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诚信DNA:中国诚信社会的公共政策基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曾在第二届全国生产商供应商顾客满意度测评活动上,做出了题为《提高商贸诚信是我国的当务之急》的主题演讲,非常精彩。我国社会诚信问题由来已久,人与人、企业与企业间的所表现出的互不信任在深层困扰着经济发展、市场消费与企业合作,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前提是:“不信任你”。一则调查数据佐证了这种判断:消费者对新企业、新品牌的可信度调查显示,23%的消费者认为值得相信;69%的消费者认为售后服务值得怀疑;80%的消费者表示说不清感觉。
   诚信建设的核心是让消费者放心。唐元司长建议:大力促进售后服务诚信建设。各级发改委、商务部门、工业和信息部门要强化售后服务市场发展,让消费者得以购买“放心商品”,享受“放心服务”。要加快“中国服务”品牌培育,大力推行商品售后服务认证工作,加快推动我国生产型、贸易型、服务型企业实施第三方售后服务认证。在政府采购、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电动车下乡、建材下乡、名品进名店、大型建设和安防等项目招标过程中,要明确规定企业必须通过“管理体系、售后服务和产品” 认证,对获得证书的企业要加分,优先考虑,无证书不得入围。
   唐司长称:对每年通过认证和全国评出的售后服务先进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在他们的产品上,可以加注标识,相当于节能降耗产品有绿色标识,有黄色标识一样。售后服务比较好的企业,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在他的产品上加盖售后服务星级标识。让老百姓优先选择售后服务好的企业产品,为他们创造一个市场环境,这是最好的发展商贸诚信的一项工作。
  我国商贸诚信的世界危机
  唐元司长提出:我国商贸诚信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体现在合同不诚信、质量不诚信、价格不诚信和售后服务不诚信四个方面。他强调:“我国商贸不诚信已经发展到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程度,导致行业集体道德沦陷,加深世界对中国商品的不信任度,已经成为严重的风险,如果任其下去,必将影响经济发展,拖慢现代化进程,甚至破坏社会和谐,成为真正的社会危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一年中,接二连三的不信任事件依然在发酵、爆发,已然走出国门,引发世界性的诚信危机。此前,耗资巨大、高调亮相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全面宣传,试图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纽约时代广场8400次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刚刚播完,因涉嫌财务造假、不满足信息披露条件等问题,中国公司概念股在美国市场上遭遇无情打击,频频成为做空对象,遭投资者质疑和集体“猎杀”,中国海外形象严重受损,18家中国概念股在纽交所因涉嫌披露虚假信息遭停盘,4家被勒令退市,半年内23家中国企业被起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为此建立了特别工作组,对170多个借壳上市的黑名单企业是否涉嫌欺诈展开了调查,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公司,美国最大的非银行券商盈透证券则把132家中国公司概念股列入融资融券业务的黑名单。
   国内市场上瘦肉精、地沟油、西瓜膨大剂、医神、假学历事件等一次次将诚信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一些外媒已经给中国人下了定义:“中国最欠缺的信仰是诚信”、“中国最欠缺的是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正如亚瑟・史密斯,这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历经百年,仍然能准确地描述中国问题。
  公共诚信的社会根基
   立法、标准、认证、评价活动等,都是社会诚信机制的公共政策基础。诚信社会的构建,从来就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它是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综合体,纵然西方发达国家所表现出的诚信好,说一是一,这并不是他们天生就“缺心眼”,不会“投机取巧”,而是他们的后天教育以及伴随终生的诚信监督系统。 在美国破坏诚信的成本非常高,惩处相当严厉,而美国诚信社会的形成本身,是“教、督、罚”相结合的诚信建设体系,由此促进了美国诚信经济的繁荣。仅在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就已经建立公平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公平信用结帐法、诚实租借法、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用和贷记卡揭露法、银行平等竞争法、房屋抵押揭露法、房屋贷款人保护法、信用修复机构法、公平披露规则等一系列法律和规范,建立了标准普尔、公平劳动、公平贸易的一系列维护及监督诚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认证体系。
   这些法律、标准、认证、第三方评价、征信等公共政策环境,使美国形成了一个以“信任你”为原则的社会基础。在中国现行诚信环境中,唐元司长从多方面提出“改善诚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综合系统措施,全国加强商贸诚信建设,争取尽快扭转全国商贸诚信危机状况。”他提出了提高我国商贸诚信的思路建议,包括高度重视加强商贸诚信建设、大力促进合同诚信建设、大力促进价格诚信建设、大力促进质量诚信建设、大力促进售后服务诚信建设、加快商贸诚信法规和标准制订、营造良好的全民诚信环境共七条建议。
   唐元司长也在《提商贸诚信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中的建议第六条表示:加快商贸诚信法规和标准制订。商贸诚信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力,是我国商贸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建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尽快建立健全商贸诚信法规和标准体系,并加大执法力度。当前,应尽快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诚信法》和配套法规,将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加快完善商贸诚信标准体系建设,将与商贸诚信相关的部颁《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评价体系》、《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商业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规范》、《品牌与企业文化建设评价》、《商务策划评价规范》等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诚信社会的形成,最终还是靠全社会的自觉、自律形成的,通过立法、标准、认证等多种方式予以实施。一些国际政府诚信监管部门也认为,对失信者的惩戒,除了政府做法外,则主要靠各类信用服务公司生产的信用产品大量销售,从而对失信者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威慑力;靠整个社会对失信者的道德谴责,使人们与之交易时的有限信任;靠对失信者信用产品负面信息的传播和一定期限内的行为限制,使失信者必须付出昂贵的失信成本。其产生的结果,一是不能让不讲信用的人自在地、方便地生活在社会上,二是不能让不讲信用的人有机会把生意扩大。
  “放心”――企业诚信是社
  会诚信机制中的关键主体
   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取决于成熟发达的诚信经济体系,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信任的支援,“企业必须现金交易、当面结清”、“办理优惠需要查看身份证件”、“折扣商品、无质量问题不退换”、“快递物品丢失了怎么办”、“索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购物心情并不轻松,担心后顾之忧”、“没有听说过的品牌商品坚决不买”、“只有买大品牌的产品才能放心点”、“国产奶粉敢买不”……举凡上述种种心态,都是消费者用“脚”投票,对整个中国市场表达出强烈的互不信任的体现。无论买东西,还是退换货,消费者随时处于警惕之中,时时处处在留意、担忧、提防、怀疑之中,这样的消费环境是否有助于中国的企业飞跃式成长与发展?
   在一个有序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企业诚信的最有效推动力不是来自政府或公共部门,而在于企业的品牌与文化本身。企业只有把诚信、 透明度和信誉作为其使命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即“企业的DNA”――才可能享有获得公众信任的全面效益。
   当中国企业纷纷试图走向国际,升格为国际品牌的过程中,诚信的DNA何等重要,它不仅是企业所表现出的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中国经济繁荣、人民和谐的重要基石,这有赖于企业界共同做出努力。
   中国商贸市场的全面成功,必将来自于企业广泛参与诚信公平行动,树立诚信的品牌精神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来自于自我约束自我强健。全球诚信体系的经验证实,诚信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内容: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打造全民监督氛围,严惩破坏诚信行为。而这些诚信体系环境的背后,所彰显的必然是企业自觉恪守诚信原则,以及对顾客的充分信任――让消费者获得最“放心”的体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32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