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一直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推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贵州省煤炭产业运行指标全面下降,与山西和内蒙相比差距较大。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战略优势,为了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在采取 “煤炭―电力―高能耗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搞好煤矿资源优化配置,完善供电保障体系,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和低碳发展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贵州;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11-0074-02
  一、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煤炭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五位,达2419亿吨。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产业被列为贵州省的“八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对于贵州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煤炭产业运行指标全面下降
  2015年1―7月,贵州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出现下降,其中资产合计2115.86亿元,同比增长1.96%;主营业务收入661.03亿元,同比下降3.57%;主营业务成本547.43亿元,同比增长1.6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7.28亿元,同比下降10.94%;销售费用16.61亿元,同比下降15.07%;利润总额19.76亿元,同比下降45.92%;应交增值税29.64亿元,同比下降24.75%。
  (二)与山西、内蒙古差距较大
  虽然煤炭行业是贵州省支柱产业,但是同产煤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1―7月,山西省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资产合计15699.03亿元,是贵州省的7倍多;主营业务收入3256.68亿元,是贵州省的近5倍;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705.12亿元,是贵州省的5倍多;应交增值税160.50亿元,是贵州省的近6倍。2015年1―7月,内蒙古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资产合计6421.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704.41亿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6.22亿元,三项指标都是贵州省的3倍多;应交增值税107.26亿元,是贵州省的近4倍。
  二、贵州省煤炭产业具有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贵州省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四川盆地与广西丘陵之间,大娄山、武陵山、乌蒙山、老王山和苗岭构成高原的地形骨架,使贵州全省含煤地层分布广泛,面积约为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贵州的西部和北部,六盘水、毕节、黔西南和遵义四个市(区)。
  (二)区位优势
  贵州是一个浅内陆山区省份,近边、近海、近江,是西南南下出海的重要枢纽。贵州省被称为我国西南的“铁十字架”,多条铁路线在此汇合,连接云南、四川、湖南。铁路方面,株洲到六盘水、内江到昆明、六盘水到柏果镇、重庆到怀化、隆昌到黄桶等多条线路均已完成扩能改造并投入运营。公路方面,贵州省高速公路里程数已达3281公里。
  (三)战略优势
  在2010年贵州的工业强省战略中,煤炭被列入“八大支柱”产业之一。随后在2010年11月,煤炭行业又被确认为贵州省的十大产业之一。2011年1月,制定了《贵州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贵州省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煤炭行业的发展思路和开发、布局做了总体规划,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自2012年底以来,贵州煤炭产业进入“寒冬期”,煤炭经济持续下滑,针对这一严峻形势,2015年3月28日,在全省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会议上,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精准发力、贴身服务,采取一揽子措施支持煤炭行业发展、转型升级。2015年5月6日,贵州省政府下发《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工作措施》(以下简称《工作措施》),内容包含“规范税费征收、落实支持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促进煤电互动、简化办事程序”五大方面共30条。这是贵州省首次打出扶持煤炭行业发展的组合拳,对于缓解当前贵州省煤炭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突出问题意义重大。
  三、实现贵州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煤炭产业是资源消耗型产业,也是环境消耗型产业,贵州省煤炭产业应实现模化、效益化、生态化的多元共同发展。2012年贵州省提出了实现煤炭产业“四个一体化”的目标,即实现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贵州省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以及实际情况,采取的是“煤炭―电力―高能耗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火力发电并生产高能耗产品,比如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在此模式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搞好煤矿资源优化配置
  煤矿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应掌控煤矿资源,市场应优化配置煤矿资源,对煤矿资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优化煤矿资源的开发和布局,建立一批煤矿资源深加工基地,做到资源有保障、要素供给、有优势。
  (二)完善供电保障体系
  在煤炭工业园区,应建设一批企业自备电厂、余热发电厂等电源,将原煤洗选后产生的中煤、煤泥和部分煤矸石用于发电,发电产生的热能则可以经过热电联控系统取代燃煤锅炉对居民进行供暖。热点联产机组可以与大网直接相连接,对于大用户直供电可以先进行试点,然后推广开来,对达到热电比要求的企业,政府应该按规定给予一定的鼓励。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四个一体化”为目标,建设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在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内,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技术攻关,拓宽产业幅度,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建立严格的分工协作体系,执行准入制度,符合行业要求的企业才能进入产业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实现股权多元化,力争培育行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分布格局,高端产品和上游产品主要由大企业参与,下游产品和市场主要由中小企业参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四)实现绿色和低碳发展
  把“环境友好”、“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工业园区,配套建设选煤厂、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建材厂、铁路专线,实现园区内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同时,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园区内资源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产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动并进。
  [参考文献]
  [1]黄琦.煤炭产业发展模式与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研究[J].经济师,2004(10).
  [2]蒋楚麟.节能减排对贵州煤炭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3]于淼.当前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J].产业经济,2013(9).
  [4]王纲,李虹丽,王晋.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研究模式[J].中国矿业,2011(6).
  [5]陈超.贵州省煤炭产业集群研究[J].经济视角,2012(2).
  (责任编辑:张彤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466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