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行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增值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剖析了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制度缺陷,从财政承受能力、经济适应性和税收征管水平等方面论证了增值税法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的可行性,借鉴国内外增值税转型的经验及启示,提出了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公平原则
  
  一、我国增值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增值税制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自1982年颁布《增值税暂行办法》后,于1983 年1月1日开始试行增值税。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时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自1994年税制改革全面推行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从2004年7月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一市”的8个行业开始试点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2005年增值税转型改革被写入了“十一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2006年到2010 年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2007 年7 月,这一改革又延伸至中部六省26 个城市继续试点。两次试点,为改革推向全国不断积累经验,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力地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2)体现了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3)减轻税赋和体现增值税的中性原则;(4)为在全国推广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摸清了底数。
  
  二、我国现行增值税法转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生产型增值税制度的缺陷
  1.偏离中性原则。第一,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购进固定资产税款不予抵扣,致使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不同,或设备更新的快慢不同的企业税负不一。第二,两类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不同,造成一般纳税人向不同类型纳税人购进货物的税收负担不同,而影响了企业购买的选择。第三,税收优惠措施过多,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出于减轻税收负担,获取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一般选择从事能够享受税收优惠的行业。
  2.偏离公平原则。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我国现行增值税规定,一般纳税人适用17%或13%的税率,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6%或4%,按照历年全国税收资料普查的数据测算,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负约2%,明显低于小规模纳税人。另外税收优惠照顾范围越来越宽,税负不公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3.偏离简便原则。我国一般纳税人数量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大,致使增值税专用发票难于准确认证抵扣,管理漏洞很大。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难度大,一方面,由于小规模纳税人财务制度不健全,难于准确核定其营业额;另一方面,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分设工业、商业两档差别征收率,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这些使得我国增值税偏离了简便的原则,也使得征收管理成本较高。
   (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诸多约束经济发展的弊端
  1. 税制本身有缺陷,不利于增值税优势的发挥。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导致两大缺陷:一是发票扣税“链条”的中断;二是对固定资产这一部分仍存在着重复征税。
  2. 抑制投资需求,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一是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了投资需求;二是对固定资产不允许扣除已纳税金,造成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的税收负担重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
  3. 税负不均,不利于公平竞争。一是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来看,无法体现增值税公平税负的原则,不利于行业、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二是从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来看,我国产品税负高于国际市场产品。
  4. 严密性差,不利于税收征管。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不准抵扣进项税,破坏了固定资产的征扣税链条,使增值税环环相扣,交叉自动审计的内生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转型后的消费型增值税具有明显优势
  1.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消费型增值税会极大地刺激投资的扩张,从而引起投资需求增加。现在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我国出口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为出口商品而购买的固定资产所负担的税金作为进项税抵扣,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所纳增值税则越小,有利于企业扩大资本积累,加速设备更新,采用先进技术,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发展,有利于基础产业的资金投入,从整体上缓解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3.有利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消费型增值税则体现了公平税负的原则,使偏重于资源型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内陆地区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刺激外来投资,有利于全国范围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逐步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
  4.有利于税收征管。从管理角度分析,消费型增值税是凭票扣税法的必然要求[8]。它的实施使非抵扣项目大为减少,操作更简便易行、规范,偷逃税款也较难进行,从而大大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征管效。
  
  三、我国现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财政的承受能力来看
  自税制改革后,国家财政状况逐年好转,“两个比重”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11.2%上升至2004年的19.3%。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稳定在 50%左右,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国家税收收入在连续几年较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994年的全国税收收入为5070.8亿元到,2006年,全年完成税收收入达37636.2亿元,与1994年相比增长了6.4倍,2007年的税收收入达到了4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31%左右,2007年财政收入超过5.1万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总量的五分之一。据测算转型后的一年内将减少1200亿元左右,国家财力充沛为增值税的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消化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所减少的收入。
   (二)从经济的适应性来看
  1.关于转型与投资的关系。消费型增值税具有刺激投资的作用,容易诱发盲目投资,可能引发投资膨胀。实际上,分析我国投资过热或投资膨胀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投资主体不健全和缺乏有效的投资约束机制造成的,但随着我国产权制度和投资体制的逐步完善,这方面的情况已大有好转。另一方面,生产型增值税的负面效应是引起盲目投资的重要因素。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一是其鼓励技术更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企业投资力度的加大,减轻了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压力,有利于国家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瓶颈产业、基础产业,提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效的解决经济局部过热和结构失衡等问题。
  2.关于就业问题。由于产业的升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了就业弹性下降等现象,但在未实行增值税转型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就已经出现,不能以“影响就业机会增长”作为阻止增值税转型的理由。从企业经营成本角度考虑,除了必要的设备更新和升级以外,出现大规模的“机器替代工人”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不会使就业大幅度减少。
   (三)从税收征管水平来看
  目前,我国国税系统四级网络全部建成,并已基本完成“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和“金税工程”二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现正在着手建设“金税工程”三期。全国除了县、区级税务部门的部分人员外,基本全部实现了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监控及公文处理信息化管理,大部分省份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已实现网上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财税库行联网等信息化,大部分省已实现数据集中,初步实现了省、地、县三级数据处理和信息利用的现代化。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明显提高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四、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1.适当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率征收的办法,将小规模纳税人排斥在增值税转型的范围之外,既不符合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精神,也有悖于公平税负原则。因此,应进一步放宽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建议将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财务制度健全的生产性企业全部纳入一般纳税人范围,此外,借鉴国际经验,允许达到一定条件的商业经营小规模纳税人选择转为一般纳税人,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增值税转型带来的优惠。
  2.优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一是适当调整一般纳税人税率,按照略低于生产型税率17%换算成消费型税率为23%的原则,将高税率17%调高至20%,弥补转型造成的收入缺口。二是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降为3%,以避免由于转型后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负下降,而进一步加重两种纳税之间的实际税负不平问题。
  3.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强化税收征收管理。增值税的扣税机制虽然提供了购销双方交叉审计互相监督机制,但其自身也极易诱发虚报抵扣税额,伪造倒卖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行为。增值税征管最大的难度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增值税的改革必须辅之以先进、科学的征管理念和技术手段。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电子发票”运行和管理制度,积极推进“金税工程”的实施。取消手写发票抵扣税款制度,采用电子系统开具发票、认证交易和进行稽核,建立健全安全的防范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涛.完善我国增值税法转型改革措施的思路[M].西安大学出版社,2006.
  [2]赵迎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税方法的再思考[M].延边出版社,2007.
  [3]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增值税转型试点运行效果分析及借鉴[M].涉外税务,2006.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维刚,男,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税收及物流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52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