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政策性的因素,又有制度性、历史性的因素。为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要加强调节和治理力度,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收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一、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体收入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收入与之前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已经超过100万人。目前我国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者有430万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者达100万人。1993年占全国人口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约占全国城乡居民个人储蓄总额的30%,与此同时,很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职工拿不全甚至拿不到工资,生活困难。广大农村尚有6 500万人未能解决温饱问题。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下降的趋势,但在1985年之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到2007年,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9。
  (二)城乡收入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个人收入差异中份额最大的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异。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镇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看似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为4 761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81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人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8年的3.3∶1。
  (三)地区收入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统一统配,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是很大。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经济迅速发展,把中西部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字统计,2003年职工年均工资最高地区是上海27 304元,其次是北京25 312元。职工年均工资最低的是海南10 397元,其次是河南10 749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凸现这种差距。东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中国的经济腾飞,但东西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四)行业收入问题
  在我国高收入行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电子、电信、金融、水电等行业,低收入行业基本上是那些基础性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和一些竞争性充分的行业(如社会服务业、餐饮业和建筑业)。这就造成了行业的收入差距问题,来自不同的行业收入就会不同,来自收入高的行业获得高的收入,尤其是垄断行业,而来自低收入的行业获得的收入就低,这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东部地区、城市依靠原有的经济基础发展工业,工业品相比农村的农产品而言,价格高,所以也就掌握了大量财富,而中西部地区和偏远的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底子薄,同时东部更容易获得信息和国家的资助。结果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造成了恶性循环,也就形成了现在的贫富差距的局面。
  (二)自然原因
  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地区,具有先天优势,更容易与其他国家交流,进行国际贸易,这是中西部所不可比拟的,这也给东部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这也为贫富差距埋下了隐患。
  (三)政策原因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首先是从东部发起的,给了东部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开设经济特区,鼓励国外投资,这给东部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这一政策让东部的人先富了起来。除此之外,我们国家一直都给予东部很多的政策优惠,这无形中也就把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拉开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收入的差距。
  (四)经济原因
  农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产品附加值低,而城市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获得了更高的收入,这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又一因素。
  (五)社会体制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健全,存在分配中的权力寻租问题,很多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不正当收入,这样的“灰色收入”广泛存在于高收入的特殊群体中,甚至高于名义上的正当收入。有研究估算,2005年全国的灰色收入达4.4万亿元,占到当年GDP的24%,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如果将灰色收入加到总收人中,那么10%的高收入人口的实际人均收入达到官方统计数字的3倍以上。这扰乱了经济分配制度,破坏了社会公平体系,极大地加剧了社会矛盾。很多人利用这一缺陷,进行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社会上风气很不好,办事靠走后门,这就造成了不平等的现象发生,致使收入差距扩大。
  (六)行业垄断
  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主要来自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等行业,它们凭借先天优越的生产条件创造出较高的利润,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和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之比由2000年的2.63倍增加到2005的4.88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例如,2007年中国移动获得871亿元的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32%,延续了多年来一贯的高利润趋势。2005年中国移动的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2.4万元,是当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8万元的6.7倍。行政垄断的存在是造成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存在、扩大的重要原因。
  (七)人力资本未得到很好的开发
  城市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大部分人受教育水平高。而农村和不发达的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大部分人的教育水平偏低,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就业以后的收入也就不一样。在落后地区,受教育水平低,人力资本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尤其是妇女的人力资本也没有形成,还有很大的潜力,这也是收入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收入差距的对策
  
  (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反对平均主义,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趋向合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所以国家应尽一切办法来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收入差距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发达国家都有很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失业也会领到救济金,他们也就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就不会那么严重。我国也应该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应该更多地考虑农村的社会保障,切实保证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四)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差,经济发展水平低,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让城市带动农村,东部带动西部,最终使我们整个国家都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五)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的调节功能,缩小贫富差距。我国对工资实行累进税率收税,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差距,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存在很多的偷税、漏税行为,所以,国家应该严格地执行我国的税法,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加大逃税处罚力度,强化管理,由此缩小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的悬殊差距。
  (六)加快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国外的慈善事业比我国做得出色,经常听到国外某某人死后把财产捐给国家慈善事业,在中国这种事情却几乎没有听说过,所以,这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加大对我国国民的思想教育,树立慈善的理念,这于人于己都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加快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
  (七)实施最低工资法。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现阶段我国的工资水平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这一状况更加剧了收入差距的问题,我们国家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向西方国家学习,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适当的最低工资,来满足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从而缓解我国的收入差距矛盾。
  (八)不遗余力地发展我国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任何问题最后都要归结到发展生产力上,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各种矛盾都比较突出,收入差距拉大就是其中一个问题,只有把经济发展搞上去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正所谓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九)提高国民素质。一国国民素质的高低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农村农民的素质,让其转变为人力资本,这对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整体水平比较低,对高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得很多新技术、新品种不能在农村大范围推广,农业技术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迫在眉睫。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华然装修公司销售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553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