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资金短缺筹资难,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
  
  一、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迫切性。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中小企业的户数、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和职工人数,分别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98.6%、56.6%、38.9%和71.8%。中小企业不仅是各级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大企业改革的重要依托,同时在保持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出口创汇,吸纳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除了具有其他企业共有的特点和弱点外,由于其发展迅速,数量庞大,所有制结构多样化,加上企业管理粗放,体制滞后等因素,使资金短缺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区的37个大类行业的企业问卷调查情况表明,经营状况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在回答其“停产半停产”的主要原因时,有76.3%的企业,把“资金周转困难”列为首要原因,另有16%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原因,两者相加,比例已高达92.6%。而那些经营状况处于正常或基本正常的企业,在回答企业目前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时,把贷款难,资金不足列为前三位的企业占82.7%。据我们对我市市属10家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中小企业调查研究显示,因为资金短缺,使生产开工率仅达60%,生产能力达满负荷时资金缺口近1亿元。另外,在这10家企业目前现有的1、2亿外借资金中,通过信用社、民间借贷等需付出较高费用而取得的占70%以上。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筹资难问题,已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普遍性问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工艺的创新等,都有赖于资金问题的合理解决,这是企业和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但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势必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成因
  
  中小企业资金的来源、补充和管理机制,与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虽有所区别,但综合分析,其短缺的成因既有很多共性,也有其个性,受国家政策、国内外社会环境、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等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投资先天不足
  投资主体在企业筹建期,往往重视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忽视生产运营期的投资,把大部分资金都用于购置设备、场地和兴建厂房,当企业建成投产时,却缺少流动资金,没有足够能力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等。或是仅有少量流动资金,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使大量的固定生产投资没有足够合理的生产流动资金相匹配,无法把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企业的生产处于“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状态中。这是由于投资先天不足,或是投资结构比例失调所造成的。
  2、资金流失
  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经营性亏损,使生产流动资金被亏损所消耗掉。
  3、资金贬值
  由于物价上涨,使企业以同量的资金却不能购买和储备与原来同量的原材料,造成资金贬值。
  4、资金呆滞
  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在产品,由于管理、技术或质量等问题,出现长期积压,不能及时流动周转。或是设备、厂房、土地等长期闲置,利用率低,由此形成资金的呆滞。
  5、三角赊欠
  受企业信誉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企业之间互相拖欠,造成三角债。使销售货款沉淀,长期收不回来。
  6、资金周转减缓
  受产品销售、存货、和结算资金呆滞的影响,使资金周转速度减缓,资金的使用频率降低。
  7、增量需求
  为了设备技术更新和产品换代,需要新的资金投入。或者为扩大生产规模,取得更高的效益,需追加增量资金来满足增量生产的需求。
  8、管理粗放
  由于缺少专业管理人才,或是监管制度不健全,使企业本已紧缺的资金,出现跑、冒、滴、漏、积压挪用、损失浪费、投资失误等问题。
  
  三、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不仅仅是资金严重短缺,同时还处在社会融资环境较紧的双重困境中。首先表现在金融体制的改革,使金融业按商业化运作,在重视自己的收益和风险的同时,使技术含量低、规模小、风险大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其次,由于金融业宏观监控趋紧,严格控制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使中小企业失去多层次,多渠道筹资的可能性;第三,国家为打造我国的企业“航母”,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在股票上市、评级授信、贷款利率等方面,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发展的融资信贷政策,使中小企业失去了按国家优惠政策筹资的机会。第四,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金融部门在放贷时容易产生惜贷、慎贷甚至恐贷现象。即企业对自己本身的信誉、担保条件、项目的风险与收益、还款能力等,比贷款者知道得更详细、更具体。如果金融部门为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不当,或是个别企业不给予配合,有意隐瞒真像,就会招致信贷风险,最终使金融部门采取“逆向选择”,产生“惜贷”心理,对认不准的项目,宁可不贷也不承担风险,从而加大了企业筹资的难度。第五,因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基础薄弱,加之评估上市或发行等筹资成本较高,抵押担保能力有限,很少能够利用债券、股票等形式在社会上筹资。
  
