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校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高校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挑战。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是财务控制的先导,更贯穿于财务工作始终,是各项财务工作顺利展开的基本保证。本文就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编制、强化管理、追踪问责等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校 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一、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是高校会计改革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财政部废止了执行12年的旧制度,对原制度进行改革,颁布了新版《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原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构建,标志着高校会计制度的成熟发展,也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提供了制度保证。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创新的步伐也丝毫不允许懈怠。教学和科研经费来源的多样性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增加了高校财务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迫切需要适应新制度、新形势,转变工作思路,改革管理模式,实行更为科学和全面的预算管理。
  (二)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财务的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特有的职责,更涉及到各部门权利和职责的协同安排。预算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目标相适应,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全面预算管理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标志。只有立足长远,着眼于整体,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才能实现预算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加强依法理财,优化配置学校和社会资源,防止资产过于分散和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达到资金使用目的,为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财务支撑,促进高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近年来,高校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大力发展决定了相关的部门经费种类与科研项目数量迅猛增加,这给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在预算执行和结题评估过程中时常出现支出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实际支出需要与预算数据相差较大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预算编制不合理造成的。就部门经费的编制来说,项目类别划分不够明确,某些项目并无单独存在的必要性,未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高效管理而盲目申请项目开设的情况时有发生,预算申报数据在精准化方面也有待提高。就科研经费的编制来说,存在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直接和间接费用内部指标分配不合理等情况,影响了经费支出和科研进展。
  (二)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管不到位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项目/课题组工作人员常常不够重视预算,忽视预算对于支出进展的约束性,经费支出缺少计划,背离预算,导致检查或验收时发现指标值的计划和实际情况间存在出入,影响评估结果。作为财务预算工作的监督者和管理者,财务部门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跟踪管理机制,理顺相关科室间的职能关系和明确考核依据,则很难积极有效地在预算管理中进行财务监管。同样重要的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独有的职责,其他有关部门更应理性看待自身在这之中的角色,否则这项工作始终难以取得成效。例如,在预算执行时的资产管理中,财务部门与控制超支为管理重点,而资产部门注重的则是资产的边际增量问题,二者之间如果缺乏共享机制,就很可能导致对购置的和支出活动完成后形成的固定资产存量缺乏全面管理,甚至导致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等浪费。
  (三)对预算执行的评价机制不合理
  年终对部门经费进行考核评估以及平日科研课题的中期检查和结题时,评价指标比较单一,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与健全。通常情况下,总经费支出未超出总预算收入,且不存在明显违规支出的现象便可通过验收。在评价考核过程中,往往只看重数据信息,忽视对同样重要的文字性描述的规范和分析,对各指标执行情况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内超支结余的情况及原因未能得到很好的把控,这一系列不尽合理的评价标准进一步加剧了项目相关责任人对于预算工作的不重视,形成恶性循环的不良局面。这种以控制超支为重点的传统管理和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应于日益提高的高校预算管理要求,不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金合理统筹和科学理财。
  三、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预算审批程序,强化对整体预算工作的部署和监督,合理编制预算
  首先要完善高校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置,建立由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由学校其他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财务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高校预算管理小组,审议学校年度部门预算和校级财务预算建议方案、资金筹措使用计划及其它专项经费预算方案,对各部门上年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和调整,并合理测算当年的预算指标。科研课题也要进一步明确立项程序、申报范围和预算审批权限,加大监控力度。
  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在制定预算计划前,除要对本部门/课题组的实际支出需要了然于胸,更应遵守与之有关的国家政策和本高校的经费管理政策。这就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持续性学习,在此前提下编制的预算才有可能实现合法合规、科学完整。
  此外,要本着谋生存、促发展的原则,充分研究年度工作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部门预算编制,且部门经费项目的类别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做到不设置无用经费,经费项目开支范围明确,节约成本,利于管理和监督。科研课题由于直接接受相关主管单位管理,更要在预算编制时做到合理测算,把科研预算计划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明确指标计划,合理分配支出进度。
  (二)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提高预算调整的规范性和约束性
  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间和各财务部门内各科室间的职权和责任,制定考核依据,做到使相关责任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根据本校经费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预算执行监管程序,从立项时的指标分配到实际报销时的严格审核,尽可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对于人员费、办公用品购置费等有支出标准限额的指标,要严格按照标准实行控制;对于大宗物品采购和仪器设备的购置,要严格按照资产配置标准,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完成评估和采购,改变争经费、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除此之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需修正和完善预算调整程序,只有严格的调整程序才能加强预算控制力度,增加预算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使预算的约束意义得以实现。
  (三)建立预算执行的评估机制,重视指标分析,发掘存在问题
  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作为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是对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与评价。在这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评价机制,除了计算支出结余比率,还应做到真正深入分析各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对于超支或结余现象严重的指标,发现其原因,总结经验,将这些无法在决算表中用数字体现出来的内容以规范化的文字形式列示出来,作为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依据,并提出加强预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为以后阶段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打下基础,力求在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最后阶段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预算管理工作是关系到高校经济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高校预算管理并非单一的财务活动,而是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需要全校各部门连贯、紧密的配合才能得以实施的系统性工作。在这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国家预算管理政策,修正和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创新预算管理模式,才能促使高校预算管理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项目(中教会[2014]第015号)
  参考文献:
  [1]刘华秋.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目标及措施[J].温州大学学报,2003(6).
  [2]赵桂云.浅谈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必然性[J].理论界,2007(12).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1908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