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找准和谐企业建设的着力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文章认为构建和谐企业要抓住四个着力点: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抓住公平正义这个关键点,抓住诚信友爱这个支撑点,抓住安定有序这个落脚点。
  关键词:和谐企业;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0)12-0060-02
  
  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企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找准构建和谐企业的着力点。不断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进程。提高其建设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抓基本点――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首要原则,是构建和谐之本。抓住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和谐企业建设的“牛鼻子”。
  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企业即人,员工在企业中居于主体地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企业靠人,企业市场的拓展、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倾力奉献。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正确的群众观。包括在认识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在工作中联系群众,团结、引导和依靠群众,真正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代表群众利益。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保障其主人翁地位。坚持正确的群众观:一要扎实推进企业民主建设,关键是要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其端正对员工群众的根本态度,摆正自己与员工群众的关系,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居高临下对待群众、蜻蜒点水“深入”群众,甚至把员工群众当作“道具”等问题;要真正发扬民主作风,积极倡导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共谋发展的理念。只有领导干部作风真正民主了,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才能落实,企业民主建设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构建和谐才具备相应的政治基础。二要切实保障员工的权益。要通畅员工的诉求表达渠道。使员工诉求逐级反映和反馈机制发挥作用,不流于形式;要关注员工成长成才的机会,引导并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必要的条件;要采取措施改变企务、厂务公开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甚至不公开的状况,切实保证员工对企业重大问题和发展前景的知情权,尤其是涉及员工的利益问题,更不能藏着掖着,要让各层次员工及时知晓。三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多办实事、好事。全力解决好关系员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根据企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特别是要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真挚的感情去关心、关爱生活困难和患大病以及长期工作在野外一线的员工。四要形成良好的制度和机制,使联系群众、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员工权益维护以及弱势群体帮扶等有制度保障。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践中得以真正贯彻。只有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企业内才能真正实现领导与员工上下和谐、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抓关键点――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的基础和关键。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公平正义,就谈不上真正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是要维护基本的公平与正义。
  利益关系是连接企业成员的纽带,利益是否和谐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和谐的标尺。因此,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好利益关系,维护公平与正义,对于推进企业和谐建设至关重要。
  其一,企业的决策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定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基本的公平和正义。目前,由于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企业高管人员和机关人员收入高高在上,动辄几倍几十倍于企业广大员工收入,这是极不正常、极不公正的,是对和谐企业建设的极大危害。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和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采取措施保证在利益分配上真正落实向基层―线和骨干倾斜的政策,同时兼顾上市与未上市企业、机关与后辅部门以及―些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单位员工利益,切实纠正机关与基层利益分配严重倒挂、不同甚至同一层次员工收入过分悬殊的状况。总之,企业管理层一定要善于统筹兼顾,不兼顾就难以和谐,不和谐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发展,最终会从根本上损害所有员工的利益。
  其二,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对局部的不公平、不公正要进行协调和干预。对于事实上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造成这种过大差距的因素不在于员工能力与贡献的差异而主要在于岗位与职业或机关与基层的区别以及所属部门与单位的不同;不同岗位员工收入未能充分体现岗位特点和贡献大小,而同样岗位和同样贡献的员工得到的收入不同且悬殊还很大;有的强势群体甚至凭借手中权力使分配过分地向自己倾斜,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等问题,要采取制度性的措施予以解决。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一套能够不断解决利益矛盾、妥善化解利益冲突、有效促进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各群体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所有员工都能够分享企业发展和效益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当然,强调公平并不意味着否认效率,并不是提倡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而是要求把握好公平和效率这个“度”,因为它是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三、抓支撑点――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的道德基石。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企业成员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因此,诚信友爱是企业和谐建设的重要支撑。
  首先,要对广大员工群众加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的诚信友爱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要大力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构建和谐企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要教育和引领企业广大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教育企业各级干部牢固树立“诚信兴企”的思想意识,对员工群众要以诚相见,理解信任,关心体贴,工作讲求方式方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结合,努力构建企业和谐诚信的人际关系。
  其次,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诚信友爱的和谐关系,首要的一点是在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双赢,既利我又利他。这是实现人与人之间诚信的重要前提。当代社会诚信的缺失。一个根本问题是人们对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为了自我利益而忽视或不顾及甚至损害他人利益。因此,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正确处理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或损害他人利益,做到利己又利他。
  再次,引导员工学会宽容。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宽容的社会。宽容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反映,是实现人与人友爱和人际和谐的重要原则。人与人之间缺乏宽容,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就难以建立和维持。因此,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公共道德,教育和引导员工学会“换位思考”,坚持“和而不同”,学会求同存异,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和最大限度地理解他人,努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友好和宽容信任的关系。
  
  四、抓落脚点――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表现为企业全体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是构建和谐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因此应努力营造和维护安定有序的和谐环境。
  一要不断加强稳定观和大局意识的教育。企业的改革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有一个动态平衡、相对有序的内部环境和稳定的外部环境,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局,这个大局与企业的发展和广大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要教育各级干部和全体员工增强大局意识,深刻理解“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意义,把维护稳定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深入宣传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干群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以和谐、稳定为基调的舆论氛围,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
  二要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要进一步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渠道,拓宽员工向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反映意见和建议的路径,健全依法合理地处理员工所反映问题的长效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员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解决利益矛盾,从源头上维护安定有序的局面。
  三要着力完善帮扶体系,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要把解决困难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企业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员工参与、工会运作的困难员工帮扶资金筹集模式和运作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深化“送温暖”活动的内涵,切实做到“不让一户困难员工家庭吃不上饭。不让一名困难员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名患大病员工因经济困难看不起病”。在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困难员工进行思想帮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状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助其解疑惑、找出路,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553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