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日益壮大,商业银行收获利润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本文从资产托管业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管理原则,讨论风险识别与控制方式,积极寻找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 托管业务 风险管理
  托管业务风险是在托管客户、产品准入与退出,以及资产保管、资金清算、会计核算、投资监督等托管服务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托管行或客户的权益受损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制度不完善、人员操作有失误、业务流程太复杂、系统不稳定等因素,这些风险自始至终贯穿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流程,给托管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为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解决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风险迫在眉睫。
  一、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阐述
  (一)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托管业务经营运作违反法律法规、监管规定或监管机构要求等而导致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谴责、声誉损失等风险。商业银行最大的潜在风险就是法律风险,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型金融产品的涌现给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相应的法律监管在新产品方面尚不完善,存在缺失和不足,致使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在操作中无法可依,面临风险时无法获得相关部门的合理裁决。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业务人员操作失误或其他外部原因带来的风险。托管业务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制度和流程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产品和客户风险、监管合规风险、客户透支造成的清算交收风险等。商业银行托管业务从合同的签订、到托管产品运营、资金清算、投资监督、会计估值等过程中都潜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重点防控对象。
  (三)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资产托管人带来负面评价的风险。托管业务面临的声誉风险具体可能是由于托管职责履行不当或产品本身原因造成委托人利益损失后的处理不当,而引发公众关注和影响商业银行商誉的情况。从根源上看,托管职责履行不当一般是托管协议对托管人职责约定不清或约定超越了托管人的实际能力所导致的。商业银行有时为了营销更多客户而对客户做出过度的承诺,最后达不到承诺也会引发严重的声誉风险。
  二、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内容应该涵盖托管业务的各类产品、所有部门和岗位,全面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运作环节。
  (二)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确保明确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目标一致,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目标与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三)权责匹配原则
  权责匹配原则是指从事托管业务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应当明确各自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权和责任,做到权责分明、权责对等。
  (四)成本原则
  成本原则是指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应与托管业务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识别与控制方式
  (一)资产保管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资产保管是否审慎安全;资产保管操作流程和岗位工作手册是否制定;账户开设是否遵循效率性、独立性原则。如企业年金托管产品在做协议存款业务时,由于转托管等事项变更托管人,而实物存单仍在原托管行保管,协议存款补充协议的签订滞后于账务移交,导致实物单证保管风险加大,需要对相应制度进行规范,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进行控制。
  (二)资金清算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资金清算是否及时;资金清算操作权限设定及更新是否经过审批;清算指令处理是否及时处理;清算应急是否准确到位。
  (三)投资监督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投资监督职责是否切实履行、有效实施;对违规交易、关联交易、虚假交易和投资人违反合同行为等交易是否能及时发现并预警。
  (四)信息披露中的主要风险识别与控制
  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报告内容是否规范、准确;是否存在违规的祝贺性、恭维性或诋毁性行为。
  四、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业务培训
  风险防范是从高级管理人员、稽核检察员到整个托管机构每个员工都要参与的,一定要落实到全员,自上而下的重视风险防控。每个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及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环节最清楚,员工自觉的合规操作可以有效防范风险。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部门针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使其适应托管业务创新及监管政策的变化。员工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还要结合托管业务的实际操作并配合相关案例及工作经验,尽力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二)树立全程监控理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不仅要从服务出发,更要从托管业务的全程监控管理体系出发,不仅要监督托管业务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还有监督关联交易。全程监控要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运作的每个步骤进行风险控制管理,包括客户风险评估、新产品风险评估、操作风险评估等。实行全线条、全链条风险管理,从产品开发、市场准入、合同审查等营销上线的准备工作,到清算、核算、投资监督等实际业务运作,风险管理嵌入托管业务的所有环节,建立资产业务静态管理、动态管理和电子化手段“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严密控制业务风险,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托管资产运作安全。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的建设   岗位目标责任制是托管业务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各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流程与风险点提示清晰,各岗位人员上岗前知悉并承诺遵守相关规定及要求,能在职责范围内承担职责。托管业务部相关处室、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衡是托管业务内部控制的第二道防线。除了相关处室及岗位之间相互监督,业务流程中后续岗位与后续处室对前一岗位和部门也负有监管责任。风险管理处是托管业务部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它对托管业务各岗位、各处室、各项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内部控制的层层落实。
  (四)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加强系统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操作流程不完善,系统建设也不过关。因此,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部门在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把新的规章和流程及时更新。对于托管新业务,在借鉴业务经验的同时开展同业调研,咨询权威机构,学习相关政策,以便于及时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同时还要加强系统建设,完善的托管业务系统是清算交收、核算估值的有力保障,可以规范操作,全面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五)加强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托管业务部应确保负责托管业务线条的制度规范制定、日常经营管理、业务运行操作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遇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应当向监管机构报告。加大对托管客户的资格审查、风险评估;加大对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方面的控制。
  五、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风险管理趋势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与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加强风险管理组织与机制建设
  继续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前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职责、内涵和工作机制,落实前台作为风险管理第一防线的责任,发挥中后台的风险管理职能形成风险管理合力。加强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明确风险管理政策传导机制建设,将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偏好和单项风险控制要求融入现行各项制度流程,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内化为托管业务的自觉行为。严格按照风险报告相关制度办法规定的时限、路径和内容等要求及时、规范、准确地将风险信息录入风险报告系统。提高风险监控意识,熟练掌握获取和传递风险信息的流程方法。
  (二)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托管业务风险识别评估、风险监控、监督检查机制。
  首先,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工作,整合现有的风险识别评估成果,保证托管业务的全流程覆盖。其中,托管业务全流程包括产品客户准入、业务营销、业务审批审核、账户开立、清算交收、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绩效评估、报告报表,信息披露、监管报告以及产品退出。其次,按照商业银行内部相关制度要求,建立托管业务风险检测报告机制,加强风险事件报告,积累风险数据并进行定期分析。最后,贯彻监督检测机制,做好外部内控鉴证,配合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部、内控与法律合规部、审计局的监督检查;开展自查自检,做好内部监督。
  参考文献
  [1]王颖,李铭.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22:43-44.
  [2]牛文英.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J].科技之友,2012,(6):98-101.
  作者简介:王欣伟(1982-),女,汉族,北京人,任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托管业务部,研究方向:金融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347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