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宝丰:“少林演出团”批量生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普磊

  从几元钱一个的佛珠、背包到60元一件的袈裟,所有少林寺和尚使用的物品在这里不仅可以随处买到并且还可以量体定做,走在大街上你还随时能够发现身穿僧袍的光头“和尚”在忙里忙外,让人惊讶的是,这里不是少林寺也不是什么佛教圣地,而是宝丰县一个和佛教毫无关系的平原乡村。
  在宝丰县进行数天的暗访调查之后,记者发现一部分无知的农民在肆无忌惮地利用少林形象疯狂敛财的背后,实质上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门的严重失职。
  
  “武僧表演团”团长上海落网
  
  2004年3月9日上午8时10分,一名中年男子在上海市公安局门口对面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这不就是漏网的‘武僧表演团团长’杨群山吗?”治安总队郑警官眼睛一亮,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了对方。
  今年春节以来,上海市松江、闵行等地接到报警,小镇来了群自称是少林武僧的“大和尚”。这些人个个光头,身穿僧衣,天天搞气功演出,而且从不守佛门清规。到饭店吃饭从来不吃素,演出时高音喇叭震天响,一张膏药就要几百元。
  2月26日晚上6时许,这些号称“中原武僧表演团”的“和尚”们在松江区新桥镇大港肉联厂门口搭起简陋的大棚,30多人摇着旗,敲着锣,在大街上招揽观众。新桥派出所民警要求他们停止扰民。“和尚”们嬉皮笑脸,其中一人还拍了拍民警肩膀半开玩笑地说:“我有武功的,要当心哦。”两名自称是少林寺方丈、主持和尚站出来,要为寺庙募捐法堂、鼓楼,要观众捐钱,接着他们又掏出项链、宝剑、手镯等物,称是“开光物”,每件以80元到280元出售。“和尚”们还在白天挨家挨户,为居民们“拔毒”、推销膏药。侦查员发现,他们在拔毒时悄悄把人的皮肤划破,然后用拔火罐来“拔毒”,经过一周的调查,警方已初步认定此团伙涉及诈骗、扰乱公共秩序、非法行医等违法犯罪活动。
  3月2日凌晨,来自治安行动队、特警支队的150多名民警悄悄地包围了“和尚”们所住的帐篷、汽车、工地工棚等处,将正在熟睡的42名“和尚”全部抓获。在回途的车上,“和尚”们说了实话:“我们不是和尚,我们是河南宝丰县的农民。”而为首的“团长”杨群山那天正好外出,没有落网。
  3月5日,上海的侦查员先后来到平顶山宝丰县、嵩山少林寺调查,证实“中原武僧表演团”和少林寺并无任何关系,最终“中原武僧表演团”中的13人被刑事拘留,30人被处以治安拘留的处罚。
  这是3月11日刊载在新民晚报上的一则新闻,此后几天,上海一家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假和尚行骗的报道,提醒市民警惕“宝丰假和尚行骗”。4月5日,又有一伙以同样手法行骗的假和尚在河北承德落网。
  在互联网中输入关键词“假和尚”进行搜索,记者吃惊地发现,有关假和尚的新闻约有数百条之多,更让人吃惊的是新闻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虽然不同,但内容大多都是报道“宝丰假和尚团伙外出骗钱,被当地警方抓获”的消息,而这些农民竟大多来自宝丰县的赵庄乡。
  少林寺寺务办公室的张主任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少林寺每天至少会收到一起有关假和尚的投诉。
  
