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污水综合治理路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污水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城乡居民的迫切要求和呼声。长期以来,浙江嘉兴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饱受污水之困,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点多、量大、监管难等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合理引进和选配治污基层科技服务人才;建设和完善农村污水收集体系;强化治污运行管理;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等解决农村污水治理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农村污水 治理路径 基层科技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村污水治理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浙江省提出了全面治水的动员令,把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作为改革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了“五水共治”的重要任务,抓农业转型,坚持生态化、集约化方向,推进种养业生产经营规模化、资源要素集聚化,实现污物排放集中,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本上得以全面控制。农村最需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嘉兴市结合美丽乡村行动,切实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活动,完善环境基础配套设施。据嘉兴市科技局2014年9月1日统计,全市2824条垃圾河、黑臭河完成整治比例达75%。但农村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治理和处理等一些共性、关键技术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水体富氧化严重,超出环境承载力,因此科技治水的课题就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依靠科技治理农村污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治水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有效途径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科学治水是强调经济再生产与环境再生产的协调永续发展,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资源环境基础上扩大再生产活动,其本质属性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上普遍存在着污水的无序排放现象,严重影响了地表水体和水质,污染了用水环境,使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各业生产生活难以为继,污水治理正是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只有水环境发展持续向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才能获得永续的发展空间。
  (二)合理治水是破解资源消耗型粗放式增长的必由之路
  水是生产之要素,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都必须紧紧抓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这一战略性指标,从习惯养成开始,强化日常过程管理,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使水资源单位产出最大化,实现深度开发和利用。只有调优农村经济结构,才能解决用水与发展这一矛盾。要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产业,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提高土地产出率,削减农业污染源,同时,合理确定村镇规划布局,鼓励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公共设施的共享度。
  (三)合力治水是解决区域水环境竞争力的利器
  水环境就是生产力,水环境就是竞争力。在城市化过程中,经济与环境矛盾突显。近年来,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严重,一些环境污染事件直接影响自来水水质,由台风暴雨引发的内涝问题已影响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市区饮用水源单一,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难度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接近极限,部分区域、企业和居民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水现象等。如何既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又保证环境质量,已成为当前我们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 缺乏合理的基层科技服务,农村污水问题突出
  嘉兴市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农村和乡镇,农村污水治理难度大、问题多。据嘉兴市环保局资料,到2012年,虽然嘉兴市中心城区的污水收集率已经达到规范的要求,但农村发展面临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地下水开采使用不合理,而地表污染物排放总量则连年增加,农村和乡镇由于其生活污水管道收集网建设较为落后,且污水集中处理技术设施和科技服务配套不完善,导致农村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不高,部分污水直排河网,造成水质得不到改善,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极其繁重。
  (一)农村自然村落分散,集中处理困难
  农村房屋基本上是自建房,缺乏总体规划,建房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地理上分布零散的村庄,日常生活方式较单一,其用水量远低于城市居民,污水量小、不易收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来源较多,有人畜粪便、厨卫污水、生活垃圾等,这些污物随意堆、排、放或不合理处理使用,造成环境质量恶化。污水排放方式各不相同,有排入明渠暗沟的,有就近倾倒于河流湖泊的等。在农业生产上,由于农药、化肥的用量不断增加,使地表水中污染有机物浓度增高,造成面源污染。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和覆盖面不足,处理率不高。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设、运行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管理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市农经局、市农办、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在治水职能和管理上存在权责重叠交错现象,部门分工欠明确,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相互脱节,难以对地方管理进行有效指导,这样,往往会出现有利大家争,有事大家推的情况,使问题难以查处问责。资金使用过于分散,治理效果不明显。经济薄弱村,不愿承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及维护费用,由于资金不保证,加之基层科技服务治理农村污水的人力及技术等限制,造成大量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闲置,设施运行效果很不乐观。
  (三)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不同,造成区域所排水质差异化
