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现代企业的成本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1-000-02
  摘 要 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里,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降低产品成本,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开展成本控制活动。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其最终结果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效益。
  关键词 企业成本控制 问题 成本控制方法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要想生存或谋求壮大,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之外,管理在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成本控制的基本涵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这些环节按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二、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成本概念理解的狭隘性。提及成本,人们就会想到生产车间的机器、材料、人工等等,这说明企业往往比较重视生产领域产品成本的控制,而忽视如开发、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控制。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的比重将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活动产生的成本将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将远远超过生产成本。
  (二)对成本控制理解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存在一种误差,认为成本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他人无关。职工成本意识淡漠,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因此造成材料利用率低、设备效用差、技术及产品的储备不足、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的无用环节及资源浪费过多等现象,而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经营者经常将成本控制简单地理解为降低成本,只要成本降低就是成本控制有效。
  (三)注重事中的控制及事后的检查,忽视事前的控制。在人们的观念中,成本只有在发生时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成本发生后才能进行精确的检查,所以,成本控制的大部分措施都是针对生产过程,很少有针对产品投产前的成本进行控制的。事实上,产品成本的大部分是在设计阶段就被决定了的。所以,从产品的设计直至销售都应该有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要以全面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
  (四)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导致企业管理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分工层次及协作环节的增加,信息在企业中传递时间延长,不必要的停留环节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同时造成信息反馈难度的增加。这就可能使企业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导致企业管理的失误成本增加。
  (五)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而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
  三、如何加强成本控制
  (一)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因此,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一成本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生产的全过程,将成本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每个员工,形成成本管理的网络。通过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处处关注成本的局面。
  (二)实施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企业的成本预算需要通过对过去成本数据的总结分析,目前企业的实际状况和未来企业的利润目标等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精细到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预算。在成本预算的制定过程中应全方位的了解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过程,要积极鼓励企业其他部门的参与,来制定完全可以指导企业成本管理的成本预算,且不可财务部门只凭单一的数据分析来盲目制定。预算成本一经制定应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且不可随意修改,使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并对生产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成本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裁减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很多,如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的材料等。当然,若是通过购置新机器设备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则可能使人员产生过剩的情况。
  (四)加强销售费用控制。销售费用主要分广告费用和其他费用。广告费用的支出对于企业来说通常是巨大的,因此,对广告费用的支出,企业应该有健全的预算控制制度和预算控制方法,使广告费用的支出得到最有效的控制。除广告外,另外一些经常发生的,累积数额也较为巨大的费用,如差旅费、餐饮费、住宿费等,也应该有合理、有效的控制计划。
  (五)控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控制是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耗费所进行的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材料消耗量的控制和对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对材料消耗量的控制,要制定分品种、分产品材料消耗率,材料消耗严格控制在消耗率范围之内。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主要有材料买价、材料采购费用、订购批量的控制。直接人工的控制主要是对单位产品工时消耗、生产工人工时总额和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等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制造费用的项目较多,如对低值易耗品、物料消耗、运费等,应制定相应的费用定额和开支标准,明确责任单位,及时反映和经常检查、控制日常开支等。
  (六)合理划分生产组织机构和生产流程。在划分生产组织机构时,应注意控制范围、合适的汇报层次和简化管理层次等三个方面。在降低成本的组织管理工作中,若人数少了,会弱化降低成本的组织工作;如果人数多了,则精力分散,工资费用增加,反而增加了成本。 同时,对生产流程也应该精简,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生产设备的效能和生产工人的能力。
  (七)推行成本会计电算化。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开发成本控制软件,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和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经营者应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成本及成本控制。同时,形成企业内部全面的、全员的成本控制系统。也就是说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阶层、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相关,与产品生产的各环节相关,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员工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左洪亮,张晶.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11.
  [2] 张迎辉.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辽宁建材,2005.02.
  [3] 锁渝昆.成本控制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J].广西会计,2006.4.
  [4] 陈轲.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373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