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与大型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具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还存在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带来的先天弱点,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技术进步、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由于难以形成最佳规模生产,每位员工所创产值偏低,销售及管理费用又往往偏高,导致中小企业获利能力一般低于大企业。而中小企业技术起点相对较低,工艺、设备、技术落后,高级专门人才不足,资金相对短缺,很难实施全面技术更新。成本管理并不是为了节约而节约,也并不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该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采取的一种措施。因此,中小企业更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和企业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成本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1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1.1成本管理文化薄弱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别于大企业的成本管理特点是缺乏足够的成本管理文化积淀。在法律环境方面,政府对成本管理的相关法规供给不足,适应中小企业的成本法规少。在经济环境方面,和大企业相比,它们在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经济政策的影响、企业组织形式、资金来源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要比大企业严峻得多。在文化环境方面,大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及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于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文化方面,大企业的刚性特征较为明显,而中小企业则更具有柔性化特征。
  1.2管理目标单一
  大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除了遵循本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外,还必须兼顾周边中小企业群的成本管理要求。但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则较为简单,是在满足顾客要求、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断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努力增加利润是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因,也是其目标的直接体现。同时,中小企业重视顾客的需求量,能够结合成本预测,减低库存成本。
  1.3成本管理观念滞后
  “规模效益”往往是大企业降低成本的代名词,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产销量的限制,增加利润不能仅仅靠降低成本来实现,更多的是要在产品的求新、求变、求质量、求优质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实现。中小企业利用“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划等方法,通过成本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4成本管理组织不力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科学管理、有效控制的前提,它不仅有利于内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还便于进行结合检查和制约,防止并纠正各种错弊。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具有规模小、容易创建、融资难度大、对创业者的依赖性强、管理结构简单、受环境影响程度大等特点。成本管理方法往往一个企业一个样,灵活多变,随意性大。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当克服结构调整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重视平衡增加价值或用更少的成本维持目前的价值关系。
  
  2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 中小企业成本的现状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成本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2.1.1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缺乏市场观念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一项综合管理,其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该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效用。它们实施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的遵守与执行,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者为了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的需要,作为美化自身年度经营管理业绩的一项具体管理措施。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误认为简单地降低成本就意味着增加效益,于是陷入了单纯性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怪圈,失真的信息导致管理决策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2.1.2成本管理理论、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意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注重生产成本核算,而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IT 技术在成本管理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现代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形成信息实时共享,而手工操作是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的。
  2.1.3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成本管理依赖现有成本会计系统,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要求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分工较粗,往往采用简单的成本计算法,使得成本失实,成本信息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出现错误决策,从而导致了成本增加。同时,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单一,构成简单,不能深入反映经营全过程,不能提供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外,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局限于财务成本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所需的资源、作业及产品信息。
  2.2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观念落后
  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系统性差。主要针对单一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全面系统的方法体系; 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方法常常导致原有方法放弃,使成本管理缺乏继承性和连贯性;成本研究只局限于企业内部,忽视对竞争对手的研究,缺乏战略考虑;只注意生产过程管理,忽视供应过程的管理,缺乏对价值链的分析;只注意投产后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管理,缺乏对产品成本寿命周期的认识;只注意产品成本本身水平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只注意企业成本管理,忽视宏观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耗费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的研究与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费用、开支,很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绝对节约方式,而不是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2.2.2成本管理方法落后,资料失真
  目前多数成本管理系统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成本动因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据调查,在差异化生产特征日趋明显的今天,我国只有约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而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却几乎无人问津,可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简单化。
  在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制造过程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降低,而与自动化紧密相关的设备折旧费、人力费等间接费用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作业可能与工时不相关。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可能一条生产线上有多种不同批号的产品,不同批号产品间的成本差异很大,用相同的标准来分配不同批号的产品,必将导致成本信息失实。手工记账系统无法对一些复杂的数据进行核算,严重影响了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另外,有相当多的企业因诸多不良动机的驱动,任意调整、编造成本资料,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现象日益严重,并造成以成本为基础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效能降低,甚至给企业、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3强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3.1树立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将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注重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材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而应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材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而应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产品的设计、技术的开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成本的分析等。要细化成本项,对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等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同时,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成本,如把人力资源成本扩展到非物质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管理的重心应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如相关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应成为企业成本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3.2创造性引入先进的现代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
  在现代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比重极大地增加,间接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许多费用甚至完全发生在制造过程之外,加之现代制造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成本极大减少,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已破绽百出,引入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势在必行。
  作业成本法既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又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适应当代高新技术的制造环境和灵活多变的个性化生产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整体优化,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改革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使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趋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实性。作业成本计算法更加符合现实,其结果是以更精确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最为重要的是,它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注重对成本发生前因后果的分析,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3不断创新,切实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
  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它不仅可以提高售价、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还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减费降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中小企业有技术创新的优势,更应重视发明、创新,重视科研工作及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组织,重视个人创造力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保持企业的成本领先优势。
  
  4 结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适应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不断学习、引进、掌握成本管理的新理论,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总结、发现成本管理的新问题,不断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手段,不断寻求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388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