  四、资金短缺的缓解对策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和筹资难,是一个多年积累的综合性问题,仅靠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或一个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由政府、企业、金融和行业管理部门,齐抓共管,长期努力,方能奏效。
  1、政府及其行业管理部门,应给予中小企业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或者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与支持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撑。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为各类中小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2、通过有效方法,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放贷时的“逆向选择”倾向,从而解决金融部门“惜贷”和有效规避信贷风险问题。为此,首先应建立信用体系的法制保障系统,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层次的法律制度,把企业信用的评价、发布、激励和失范惩戒等,全部纳入法制轨道。另外,要建立包括经贸、财政、税务、工商、统计、法院、公安、金融、海关等部门在内的,具有权威性、公正性、严肃性的信用评价体系,定期对企业信用进行综合评价。
  3、中小企业应通过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应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企业管理,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速资金周转,使该收的收入提前收,计划支出的款项,不支或少支。从而增加资金积累和强化造血机能。另外,要树立坚实的诚实可信形象,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信用基础。
  
  五、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最佳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并灵活多样。其最终目的,是把别人的钱借来自己用,把明天的钱拿到今天用,把死钱变成活钱用,该花的钱少花或不花。具体方法为:
  1、抵押借款
  企业将自身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厂房、土地等资产,经评估和确权,并经土地、工商、交通、运输管理等部门登记后,抵押给金融部门,以此取得借款。
  2、质押借款。
  企业将动产或支票、本票、债券、存单、提货单等有价证券,或股票、股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权属证件,交由金融部门保管并作为保证而取得借款。
  3、担保借款
  以其他企业法人或有条件的社会公民的财产和信誉做保证,取得金融部门的借款。
  4、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借款
  按国家有关政策,各地市于近年已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企业所需资金,向担保机构申请,经考察评估,符合条件者,由担保机构向协作银行或企业的业务合作对象,出具信用担保书,协作银行按事先约定的担保额3-10倍的扩大比例发放贷款,或先期得到业务合作对象的服务、物资等。
  5、发行股票
  经过一定法律程序和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社会资金。
  6、发行债券
  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到期后按事先约定偿还本息。
  7、融资租赁
  以租赁的形式取得机器设备的使用权,并按期支付租赁费,当租赁费支付期满后,便取得该机器设备的所有权。
  8、承兑汇票
  企业急需资金,并在短期内能够归还时,可申请开户银行给以办理商业或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在到期后,由企业筹资支付给持票人;银行承兑汇票是在到期后,企业无力支付时,由银行代为支付,然后再向企业收取。
  9、票据贴现
  当企业收到承兑汇票未到期,但又急需使用时,可向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即按承兑汇票面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银行,剩余比例由银行兑付给企业现金。
  10、典当
  企业把可动产典压给典当行,并支付一定费用后,按比例换取可用现金。当资金许可或到期时,再用现金将典压物赎回,并支付相应利息。
  11、招商引资
  吸收其他企业、社会团体、个体私营者和外商投资入股,组成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共同经营。
  12、出售无形和递延资产
  根据市场和经营的需要,将部分或全部商标使用权、专利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和递延资产出售,变现成资金。
  13、盘活积压呆滞资产
  根据市场情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将长期积压、超储、闲置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价出售,盘活资金。
  14、预收销货款
  在产品销售合同签订后,还没交付产品时,提前预收部分销货款,在降低产品销售风险的同时,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状况。
  15、延缓支付购货款(或赊购)
  材料物资或设备购进后,分期分批延缓支付购货款。
  16、变现有价证券
  将企业持有的股票、国债、电力债卷、基金债券等有价证卷,出售或变现,换取所需资金。
  17、降低储备资金占用
  在生产经营中,推行“零库存”和“定时加工法”,以减少存货占用的储备资金。
  18、带料加工
  对个别产品实行用户带料加工,以减少原材料采购存储所需资金。
  19、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研究和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减免或延缓支付各种税费,以增加企业资金积累。如开发新产品减免税,出口创汇退税等。
  20、争取财政拨款
  开发和生产国家倡导并给予优惠政策的能源、环保、高科技等产品,争取得到财政拨款或贴息。
  21、企业内部职工集资
  经人民银行批准,在国家规定的利率和资金用途内,进行企业内部职工集资。
  22、充分利用出口专项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和出口信用保险。
  23、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其他有效资金。
  24、利用国际金融部门贷款。
  
