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的再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对CPA审计实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却是见仁见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的再理解,对准确把握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内容,合理确定审计程序,减少审计行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这些对于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加强审计行业的整体水平,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审计的重要性;风险;执业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2
  一、当代审计行业风险性的内涵
  1.审计风险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
  针对审计风险,大量国外国内的专家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或者说是遭受损失的概率。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决定的因素是重大错误报告的发生概率和对此进行检查的风险。可以看出,通过对比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以及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两者是基本一致的的。审计风险定义的意义不仅在于希望审计人员注意审计本身质量,勇于扛起审计工作的责任最重要的一件事为正确评估审计风险、更进一步是清晰审计程序的性质、明白行程安排,了解其范围,由此应对审计风险,并在报告环节正确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形成审计意见,利用这种影响来降低审计风险。所以可以认为,审计工作的风险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许多财务报表本身都存在很大风险,比如重大错报和漏报,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他们有可能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任何风险,这样的判断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一般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通常情况下,我们建立审计风险的公式为:
  发生风险概率=错误估计风险×检查风险
  所以可以知道,要减少审计工作风险,就一定降低检查的概率。
  2.审计风险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因为风险的条件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审计工作人员只要检查了有关的财务报表,就会有发表错误意见的可能。
  (2)潜伏性。对于审计工作的责任,也是组成形成审计工作危机的一个基本因素,关于经济结果的发生概率的不定性,以及财产损失的程度不定性,审计工作人员承担审计责任的大小不确定,等等,所以,审计风险仅仅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3)可控性。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表明:审计风险虽然存在,但只要掌握了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发生时间背景、发展因素、运转特征和事物规律等,我们就能采用有效措施,让他们向着预先方向发展。
  二、审工作计的内在意义
  审计工作的概念在审计工作中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之初,它就是要设立重要性标准,通过执行这一标准将获得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对审计重要性概念的解释是:“重要性涉及财务资料误报(包括遗漏)的数量或性质,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根据周围的环境,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将会对人们依靠这些资料作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产生影响或影响其决策 ”。我国新的审计准则第1221号给出的,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概念,能对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在某些情况下正常预期错报(包括错报)整合起来可能干预财务报表工作人员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定,一般认为错报是比较严重的的;
  2.重要性的判断是要在具体大环境中给出的,所以受错报的金额可能比较大,所以受他们两者加强作用的影响;
  3.要知道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不是很大作用,是在认识到财务报表整体一样的财务信息要求的认识基础上得出的的。因为不一样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认识会产生很大区别,所以不需要考虑错报可能对使用者施加的影响。可见他们的重要性本质上是指一种犯错的严重性,就是表中反映的漏报究竟会不会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所影响。重要性概念还可以这样理解:
  1.所谓的重要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同样,误差对于不同的公司来说,对真实状况和经营成果表达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报表的使用判断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
  2.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而言的。
  判断一项错误与看,应视其对报表使用者根据报表决策的程度而定。若果某一项漏报影响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了,那么它是有意义的。
  三、确定重要性的作用
  重要性水平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作用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在计划阶段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执业人员应先找到一个适当的标准,再选取百分比乘以该基准,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中,根据重要性,思考工作量,不重要。需要审计证据多,要求审计人员取证范围广,工作量大,反之工作量小,并且也是确定审计抽查样本量的依据;在评价审计成果要利用重要性原则。这时候,重要性的有关原则被认为是某一个汇总的错报或者漏报,还有就是是否影响到使用者,影响他们的判断和决策。
  四、审计重要性与风险概率的关系分析
  在审计食物的运行中,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紧密相关的,他们必须一起考虑。重要性依据错误的程度,就是说哪些漏报一定审查出来,但是风险则用来考虑这些错误找不到的可能性,两者一起考虑起来,为审查出来但是未审查出来错误的概率,理解就就有了实际意义。
  1.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
  我国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1221号第11条把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描述为:重要性与审计概率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重要性水平和审计概率越低;他的水平越也会降,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指的是资金的总数。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程序,要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注意错漏报的重要性程度,降低审计风险到可接受的低水平,保障会计报表利用者能更好的使用报表作出高明的决定。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时应当认真思考这种反向关系。举例说明一下他们的关系。如果只有3100元的漏报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如果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200元,这样高估审计风险,这时审计工作者想要降低存在的审计发生的概率,就会扩大审计范围。实际上,这样做没有必要,只能是浪费时间和人力。如果原本900元的错报或漏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但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900元,降低了审计风险,此时,由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应小于原来的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小,审计证据是不够的,所以这将允许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使审计风险可能增加。因此,双方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2.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根据该模型,可以发现主要的错误的风险的条件下,它是与风险发生风险的概率和可接受的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如果审计风险的预期为低,我们必须接受一个较低的风险水平,以扩大测试规模,可以再次增加额外的审计程序,以收集更多的证据,审计人员虽然无法控制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但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等级标准的具体环境评估。因此,审计人员应降低审计风险,要检查这种方法。所以,我们应该了解的重要性水平,符合预期或审计风险的需求水平。因此,规划水平很重要,所估计的重要性级别和审计风险的期望呈正相关。
  在执行工作之前,对不同规模企业的重要性审计人员有更一致的认识,即这个水平应该是相对得。重要性事件的数量越多,如增加从6%到13%,对同一个项目的重要性了解越低,从而使审计工作有较大风险;反之,存在较小的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水平与重要性呈现正相关。
  总之,在审计实践中,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有密切的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两者必须同时考虑许多问题。从审计风险的重要性来看,审计风险需要考虑判定的水平的重要性。显然,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有很重要的关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也很重要,要注意适当地获取审计证据,这对正确的结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浩忠.审计的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探讨[J].企业研究,2014(02).
  [2]赵桂丽.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J].北方经贸,2013(07).
  [3]张晖.分析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4:38+40.
  [4]朱锦余.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及其图解[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01:70-74.
  [5]孙红梅.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32-35.
  [6]萧潇.对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6, 02:1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35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