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也不断加大,使其不断适应新时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对自身的财务管理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大部分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基本都会遇见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从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上看,需要区别不同的企业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本文通过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入手,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对策
  财务风险的存在不仅仅局限在某种性质的企业,也不只是在经济萧条的时期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存在于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以及几乎所有的企业当中。财务风险的存在不只是危及到企业自身的利益,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更会危及到人民群众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激励风险、声誉风险以及监督风险,这些风险总是交叉存在于企业当中,稍有不慎便会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财务风险依旧存在,这就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加强对财务风险成因和对策的研究,以期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做出贡献。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缺乏科学的财务决断机制
  由以上的财务风险类型的分析可知,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而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是由国有企业内部的决策机制来决定的。资金的筹集和利用是国有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基础,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支持力度的相对弱化,对外筹集资金是国有企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如何筹集和利用,依然需要国有企业内部相关人员的决定,它离不开国有企业内部科学的投融资规划机制。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依旧有不少的国有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投融资决策缺乏有效的分析依据和判断,它们对资金的管理极其不善,资金流失的现象极为严峻。例如,国有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关于外资合营方面的决策时,他们对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分析不够透彻,往往还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另外,他们进行决策分析所依据的信息是不全面、不真实,加之决策人员能力不足,才会导致投融资决策的失败。可见,一个项目能够达到企业预期的目标,不仅仅需要投融资的有效组合,还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决断机制来支撑。因此,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科学决策机制的缺乏是财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必定需要引起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重视,加强对该方面缺陷的完善和调整。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健全和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对现代企业的要求之一,它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国有企业随着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引进内部控制的机制。但是,相比较其他性质的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的状况。国有企业从成立以来,便不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规范和防护,内部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不足,他们认为,国有企业自有国家相关部门的保护,自身无需建立专门的防护机制。但是,这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上是行不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乏,它会使得国有企业的运营缺乏依据,财务管理活动也无章可循,企业对内部资源的管理也将失去控制,从而出现财务风险。更为甚者,在一些国有企业的当中,财务管理和监督存在着合二为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就缺乏了后顾之忧,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管理,监督的缺乏会造成他们管理的肆意妄为,从而存在着安全隐患。
  (三)国企改革不彻底、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将早早提出,相关的改革步伐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国有企业依旧存在着改革不够彻底的问题。虽然国有企业在大部分方面已经接受市场的规范,但是一些领域依然受到国家部门的相关控制,不能够自由地发挥,所以在财务管理的方面也不能够做到应对自如,又由于相关的国家部门不能够及时透彻了解到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财务风险时有发生。这种不彻底,使得国有企业对自身的运行和管理不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的意志进行,也同时会造成相关人员的松懈。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也将导致相关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不够完善和完整。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完善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治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也在所难免。相关机构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或者虽然能够引起重视,但是相关的机构出面加以解决的管理,也会使得财务风险频频发生。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够彻底以及治理机制不够完善,也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协调。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决断机制
  相比较其他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要稍显逊色,一方面是由于国有企业之前一直由国家相关机构来负责管理,国有企业自身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素来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可见,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决断机制,国有企业任重而道远。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国有企业应当引进社会上高端的财务决策人才,以他们的经验并且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形成国有企业自身的决策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规避国有企业内部不恰当的决策,做出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决策方式。再者,决策机制应当设置一定的标准。决策标准的设置应当建立在比较合理的基础之上,只要标准能够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就应当让其固定下来,以便企业在做出其他的决策时能够有所依据。但是,决策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需要决策的事宜有所不同,国有企业应当给予特别的考虑,因事而异,这样才能够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自身。
  (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机制之一,它是规范运行的范式,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当中,这种机制不可或缺。就如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国有企业长期的课题之一。关于内部控制机制的问题,近几年提的尤为响亮,企业相关负责人员应当组织企业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新问题进行学习,以便为企业长期所用,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中介机构,请他们根据企业内部的基本信息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标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以后,国有企业不应当将其当作摆设,应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标准来进行执行,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应当按照相关的要求,对自身的财务进行规划和执行。再者,还应当将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进行分离,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不能兼具财务监督的职能,从而做到职责分离。否则内部控制并不能够达到相关的要求标准。可见,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不是一纸空文,它需要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操作和执行,只有这样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加大国企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不断加大,但是时至今日依旧存在着不彻底的情况,那些不利于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行的阻力依然存在,因此,国家应当强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促使国有企业的运行和市场接轨,这样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也能够按照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国有企业自身而言,应当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使得内部权利和责任的分配合规合理,这是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运行必须的氛围和条件。要想防范财务风险,这需要国家和国有企业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并且对其进行调节。
  三、结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但是目前,在国有企业中财务风险依旧存在,究其原因,可以从国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和解读。在这种情况之下,国有企业要想应对财务风险趋利避害,必须从风险形成的原因入手,来进行防范和应对,比如说,建立科学合理的决断机制、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大国企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倪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
  [2]傅丹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4).
  (作者单位:中海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广州中海物流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3780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