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测性的原则。文章综合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理论方法,结合实训教学实际,构建了包括实训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实训教学;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1)09-148-02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实训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是不断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要手段,这就要求必须构建一整套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并开设了实训教学课程,配备了相应的师资,购置了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了一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了相应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从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评价指标体系未能真正体现“实”、“训”的特点;指标选择与实训教学的目标不匹配、不适应;指标体系设置过于繁杂,缺乏可操作性。笔者从所在学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的实际出发,结合多年从事会计实训教学的切身体会,从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指标选择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性,又要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结合实训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有科学性、有效性、可测性。
  1、科学性原则
  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高职实训教学的性质、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实训的特殊性。在定义各项指标及其内涵外延时要求概念科学准确,设置的指标权重尽可能反映考核项目的客观性并且具有科学依据,指标的取舍要经过科学论证反复实践修正。科学性原则还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客体评价与主体评价相结合、实训条件过程与效果相结合[1]。
  2、有效性原则
  实训教学是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实际对学生进行的技能实践,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专业实训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此,实训教学质量监控指标的设置就必须体现出实训本身的有效性,各项指标都应有准确的量化标准。只有符合质量评价指标以及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才能使得实训教学的质量监控真正发挥培养高技能、强应用人才的保障作用。
  3、可测性原则
  实训教学各项质量评价指标的设定要充分体现实训教学的“实”和“训”的特点,把全面监控与重点监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对于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分级分类,要注重指标的可实施性,尽可能降低和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对于实训教学的一些难以量化的评价指标,可以将其转化为可测性要素,做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准确、客观。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构建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关系到评价指标的选定及其权重的确定,在实践中,根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为了消除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中一般宜采用综合法[2],尤其是综合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三种方法组合,对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作出合理的筛选,可以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方法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性指标,把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消除指标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重复信息,以便获得更为客观的数量评价。层次分析法通过比较的方法,将指标体系内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分层,以确定各指标相应的权重,从而尽可能地消除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偏差性。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对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一个能够合理综合这些因素的总体评判。由于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的复杂的评价过程,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进行区分,而模糊逻辑可以较好地处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和模糊性,是一种用精确的方法解决不精确不完全信息的方法,因此对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涉及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才能作出合理的评价。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要遵循科学、有效、可测等原则外,还应做到简易性,要求选定的指标尤其是一级指标一定要少而精,过于复杂的指标体系会使实际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根据本人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对实训过程考核的体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我院实训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含3个一级指标,即实训教学准备、实训教学实施、实训教学效果,分别取0.3、0.4、0.3的权重,相应包含11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三级指标。
  1、实训教学准备
  从实训过程来看,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准备、实施和效果,所以,实训教学准备可以作为第一个阶段的一级指标,综合考虑评价的效果,实训教学准备占30%的比重是较为合理的。实训教学准备包含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制度准备、师资准备、设备准备、经费准备。
  制度准备包括实训文件、各项实训的规章、实训大纲、教材等观测点。师资准备包括双师型教师的结构和比例、教师实训背景、师生比等观测点。设备准备包括实训设备的配备率、先进性、完好率等观测点。经费准备包括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实训教学经费等观测点。
  2、实训教学实施
  实训教学实施在整个实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应该设置客观反映实训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观测点,所以实训教学实施作为第二个一级指标取40%的权重是比较合适的。实训教学实施包含五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工作总结、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教学组织管理包括教学部门协调、领导重视、专业实训部门设置、组织管理规范、实训场地管理等观测点。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特色、体现技能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内容的更新率等观测点[3]。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体现实训特点等观测点。教学工作总结包括实训教学工作总结的规范性、完整性、连续性等。指导性教学改革与建设包括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建材建设、教学创新等观测点。
  3、实训教学效果
  开展实训教学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所以实训教学效果就应该通过学生职业预备能力和社会评价等方面来衡量。作为实训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实训教学效果作为一级指标占30%的权重也体现了结果的重要性,它所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学生职业预备能力和社会评价两方面。学生职业预备能力可以通过操作能力、现场考核、实训报告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等观测点来反映,社会评价包括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反馈评价等观测点。
  把各个观测点的评价等级划分为A、B、C、D 、E五等,分别按照1、0.8、0.6、0.4、0.2的系数计算,然后按照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各自的权重加权计算就可以得出最后的评价结果。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列。
  四、结语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与实训教学实践相结合,建立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开展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参考价值。当然,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也就是各个观测点在本文中并未赋予一定的权重,这主要是考虑各类学校、专业在实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应该因校制宜结合实际,在进一步论证分析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权重,以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先美.高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02):26-28.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2-133.
  [3]时会美,张殿明.高职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09):47-49.
  
  作者简介:
  朱庆仙,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审计理论与实践、高职实训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634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