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核心内涵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苗忠 胡雪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日渐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稳步推进,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于2014年6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本文通过认真学习这一规划,紧密联系我院实际情况,从“职教集团,五个对接”“中高职衔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 职教集团 中高职衔接 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
  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提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形势判断、发展要求和工作部署,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层次结构,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做实职教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通过集团化办学,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首先,企业得到人才源和技术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学校得到全面支持,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再次,学生得到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努力强化“职教集团,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因此,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需要从学院到系部共同的努力,打开政府政策支持这一通道。就财会金融系而言,当前职教集团建设模式思路如下:从学校平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平台)→东方农商会计实训基地:下设两个平台(真账真做班、财务咨询案例研究中心)、其他校企合作模式作辅助(安排学生实习、就业、教师下企业锻炼、选派学生进行教学实践、专家进课堂或讲座、建立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职场氛围建设、选聘行业或企业专家担任技能运动会专家评委、教师社会服务、开展双元制教学合作班、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合编教材、科研合作等)。
  通过上述平台、模式,实现“职教集团,五个对接”校企合作理念。通过专业调研(包括专指委、行业、企业、事务所、同类院校、中职学校),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三项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通过校企共建基地、校企共同集聚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实施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通过校企共建会计电算化、金融咨询师等考证基地,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通过“课证训深度融合”“2663实践教育体系”“十个一工程”实践育人体系平台,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综合来讲,我院可以从开拓信息服务、资源共享、专业共建、人才服务、联合培养、技术服务、行业引领、培训服务、共创品牌等路径入手,配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机制、体制、建设框架等,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集团化办学平台,院校与企业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一体化办学,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学生“入校即入厂,上课即上岗,就学即就业”,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标准的高度一致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减少教育资源消耗,提高教学效益,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
  如何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已经成为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中高职衔接笔者认为主要解决“七个衔接”问题,即专业衔接(专业设置衔接、专业定位衔接、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课程体系衔接、课程内容衔接、核心课程衔接)、教学过程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衔接、顶岗实习衔接、质量评价衔接、教学管理衔接)、专业共建共享衔接、师资队伍共建共享衔接、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衔接、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衔接。
  (一)专业衔接
  1.专业设置衔接:中高职要共同开展区域和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形成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选择专业。选择的专业应为相同或相近专业,是属于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急需、就业岗位有明确层次要求的专业。
  2.专业定位衔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密切跟踪区域产业升级、职业岗位和技术变化,明确相关专业的服务面向和不同层次的岗位指向,科学确定专业定位。形成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中职专业为基础,依次递进、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体系。
  3.培养目标衔接: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中高职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衔接
  1.课程体系衔接: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教学组织梯度推进,教学内容编排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科学确定公共课、专业课、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拓展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分配。按照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要求,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
  2.课程内容衔接:公共课教学中职阶段原则上达到部颁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阶段要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专业课教学要开展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产品、真实的项目、真实的案例为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综合的逻辑线索设计教学内容,并与岗位要求和职业资格相衔接,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方法、新设备。
  3.核心课程衔接:专业主要课程要编制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中高职共同开发5门左右职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中高职对接紧密的专业课核心课程。全面构建中高职联合开发、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核心课程建设中高衔接和共建共享。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做的实践中学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教学过程衔接
  1.人才培养方案衔接:根据专业在培养目标、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确定专业定位、教学过程、考核评价和教学管理制度,开发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2.人才培养模式衔接:根据专业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编制“3+2”“2+3”“3+3”等多样化的分段培养方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中高职联合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推进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索中高职联合“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注重中高职联动,注重共同筛选合作企业,注重教学组织方式系统设计。
  3.顶岗实习衔接:中高职应联合设计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方案。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必须有明确的岗位、实践项目和教育教学计划。顶岗实习时间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可以是一年或半年,在高职培养阶段进行。
  4.质量评价衔接:中高职应联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以作品为载体、有明确的梯度和层次要求的质量评价方式。建立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同时由高职学院牵头,联合试点中职学校,按照既要确保转段学习学生质量,又要确保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要求,共同制定学生转段学习评价标准。
  5.教学管理衔接:应由高职学院牵头,试点院校共同建立健全日常教学、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学籍管理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院校间教学管理沟通衔接机制,明确各自的分工,及时处理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确保教学管理规范、科学、高效运行。
  (四)专业共建共享衔接
  可以通过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项目建设,推动中高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对接产业发展、中高职衔接互补的专业体系。通过中、高职院校联合、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专业建设共同体,加强项目中的专业建设,并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实现中高职专业整体优化升级。
  (五)师资队伍共建共享衔接
  建立中高职教师相互兼职、跟班学习制度,高职学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中职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和进行业务指导,中职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职学院跟班学习,形成“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机制。建立中高职共同培训教师和兼职教师共享制度,形成院校联合培训教师常态化,高职学院兼职教师根据需要到中职学校兼课或进行教学指导。进行专业教师大团队建设,形成由牵头高职学院优秀教师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大团队,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六)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衔接
  中高职应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实现实训装备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根据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联合企业共同建设中高职衔接共享的基础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七)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衔接
  中、高职院校应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建设与课程相配套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空间课程、微课程和职业教育慕课,探索网络学习、在线学习等开放学习方式。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联合开展应用技术服务、咨询与推广,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员工培训、农民工培训等。
  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是职业学校教师实施高效、优质教学的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主要途径,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如何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笔者认为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开展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测评,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制订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见上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有文化、有技能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毕业以后都能迅速地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接轨,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就成为摆在职教人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订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主要途径,它必将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院校的共同努力,每个高职院校有责任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稳步推进。通过本文的分析,职教集团,五个对接;中高职衔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必然是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去规划、努力的方向,使之与国家政策支持相辅相成,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胡苗忠,徐海燕.基于财税与金融改革的小微企业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2014,(3).
  [2]王正才,卢建飞,胡峰.院校合作共建高职特色学院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5,(4).
  [3]孔风琴.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研究[J].商业会计,2015,(7).
  [4]范亚勤.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思考[J].新课程,2011,(10).
  作者简介:
  胡苗忠,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教授,财会金融系主任;研究方向:会计及金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252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