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增加,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从资助体系与工作机制两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关键词:高校 资助工作 创新
  
  中国高等教育最近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获得了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日益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让一名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国家和高校的庄严承诺,在现实中各高校也认真实施了这一政策,但要进一步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究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适应新形势下的资助体系与工作机制。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一)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基本情况
  目前,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约占在校大学生的25%左右,西部高校由于生源等原因,这个比例还要高些,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基数大,数量多。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要从受助学生实际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经济帮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他们思想素质、理想信念、竞争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援助。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情况
  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后,全国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其中还包括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等措施。特别是2008年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地方财政拨专款以及各高校在事业经费中按照国家要求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经费就高达500亿元,达到历史之最。另外,各高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还建立了很多资助基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不足
  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资助总额度和资助面还不够。由于全国大学生基数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多,这方面的矛盾始终存在;2.资助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不够。资助工作不能就资助而资助,要不断创新资助工作理念,站在实现教育公平、实现科教兴国,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来完成,要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拓展资助工作;3.资助资源效能发挥不够。应该充分挥资助资源功能,丰富资助工作内涵,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机制,进一步梳理各项奖励、资助政策,确保政府、学校和社会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其他资助政策及措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合力,确保各项资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不断创新资助体系与资助机制,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一)树立资助体系的创新理念
  从当前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和经济困难学生的真正需求来看,他们需要的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要彻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在做好经济资助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理念。
  1.多轨资助理念。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5%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量。要完成对他们的资助,没有一个相匹配的资助总量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多轨资助理念,建立以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为渠道的多轨资助体系。
  2.多项资助理念。经济困难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素质提升、技能增强、心理辅导等帮扶。学生这些多样化的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的,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就可能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多项资助理念,建立以经济支持、能力支持、目标(信念)支持、信息资源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多项资助体系。
  3.资源整和理念。在目前,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资源层次、数量、特点和效用都参差不齐。科学有效地进行资助资源整合,树立资源整和理念,更大地发挥资源整合后的效用是完善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二)建立资助体系的创新措施
  1.多轨资助。多轨资助就是要求建立以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为渠道的多轨资助体系。其中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助,减轻学校的压力。
  首先,高校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各种助困奖学金。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科技转化合作单位及毕业校友的联系,争取让他们在学校设立助学金和奖学金。此外,还可以学习国外的做法,设立“服务契约奖学金”,使受资助者接受指定的培训,毕业后从事指定的工作,作为对出资者的回报。
  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吸纳校外资助不仅是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学校还应该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优势,组织学生在校外设立勤工助学基地,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社会的资助。把人才培养、就业服务与助困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多赢。
  第三,高校可以和政府、企业合作,在社会企业设立“贫困助学基地”,帮助部分贫困生亲属解决就业岗位,同时为贫困生提供假期社会实践机会。这种资助方式受益面广、受益时间长、解决贫困本质、起到了使参与贫困帮扶工作各方多赢的效果。
  2.多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资助,更需要素质提升、技能增强、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帮扶。原来的资助模式主要针对学生个体经济资助,没有涉及能力支持、目标(信念)支持和信息资源支持等,鉴于以上不足,应该在原有资助体系的基础上,尝试试行对学生团体的资助模式,以奖励来淡化经济资助、强化其他各项支持。
  首先,建立班级整体资助制度。可以对经济困难学生占多数的班级实施整体社会资金救助,鼓励整个班级奋发进取,整体进步。这样既有效地使用了社会资助,也扩大了社会资助的社会影响,同时也避免了社会救助过于分散,不能达到社会资助本身预期的社会意义。
  其次,建立创业团队制度。很多经济困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他们打工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收益也很少。学校应该在资助体系中为他们搭建打工平台,鼓励他们以打工为基础积极创业,形成创业团队,同时对这些创业团队学校应给予适当的资助并进行指导,这样可使经济困难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融入集体,感受团队生活的快乐,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缓解自卑心理。
  3.资源整合。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必须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整合社会资助资源,扩大民间资助渠道,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和利用率。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具有竞争性的奖学金、具有自主性的勤工俭学等积极资助方式;探索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途径和方法,扩宽学生贷款的种类和形式;积极拓展参与多元化的资助形式。
  
  三、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
  (一)树立资助机制的创新理念
  科学有效地利用好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资源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按照原来那种无偿资助、简单给予的方式只能解决面上的问题,容易使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更发挥不了资助工作的效用,为此就需要创新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机制理念。
  1.阳光资助理念。任何一种资源,在对受益者进行分配时,必须要有一种值得大家信赖的方法和手段,否则适得其反。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源来讲,树立阳光资助理念,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受益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资助本身,还有政策与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给他们带来的思想转变。
  2.教育激励理念。资助工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和激励因素,从资助工作的单一经济功能向经济、教育和激励功能转变,是当前资助工作必须树立的新理念。
  3.造血理念。“既要扶贫,更要扶志”是我们在长期的资助工作中形成的共识。在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下,如何解决长期问题、治标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树立“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将此贯穿到资助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立资助机制的创新措施
  1.阳光资助。首先,高校应该规范审核贫困生的程序和内容,审核内容可包括人品、学业、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通过查阅家庭经济调查表、经济困难证明、班级民主评议等,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每个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他们的就餐消费、穿衣打扮、购买奢侈消费品、娱乐消费等方面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核实其困难程度。确保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进行贫困生资格进行复核,以准确确定困难学生数量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化,公开、公平、公正地使用好各项资助。
  其次,高校可建立贫困大学生个人信息库,实时记录困难学生的奖惩情况、家庭变故、资助情况等,并对学生毕业后的信息进行追踪调查。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使各项补助资金用来资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而且也为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制定合理的个人偿还助学贷款方案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同时,明确的数据信息也有利于银行和社会各种企业实体和机构选拔资助贫困大学生,以及跟踪反馈学生情况。
  第三,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制度、程序、操作必须作到公平、公开,真正实现阳光资助。这本身也是对广大学生的一种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制度的严谨、操作的规范,懂得感恩。
  2.教育激励。经济资助过度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少数学生滋生“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甚至认为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没有得到资助就抱怨社会、抱怨学校。因此,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仅是经济的资助,如何在不断拓展助学渠道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机会实施思想教育,激励广大贫困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自己的综合技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契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高校现行“有偿的”国家助学贷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自强精神。大学生在经济上遇到困难时,必须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申请助学贷款,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还清贷款。
  强化勤工助学的资助功能和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理念、自立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设法转换勤工助学模式,吸纳贫困生参与科学研究,这既可以帮助学生解除经济上的困难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减少学生无谓的支出,实现双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弱化“补、减、免”,促进大学生自强自立。国家助学金是非常有益于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但不是贫困生最支持的方式。在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基金日趋完善的情况下,需逐步弱化“补、减、免”,尽量用“奖、贷、勤”等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养懒汉”的现象,又使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帮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树立贫困典型,弘扬“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挖掘、宣传在校贫困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事迹,在社会、学校营造关心支持他们自立自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对展示和塑造当代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形象,引导更多的困难学生诚信做人,感恩进取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3.变输血为造血。高校要创立和实行“立体式”的助人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改变救济式资助方式,发展开发式资助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能力,变“供给型”为“经营型”。各种勤工俭学、设立助学基地、提倡团队创业等方式,都能有效减少单一的“输血”,进而从“少输”变为“造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从重视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我们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为高校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创新资助体系和资助机制是高校资助工作中永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立彬、陈莹、林良盛、李迎,关于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周翔,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与成才引导[J],消费导刊,2007年01期。
  [3]窦锦伟,高等教育助学资助理念与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徐万里,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467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