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者简介:邓利虹(1989―),女,藏族,四川平武,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孙璐(1992―),女,汉族,四川南充,本科,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大规模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有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与子女的代沟等其他因素。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空巢老人的多层次养老需求,以期更好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寻求切实可行的举措帮助空巢老人实现养老需求。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养老需求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农村中许多青壮年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外出务工,由此造成了大量老人留守家中并抚养孩子的局面。在农村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的身影,“十室九空”、“亚公带孙”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并寻求新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一、农村空巢老人定义
  目前,学者对城市和农村的空巢老人进行了相关研究,我国心理学专家李德明等将空巢老人分成了绝对空巢和相对空巢[1]。绝对空巢是指子女全在国外、国内另一城市或无子女(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故)的老人;相对空巢是指和子女在同一个城市但不同住的老人[2]。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只与配偶或一个人单独居住在农村,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另外,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3]。人口整体的老龄化以及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激增,都加剧了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人的生存和生活总是表现出各方面的需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概括为五个方面: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才会考虑较高层次的需求。人的良好生活质量建立于“需求――满足――需求”的模型之上,而马斯洛理论可以印证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从而探察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以期改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本应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现状却是年事已高、子女“远游”,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可能难以满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指引之下我们看到,需求与实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是实现其有效养老的前提。
  (一)生理需求
  健康的身体是其他一切有效活动的基础。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年龄上涨呈现出“上升――平稳――衰减”的趋势,在老龄阶段,身体机能衰减,存在更为严重的健康隐患。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水源、气候等客观因素和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主观因素。在现代社会,还有一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子则是医疗水平。一方面,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直接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另一方面,农村老人受购买力、消费习惯等因素的掣肘,在关于健康的思想观念上也长期处于消极状态,这种不科学的观念可能更具致命性。无论是医疗软硬件水平还是思想观念,都直接导致医疗覆盖的实质性缺漏,极大地影响着农村老人的身体健康。这个问题是系统性的,它折射出我国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漏洞:在医疗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尚不能良好覆盖的情况下,健康生活理念的宣传也没有适时跟进。因此,在政府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环境的同时,长期在外的子女将要扛起最为沉重的担子。
  (二)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着重体现在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子女赡养老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最重要的功能是情感维系。随着不少青壮年的外出打工,农村老人面临着自己独自生活的孤独状态[4]。这种孤独感会给老人们带来不安、焦虑和对生活的担忧,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其精神状况和心理健康。所以,让农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既要保障其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三)社会需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样地,作为空巢期的老人也有社会交往的需要。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有着因人而异的极限阈值,建立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对人的身心健康来非常有益;提升心理愉悦感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心理愉悦体现为对所期待对象有所实现的满足,这种满足感存在于老人最为普遍的心理中,它表现为分享,而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或取得某种权力与地位相互竞争。农村空巢老人在面对年事已高和子女“远游”的双重压力下,社会交往需求表现尤为突出。但是,由于农村空巢老人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交际面相对较小,在家庭外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慰藉非常困难[4]。所以,帮助老人建立健全的社会交往网络尤为重要。健全的社会交往网络包括分担忧愁和分享喜悦,其通过使老人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进而提升心里愉悦感,有利于满足老人的社会交往需求。
  (四)尊重需求
  每个人都有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绝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眼里的。空巢老人年龄大了,劳动能力也下降了,很多方面力不从心,但又不甘心。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少老人也会存在“倚老卖老”的状况,很多年轻人表示不理解进而导致误会,其实这只是老人渴望他人尊重的极端表现。对于老人所表现出的这种状况,年轻人应该理解并对老人表示应有的尊重,继承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五)自我实现需求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农村空巢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大半辈子与泥土地打交道,每一个收获的季节都是对他们辛勤劳作的肯定,他们把庄稼当成他们的“孩子”。而身体机能的日益下降,让他们无法再继续劳作,无法再利用土地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此同时,他们会感觉自身价值也大不如前。于是,就出现了城里老人所有的“退休综合症”,抑郁产生,其他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农村空巢老人没有退休的说法,生命不息劳作不止,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都放在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他们成就了土地的价值,同样,作为农民的空巢老人,衣食住行都来源于土地,土地也铸造了空巢老人的梦。所以,年轻人对老人的照顾不应是让其无所事事的过日子,而应该支持、鼓励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造成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改革开放,子女外出务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而这一辉煌的创造离不开千千万万个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兄弟姐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一方面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打破了城乡隔阂;另一方面则带来了相当大的隐患,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的产生。空巢老人是继留守儿童之后另一个受众人关注的弱势群体。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远游”是导致空巢老人现象的直接原因。
