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趋势及对策刘维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东北地区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目标应是实现产业结构的外向化、高度化、生态化及整合化。本文从从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产业与经济地域整合、所有制与企业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整治相结合的集成视角,进行了未来东北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重点与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调整与升级
  
  0 引言
  
  2008年东北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325亿元,占全国GDP的10.93%。人均GDP9172元,略高于7078.0元的全国人均GDP平均水平。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初步摆脱了“东北现象”所导致的发展严重衰退的困境,东北地区经济复苏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1 改革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态势
  
  1.1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八五”以来东北地区轻工业比重明显提高,轻工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重”、“轻轻”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发展格局。
  1.2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大量出现的各类开发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发挥出提高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及激发产业结构转化活力的作用。
  1.3企业组织结构发生转变。出现了“一汽”、“吉化”、“东北电力”、“东北粮油”等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一汽”集团的成功运作对于东北地区企业优化重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轻重工业的发展关系尚未真正理顺。改革以来实施的轻工业倾斜战略并不符合东北地区的具体区情及我国产业地域分工政策。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应是实现传统重化工业的现代化。
  2.2产业结构技术层次低。整体工业技术处于传统机械化发展阶段,这与当今世界先进的智能化、集成化工业技术水平形成强烈反差。东北地区工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仅为20-30%。
  2.3区域产业关联程度低。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依托传统产业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轻重工业关联程度差,东北地区轻工业产值85%来源于对自然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的初级加工,轻工业生产并没有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重化工业产品资源。
  
  3 东北地区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3.1转变资源利用理念。资源开发重点从矿产资源转向社会经济资源,大幅度提高区域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社会经济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拓宽资源利用渠道,形成开放型资源保障体系、建立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补尝机制、绿色GNP核算体系及资源储备制度、实施资源再生及资源循环利用战略。
  3.2重塑区域形象,增强在全国经济地域体系的战略地位。区域功能从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为主转向以装备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从传统农业转向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的现代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塑造现代东北形象,发挥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技术装备、技术与人才扩散、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整治的支撑战略作用。
  3.3经济地域开发重点转向城乡功能地域、城市新区及卫星城、大都市地域、城市整合地域、新工矿区、发展衰退区域、行政边界地区、国际经济合作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强调极核地区的功能扩散,经济地域空间整合,衰退地区的再开发,新兴经济地域建设,城市与区域空间协调,经济地域空间体系的结构优化及功能完善。
  
  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应建立东北地区经济协作机构及区域性行业协会,制定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及产业部门发展规划,就东北区重大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行协商,解决“条块分割”“块块分治”带来的东北地区总体功能低下问题。
  4.2加速产业整合进程强调轻重工业、原材料工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合。轻工业发展既要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又要突出对重化工业产品资源的多元利用。依托现有原材料工业,提高制造业的结构比重,拓宽制造业的部门领域,工业结构及时地从原材料工业型转向现代化制造业类型,建立以装备工业为主,资源精深加工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
  4.3整合空间经济地域将大城市地域、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的经济地域,增强大城市地域的增长极核空间扩散作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兴产业发展拉动作用,边境经济合作区对外开放及国际经济合作增长极作用。
  4.4强化煤炭、森林、石油、化工等资源型经济地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后续产业建设及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生态环境整治,提高资源型经济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摆脱东北地区多数资源型经济地域增长乏力、发展衰退的困境。
  4.5加速城市化历史进程加速城市化。提高城市化质量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序转变及促进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发挥城市化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载体及动力推动作用。建立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互动系统的调控体系则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
  调整城市职能结构。特大城市的职能突出非生产性,由目前的工业职能为主转向商贸、金融、信息、交通等现代第三产业职能,发挥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地域组织作用。未来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推进应主要由中小城市来承担。
  加速城市整合进程。以城市密集区为载体,促进近域大中城市的整合,合理确定近域城市的整合带点及整合过程,建立近域城市整合的产业结构与地域空间体系。近域城市整合的重点是辽中、长吉、哈大齐城市密集区。在近域城市整合的基础上促进城市连绵区的健康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38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