  火热的“和尚”经济
  
  6月9日,记者隐去身份来到这个闻名全国的赵庄乡采访。
  位于汝河之畔的宝丰县赵庄乡是个风光优美的平原小镇,从乡政府向南两公里左右便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周官营村和大黄庄村,这里的公路修的比乡政府门口的还要好,路的两边林立着一家挨着一家的音响器材商店和演出服饰商店。
  道路上常能看见身着和尚服装、剃着光头的人在田间地头忙碌,“请问哪里有卖和尚服的?”记者向一位身着和尚裤子的小伙子问道,“买和尚衣服呀,周官营就成了!”小伙子笑着说,顺着小伙子指的方向,记者进入了一个村庄,村子里商业气氛十分浓厚。“定做和尚服”“歌舞、和尚演出服装总汇”“演出服装大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门店映入了记者眼帘,“要和尚服吗?35元钱一套,袈裟60元,这可是最便宜的了,我们可是一天就卖好几十套呢,佛珠我们这也有批发,要了肯定也给你最低价”。看到记者驻足观看,一个妇女指着门头上挂着的僧服热情地给记者介绍,而在另一家店面的门口的地上,一拉溜摆满了刚刚印好的“少林寺”字样的背包。
  记者佯装联系演出,在一家音响器材店和老板娘搭上了话,恰好一位光头的小伙子到店中买音响,小伙子看来看去不知该买哪个好,老板娘热情地给他介绍让他买便宜音响。看记者听得一脸狐疑,老板娘笑了,“你是外地人,我们说的你不懂!他们都是弄“和尚棚”的,外出演假和尚被查住东西就会被没收,说不定人还被抓了呢,所以不能买好音响”。
  “那他们咋还敢干呢?”记者问到,“利大呀!好多人都挣几百万了,乡里、县里都不查,但人家外地查,所以他们音响也不买贵的,出去开的车也都是报废车,碰上有人查,东西一扔人就跑了,回来再买一套还能接着干,你没看见路边停的那些报废车吗?那都是拉假和尚的。”一边的老板搭话说。
  “在这儿卖音响生意能好吗?”记者问,“呵,在我们这几个村有证没证乌七八糟的表演团有1000多个呢,有的一家就有几个团,你看这一拉溜都是卖音响的。”老板娘告诉记者,在赵庄乡周官营村、大黄庄这几个村中,一个家庭中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和尚团,在这几个村的影响下,周边的一些乡甚至邻县也有人零星地干起了和尚棚,除此之外这个地方还有“歌舞棚、化妆品棚”出外演出,(歌舞棚是跳艳舞的,化妆品棚是卖假化妆品的),而这些演出都需要音响。
  “你们这几个村有几百个假和尚没有?”记者问,“几百个?”老板笑了,“方丈也有几百个!”“估计会有两千个假和尚吧。”记者再问,“至少有两千吧!”老板微笑着说。
  
  演出证是怎样办出来的
  
  在一位知情人的联系下,记者终于见到了一位刚刚“出穴”回来的“少林方丈”(出穴是当地黑话,意为演出)。记者谎称也要办个“和尚棚”请他指点一二,三杯酒下肚,这个50岁左右姓靳的“少林方丈”的话多了起来,他夹了块肉,边嚼边和记者聊起来。
  记者:要是弄(办)个和尚棚办不办啥手续?县里有人查没有?
  “方丈”:你最好办个演出证,县里有稽查查呢,罚一回就是几千元,再说,出去没有演出证会出事的,那个假不敢造。办个演出证县里就不管了,出去也能挡点事。
  记者:那咱们的证件咋办?
  “方丈”:和尚的一些证件是有人专门做假的,演出证、演员证咱县文化局就能办,可能是600多块钱吧,缴了钱就能办,啥都不要,多给我50元,我给你代办。
  6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宝丰县文化局文化市场办公室咨询办证事宜,在四楼的一间屋子中,一个女职员非常热情地告诉记者:办理演员证需要照片两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办理团体演出证只需要宝丰籍的身份证复印件一张,不需照片,费用一共是683元,十个工作日保证办妥。
  “哎,团体演出证的身份证最好别用自己的啊!”临走的时候,女职员态度和气地对记者说,看记者听不明白,这位女职员急了,“用别人的,出了事你好跑呀,假如你这老板被抓了谁替你顶罪?”
  下午,在女职员提示的启发下,记者在一家打字复印店花5元钱买到了一个当地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且带着自己模糊不清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别人的两张照片,再次来到了宝丰县文化局。
  还是上午的那个女职员从抽屉里取出了笔和一份表格,“你的歌舞团想起个什么名字?”“我不懂,您看呢?”记者装出一副怯怯的样子,“你是和尚团还是歌舞团?”屋里的另外一个女职员问记者,“和尚团。”记者随口答道。“和尚团还不能称歌舞团哩,应该是某某‘武术表演团’,你想个名字吧!”女职员十分热情,“就和那家酒店一个名,叫华丰吧,”看着窗外的一个“华丰酒楼”记者笑着说。
  女职员拿着笔在表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平顶山华丰武术表演团”,在注册资金一栏中,她填上了十万元,“成立日期就给你填成2002年了啊”。她头也不抬地填完了表,并且收下了记者那份阴差阳错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
  记者交了683元,女的收下钱说:“票就不给你开了,咱这里是公家你尽管放心,下周你来取证就行了。”“要不要身份证原件了?还用不用考试了?”记者追问到,“都不需要了,证从市里办好了我们就给你打电话,”女职员笑着把记者送出了门。
  6月22日上午,接到电话通知的记者,从宝丰县文化局领到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和写着记者名字的演员个人营业演出许可证,在这个盖着“平顶山市文化局行政审批专用章”的证件上,记者在郑州的住址被改成了“宝丰县”,演出艺术种类一栏中则被填上了“武术、硬功”。从未练过一天武术的记者,就这样成了“平顶山华丰武术表演团”的“主要从业人员”。
  
