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自然生产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自然生产力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的生态生产力。强调“自然生产力”在生产力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7-0018-02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建设世界的能力。这是对生产力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理解。这种意义上的生产力,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也包含马克思主义本来意义上的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高度统一。
  所谓自然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生态自然界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生产力之总和;所谓社会生产力,就是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同时又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间接制约和决定生产活动的各种生产能力的总和,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自然生产力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的生态生产力。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即生态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物质力量和因素;二是自然界的生产力,即生态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生产能力。前者又可以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力(如空气、水源、阳光等)和生产资料的自然力(如火力、矿产等)两个小层次。后者又可分为绿色植物的生产力和动物的生产力两个小层次。它们又被称为“第一性生产力”(原生生产力)和“第二性生产力”(次生生产力)。
  从自然生产力内部看,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自然界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一方面,太阳能、空气、阳光、土地、矿产、水源等自然力不仅是生命和植物产生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而且是它们发展的自然条件、生命源泉和要素。因此,它不仅是全部生命物质产生的物质基础和要素,也是全部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因而也是全部自然生产能力的基础和要素。另一方面,植物和动物并不是自然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它们的质的超越,是从非生命到生命的质变,是从自然界的自然力到自然界的生产力的飞跃。很显然,要是没有生命的诞生和进化,就没有自然界的生产力,也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诞生。而自然界的生产力一旦登上历史舞台,全部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就变得不可遏制。在自然界的生产力中,绿色植物的生产力是基础和关键,动物的生产力是主体和动力。这是因为,第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唯一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整个庞大的动物界(包括人类)都直接间接地依赖消费绿色植物而生存。第二,动物是生物界唯一具有主动性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力量,是生物生产力的主体和动力。具体说来,其一,动物具有植物无法比拟的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其二,动物是全部生物中种类最多、层次最多、功能形态也最多的一大类,自身形成一个多级层次并动态发展的上升序列;其三,动物的活动和生长不仅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和自然生产力资源,而且还刺激着植物的生产力,丰富着植物的品种,拓宽和提升着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层次;其四,动物进化发展还直接孕育了人类诞生的自然条件和生物前提。而这正是人类产生的最重要前提之一。缺少了这一点,生态系统的进化就不可能发展到更高的层次,自然生产力就不可能进入到社会生产力,生产力自身的发展也就摆脱不了盲目性和自发性。
  然而,自然界的自然力和自然界的生产力并不等于自然生产力。自然生产力作为生态生产力,它不仅包括植物的生产力和动物的生产力,而且也包括始终起作用的自然力。生态生产力是一个综合起作用的总的生产力,它不是自然力和生物生产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制约并决定着其他生物要素和单元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植物和动物都生存于生态环境之中,它们作为一个系统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刻也不停地与其生态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交流。土地、水源、河道、森林、矿产、阳光等等,它们都参与植物和动物与生态环境的交换。因此,生态系统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全局性、决定性的意义。一旦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面临解体和毁灭,生物系统自身的生存也将失去保障。
  在庞大的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生产力是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主体和核心。前者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必要条件和生产要素,后者则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主体力量和主导因素。这是因为,第一,社会生产力依赖自然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永恒的物质基础、自然条件和前提。其一,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要素和条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其二,自然生产力还是社会生产须臾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对象。“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其三,自然生产力也是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中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源泉。离开自然界,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将“无米可炊”、“无米可食”。第二,社会生产力又是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和核心。人虽然离不开自然界并生活于自然界之中,但是,仅仅依靠自然存在物的直接形态,仅仅依靠现成的自然生产力,并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自然事物丰富的潜在属性并不因为对人有用就自动展示或暴露出来,自然生产力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也不因为构成社会生产力的直接基础和物质条件就自发地再现或生长。事实上,在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社会生产力始终是其主导的方面和面向的中心以及全部生产力生长和发展的发起者、调节者和推动者。人类自产生以来,经过世代的辛勤劳作,自然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渗透着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和力量,而且凝结着社会生产力的创造和价值。可以说,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以后,地球地貌的发展变化,乃至地球生态系统的性质、方向和命运越来越受到社会生产力的直接影响和支配。
  总之,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是相互制约、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没有自然生产力的支撑和保障,自然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能没有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引导。
  强调“自然生产力”在生产力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自然生产力的思想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沟通了自然史与社会史的“自然历史过程”,丰富了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自然生产力的提出以及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相统一的思想表明,人类的出现标志着宇宙历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关节点: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02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