对一些课程,比如前厅、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进行实地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真实的知识运用过程。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要使课程很好地与行业需求接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课程设计时做到按照实际岗位需要的能力设计,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是合理而且可行的,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摆在首位。
  (注:基金项目:武汉学院2014年度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水田: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J].高教论坛,2010(11).
  [2] 王娜: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
  [3] 匡平、徐益:酒店管理专业“3+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0).
  [4] 李永喜: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
  (责任编辑:刘冰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38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