  领导坚持自己没有责任
  
  6月29日,记者再次来到宝丰县文化局采访,在该局4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先后见到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梁振国和局长范玉生,以下是记者整理的录音。
  记者:梁主任,在宝丰县大约有多少家演出团体?
  梁振国:一共约有1200家,大多分布在赵庄、石桥等乡镇,其中赵庄最多,占了总数的30%以上。但有一部分没有办证,还有些拿的证是假证,前一段时间,赵庄还有一个办假证的女的被逮捕。
  记者:按国家规定,文化局应该怎样办理演出证和演员证?
  梁振国:本人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这里填写办证申请表,然后进行业务考试和法规考试,办理演出证还应该到(会计)事务所开具验资证明,局里还要进行考查,合格后才能发证。
  记者:在咱们这办证的都经过考试考查了吗?
  梁振国:在咱这里办证的几百家全部都经过了严格考试,合格后才发的证。
  记者:(从包里取出几天前办理的演出证和演员证)您看我这个证也经过考试了吗?
  梁振国:(一愣)哦――,您问这事(给记者倒水、递烟),昨天下午省文化厅已经通知我们了,我们正准备去郑州汇报呢,你们监督的好,给你办证的那个女同志姓任,局里专门对此事进行了研究,决定严肃处理,原定的是开除,但考虑到她的家庭环境不好,所以给了她开除、留用查看一年的处分,文件正在打印呢。
  记者:她是怎样把证给我办出来的?您在申请表上签字了吗?签字的领导该负什么责任?
  梁振国:本来考试后是由副主任改卷的,但他那两天有事,我也下乡了,所以任秀莹就自作主张地替人答了卷,自己又改了卷,替人编造了表上的内容,所有手续都是她背着我们偷偷办的,最后,骗我签的字,主管副局长也是被她骗签字的,领导都不知道。局长范玉生、主管副局长赵战士刚到任5天,他不了解情况。
  为了加强对演出证的管理,国家文化部要求在办证单位必须在证件上标明经办人的名字和联系电话,按照记者演出证上的联系方式,记者见到了平顶山市文化局的许缨,记者的两本证件都是最终由许缨办出来的。
  许缨告诉记者,2004年春节以前的证件都是由宝丰县一家办理的,之后,具体的办证权才收回了市里,对于办证市县两级文化部门都做了明确的分工:办证人提出申请后,县文化局对申报条件进行实质性考查,市文化局只对书面文件进行审查。
  许缨取出了记者所办证件的档案,在记者的档案中,记者惊奇地发现里面不仅装有章程、责任书等文件,而且还有记者的一份试卷,从未见过这份试卷的记者考试成绩竟然为83分,答卷的笔迹是蓝色的圆珠笔,改卷则是用红笔改的,姓名一栏中赫然写着记者的名字。
  在记者的要求下,许缨又随意抽出了几份档案,更让人惊奇的是有两份试卷的笔迹竟然和记者的一模一样,几份档案中的几份试卷几乎全是两个人的笔迹,其中一份名为“金牡丹”表演团的试卷答题日期为6月24日,笔迹用的也是圆珠笔,但具体的办证人工作人员却是梁晓峰。许缨告诉记者梁晓峰也是宝丰县的工作人员,在办证中舞弊的还不仅是任秀莹一个人,显然,宝丰县文化局的领导说了谎话。
  下午,记者在一家偏僻的茶楼中约见了宝丰县的一位知情人,这名知情人告诉记者,在宝丰县文化局办理的几百份证件中,考试几乎全部由宝丰县文化局的几名工作人员代考,平顶山市文化局备案的有关演员证、演出证的全套档案也几乎全部由该县文化局伪造。
  县文化局收的钱虽然都交了县财政,但县财政是按比例返还,这就是宝丰县文化局只办证不管理的主要原因。
  
  假和尚让宝丰人感到耻辱
  
  据《宝丰县志》记载,宝丰县赵庄乡等一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全国有名的杂技之乡,几百年来都有外出表演的习俗,很多村民都能玩上几手魔术杂技的绝活。
  当地的一位老人向记者介绍,1998年以前宝丰县外出表演的节目还都十分健康,也根本不存在假和尚的问题。1998年的时候,一些外出表演的村民看到外省有人冒充少林和尚表演,给人看病赚了大钱,便开始效仿,由于缺少有关部门的管理,外出假冒少林和尚的越来越多,最后便成了今天的局面。假和尚让宝丰人感到耻辱,“咱几辈走江湖都是堂堂正正的硬汉呀,”老人说。
  省文化厅市场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文化厅接到的外地投诉几乎全是宝丰县的,就在前一个多月,国家文化部和国务院法制办专门在宝丰举办了一个培训班,相当多的省市都对宝丰的外出表演团体意见很大,宝丰确实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失误好好反省了。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告诉记者,几年来少林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假和尚的投诉,假和尚让少林寺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他说,少林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的财富,更是河南的骄傲,也希望大家都能从珍爱民族文化的高度保护少林寺的形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9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