  (二)客观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我国人口数量为基础,提倡晚婚晚育,通常一对夫妻只育有一个小孩,当然,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现今政策有所放宽。以前,进城务工的趋势还没兴起,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养育的小孩不止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而如今,绝大多数夫妻只有一个小孩,“421”家庭结构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家庭养育后代的投资更多,而后代赡养老人的压力增大,家庭养老功能也就相比弱化。
  (三)主观原因:父母与子女的代沟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
  子女作为年轻新一代,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速度明显优于老一辈,而老一辈坚持固有的观念,于是,所谓的“代沟”产生了。在许多问题面前,新一代和老一辈很容易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产生分歧,比如:年轻人追求刺激有挑战性的生活,昼伏夜出也是常事,他们是“月光”的代言,饮食方面,习惯辛辣、高脂、油炸;老人历经岁月的坎坷,崇尚恬静的生活以安享晚年,一切以节约出发,能省则省,饮食方面,喜爱清淡等等。为了避免日常琐事的争执,子女往往会选择和父母分开居住。另外,也有一些有能力的子女买房后定居城里,而老一辈因各种原因留在了农村。所谓“距离产生美”,但也拉开了父母和子女的距离。
  (四) 其他原因:空巢老人自我保健意识缺乏
  居住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接受相比城里的同龄老人具有一定的延迟效应。导致农村空巢老人自我保健意识缺乏的因素有很多,经济条件的限制是首要因素。目前,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城里老人对自我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开始重视自我保健。而农村不乏还有一些为温饱辛苦耕作的空巢老人,物质的相对贫乏让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自我,造成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
  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实现对策
  了解了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找出了成因,可借鉴国外经验并且结合中国当前国情来探索可行的措施,促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的实现:
  (一) 鼓励返乡创业,提倡就近择业
  子女外出务工直接造成了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而这些农民工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不少青壮年谋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从政府方面而言,可制定并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主张“两手抓”:对于“冒险主义者”,鼓励返乡创业;对于“保守主义者”,提倡就近择业。一方面开通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给予返乡创业者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通过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福利政策的完善,引导农村青壮年就近择业,支持家乡建设。返乡创业,就近择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大力宣传孝道文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生活的压力似乎让原本融洽的亲子关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大力宣传孝道文化,让年轻人明白,对老人的赡养除了经济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家,古有“黄香温席”,今有“最美女儿”孟佩杰带着瘫痪的母亲上大学,儿女孝顺父母的故事不胜枚举。村委会可以评选当地的“模范孝子”产生带头作用,在思想观念层面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三)子女与父母做到及时有效沟通
  农村空巢老人不仅有基本的生存需求,更需要的是精神慰藉。所以作为子女,在保障父母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其精神的关怀。虽然“代沟”问题在所难免,但只要父母和子女做到及时沟通,家庭成员都是可以和谐相处的。相处中,父母应试着去理解子女的生活习惯和承工作压力,做子女的更要对父母多一点耐心。现在我们一个劲的迎合上司的需求、男女朋友的需求,却很少静下心来问问我们的挚爱的父母需要的是什么,其实他们需要的不多,多抽时间陪伴,常回家看看也已足矣。
  (四) 强化空巢老人自我保健意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空巢老人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思想,既然不能改变现在的生存条件,那就调整自己去适应外在的客观环境。第一,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放宽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其他日常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儿孙自有儿孙福”,空巢老人要做的就是照看好自己的身体;第二,适量劳作,量力而行。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突然一下不种庄稼了反而不适应,其实老人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要以自己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为前提;第三,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人就像机器一样,老了,身体机能各方面都有所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疾病。疾病都有其自身的病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三早”,也就增加了疾病痊愈的可能性。
  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老龄化无疑会给国家带来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我国计划生育新政策有所变化,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仍待解决,了解农村空巢老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促进其养老需求的实现,让农村空巢老人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所必需的。届时,农村老人将不再“空巢”,儿女相伴,生活无忧,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1.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德明、陈天勇,认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60―564
  [2]王玲凤、施跃健,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18-1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8):511―512
  [4]袁姣娇、汪青松,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对策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5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726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