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小,再加上大学毕业生规模激增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面对“就业难”,创业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方向,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就业难 创业教育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到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使市场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小,造成宏观就业压力增加。同时,近两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创新高,劳动需求的减少与毕业生激增造成就业供求矛盾,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创业无疑是提供就业的一支生力军。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业的创业者。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大学毕业生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则需要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做好创业教育。在2012年8月1日,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高教厅〔2012〕4号)文件,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各个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虽然我国高等学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我国经济新常态指的是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的阶段。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的放缓,由经济危机前的10%以上回落到8%以下,今年上半年更是低至7.4%。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是呈反向运动的,即经济增长率提高,失业率下降,也就是就业人数增加;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也就是就业人数减少。虽然由于政府政策支持和促进以及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就业水平并没有恶化。但我国宏观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能乐观。由于我国连续扩招,近十年我国的毕业人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低于毕业生的数量,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2013年被媒体和毕业生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刚刚过去的2014年依然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毕业生人数激增。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又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因为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复苏劲头不足,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部经济冲击,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降低,很多企业减少招聘人数,有的用人单位则提高对就业者的要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2. 经济新常态时期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作为大学生培养基地的高校需要改变过去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具体来说,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创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创业教育可以引导高校学生强化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使学生敢于创业,勤于创业,善于创业。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又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甚至创造出更多的产业和岗位。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目前经济新形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二,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业教育并不是一场创业技能的培训,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创办企业的活动当中去。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相关的课程和实践过程来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所需的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于目前的时代形势。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而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社会需要时下的大学生具有开拓能力和创新精神。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以改变过去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目前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人才。
  第三,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许多学生都希望所从事的工作可以和自己的个人兴趣、知识技能以及专业特长结合起来。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学生们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迫切学习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传统的职前教育时需要加强创业教育以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创业教育也是大学生促进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第四,加强创业教育对加速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建立创新型国家核心要素是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造就,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创业教育。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对于提升我国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3. 经济增长新常态时期高校如何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2015年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经济增速的回落必然会使就业需求降低,而与此同时201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将达74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快速并高质量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未来的创业成功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尤为重要。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列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校推进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建立适应于各个学科、专业的多形式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仅是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中讲一些创业的政策、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它应形成一个多形式的课程体系,包括创业基础课程、实践导向型课程、创业环境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此外,还可以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设计竞赛、企业家讲座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开创精神。
  第二,不断扩充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会制约创业教育发展。因此,组建和培训一批专业的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首先可以在高校经济管理、就业指导教师中选择合适人员,还可以聘请一些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担任创业教育教师。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之能够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再次,定期举办一些创业教育研讨会,使老师们互相交流创业经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教学水平,以满足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立创业教育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形成创业教育制度保障。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有效的制度形成保障,所以要想创业教育高质量的推进要建立创业教育教育教学制度。
  建立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业素质的各项制度,如完善学分制及其相关制度等。要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发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选择的广阔空间。努力实现各种教学形式的互通,在学分制的运行平台上,逐步实现各种学制的互通,为学生个性成长创造宽松和有利的外在条件,构建有利于个性教育的教学体制,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进第二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就业、创业渠道。
  第四,合理利用各项政策资金,建立创业教育专项资金。高校做好创业教育工作还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创业教育不能只是教学生理论纸上谈兵,它需要组织学生们进行大量实践活动。然而建立实验室、创建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科技园、孵化器等都需要花费不少经费。此外,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创业热情而举办的一些创业论坛、创业设计竞赛、企业家讲座等活动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创业实践教育搞得好不好与经费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资金如果光由学校来承担,学校可能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必然影响创业实践活动的质量。借鉴国外高校经验,创业活动资金一部分是政府资金,一部分是学校资金,有的学校还建立了创业活动投资机制来获得风险投资商投入。 所以,高校应该利用好各项政策资金,并且可以设立专项资金,还可以建立创业活动投资机制来获得资金。
  第五,构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增强创业能力的评价导向机制。目前,许多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都是流于形式,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构建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借鉴西方国家创业教育的经验,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的课程、教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毕业生的成就、创业项目自身的创新、毕业生创建新企业情况、外部学术联系等。
  参考文献:
  [1]张启良.经济增长新常态下的就业问题探析―为何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依然稳定增长[J].统计与咨询,2014(5):13-14.
  [2]上海市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J].中国就业,2014(11):46-47.
  [3]赵志军,娄炎.关于推进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考―对吉林省部分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情况的调研[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4):115-118.
  [4]徐俊祥.大学生创业基本技能训练教程[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904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