  六、筹融资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筹资,与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两面性和辩证法,不是什么资金都可以用,什么方法都可以采取的,如果方法、时机或渠道选择不当,不但不会缓解企业困境,反而会雪上加霜,加重负担,甚至会造成“饮鸠止渴”的结果,加速企业灭亡。因此,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资金的时间价值观
  由于利率和物价变动的影响,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内,其价值是不同的。以利率的影响为例:
  (1) 复利终值利息总和
  I=P[(1+i/m)n-1]
  式中:I―一定时间内的复利总和
  P―本金或现值
  i―年利率
  m―年计息次数
  n―一定时间内的计息总次数
  按上式,并以借款10万元,现行年利率为7.02%计算,5年后复利总和为4.2万元,当10年时复利和与本金相等。也就是说,如果有10万元积压材料,5年后仅利息一项就损失掉42%,10年后将损失100%。
  (2)贴现率
  R=100%×[P×1/(1+i)n]
  式中:R――贴现率
  P――本金或现值
  i――利率
  n――计息次数
  依上式,按现行月利率5.85‰计算,10万元承兑汇票的贴现率,应大于或等于90.7%,对企业有利。
  2、资金的筹集费用和使用成本
  以100万元资金,使用期1年为例,从银行借款需支付抵押资产评估、确权、登记、公证等筹资成本5万元,月息按5.85‰计算,一年需支付利息7.25万元,一年后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成本共计为12.25万元。如发行债券则需发行费用2万元,利息按高于银行贷款利率20%计算,一年到期后需支付利息8.42万元,筹集和使用总成本为10.42万元。仅从利息上看,发行债券要比银行贷款多支付利息1.17万元,但将筹集费用合并计算后,发行债券则要比银行贷款减少1.83万元。但如果使用期限超过3年,则情况又正好相反。
  3、资金收益率
  当资金的筹集费用和使用成本,占所筹集资金的比率,低于企业全部资金利润率时,使用筹集的资金对企业才有利。资金的筹集费用和使用成本,低于资金利润率的比率差距越大,企业的收益就越大。否则,将得不偿失,反而会加重企业的负担,甚至亏损。
  4、保持适宜的负债比率和资金占用结构
  为防范外借资金过量而带来的风险,一般生产加工性企业,资产负债率应小于50%,流动比率应大于200%,速动比率应大于100%,流动资产应大于全部资产的60%,固定资产应小于全部资产的40%。
  5、出资人资质的合法性
  众多的金融诈骗案告诫我们,在招商引资或筹资借款时,必须详细了解和掌握出资人的背景、信誉、实力以及资质的合法性,防止出现意外或中途受阻。
  6、充分注意附加条款
  在筹融资协议中,要充分重视归还期限、方式、违规罚则等条款,并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协商确定。
  7、履行必要的程序
  在重大资金的筹集过程中,要经过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并报请专业管理部门审批,履行准入手续。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除注意以上几点外,还应遵循制定和执行筹资预算、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最佳归还期限、保持资金使用和投向的合理、尽可能保持对企业的控股权等原则。以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确保筹集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
  随着国家《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制度的相继出台,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将会得到改观,资金短缺,筹融资难的问题,也必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37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