  农村居民所住环境及其人文的不同,使各农村地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水质有较大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生活污水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污水中氨氮等污染物浓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调查发现,污染物浓度与居民的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肉禽蛋奶食物消费较高,则污水中氨氮浓度偏高,大量使用洗涤剂,会使溶解态磷增高;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户,因重复用水后再排放,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浓度较高,因这一区域的农户通常不太使用卫生洁具和洗涤用品,生活污水中氮、磷含量一般不高。
  (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利在千秋、功在当代的民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专家预计,一村庄污水处理的投入一般需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在农村财政能力和家庭支付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配套管网缺失,部分设施因费用缺乏被停用,导致污水处理率偏低,发展较为滞后。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处理设施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监管,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这是很多农村污水处理设备难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不但如此,维管资金和农村基层科技服务缺乏,造成农村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百姓健康。
  (五)村民水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农村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排放出的生活污水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关键在于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生态文明的义务和责任。当前,在农村,处理生活污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各种生活污水源长期处于任意自然排放状态。即使一部分村民已意识到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的重要性,但因从众效应或污水处理成本的影响,减弱了村民参与治理生活污水的积极性,使群体间相互模仿,最终又回到了原有污染的状态。
  三、依托基层科技服务,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的有效路径
  长期以来,农村污水治理的经验相对较弱。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的现状和突出的问题,须依托基层科技服务队伍,狠抓治污,抓出成效。
  (一)合理选配和搭建基层科技服务人才队伍
  选配基层科技服务人才,为治水提供有力支撑。把能治善于、敢抓敢管、有勇有谋的干部配备到治水一线。加大培养引进力度,最关键的是要引进有效治水的高素质人才。举办治水专题培训,开展专项考核,选派一批专家到治水一线指导,选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大学生村官中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污水治理中的作用。在农村治污上,发达国家已有经验可鉴,如澳大利亚提出了有效解决污水处理与农业灌溉间的关系。韩国有湿地处理污水系统,解决污水处理费用过高问题。日本以严格的法律法规,并推出一系列处理设备,效果十分明显。嘉兴市委市府十分重视农村水污染治理,出台了许多办法和意见,但在农村水污染治理标准等级和排放要求上,还须进一步提升,及时制定,尽早实施,充实和完善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努力发挥各类治水科技服务人才的聪明才智,切实提高污染治理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建设功能良好的农村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是治理农村水环境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污水整治力度在不断加大,各地出现了以下三类典型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农户分散收集处理、村镇集中收集处理、统一收集市政管网。各种收集方式的特点分别为:农户分散收集处理是以若干户居民为单位,各自就近收集处理后再排放。适用于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的农村地区。村镇集中收集处理是以村镇为单位,统一铺设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理排放。对于地势平缓、居住较集中、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较为适宜。统一收集归入市政管网则是以村、镇为单位,污水统一收集入市政管网,进入污水深度处理。适合于离城市较近,人口集中、规模较大的乡村社区,易于市政管网收集的村镇,应将收集到的污水及时就近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集中统一的高标准污水处理。
  (三)强化污水处理技术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做好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提高污水处理率。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在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和维护上,可借鉴国外已成熟的经验和方式,即由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承包对设备运行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监测运行和出水水质。地方政府对服务公司和专业人员进行资质认证和监管,并提供专业培训。政府应按谁建设谁管护的要求,引入资质审查与准入机制,以专业化运行管护的思路,探索推广分散式处理设施委托经营模式。政府还要积极推进农村环保产业化。逐步引导管护向技术和实力较强的企业集中,实行建管一体化,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此类企业,要给予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从而激发企业参与管护的积极性,提升其发展能力。
  (四)全面提高村民污水处理的参与意识和水平
  农村污水治理是一项改善环境、惠及民心的工程。其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治理难度高。在实施这一系统工程时,如果缺少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治理工程推进将举步维艰。国外在农村污水治理上较为成功的国家,如英、美、日、韩等,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村民的参与意识的提高。为此,要提升村民对污水治理的参与度,相关部门和领导须十分重视污水治理工作,要有明确的治污战略思路和目标,同时,要安排基层专业科技服务人员驻村进点,解答农民对污水治理的相关问题,还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及发放宣传手册、集中培训、文化演出等多种手段,广泛地宣传农村治污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意义,使每位村民明确认识农村污水处理和自身发展间的利害关系,真正形成上下一心,全民自觉参与的农村污水治理新局面。
  (五)深入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水治理行动
  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治理工作,减轻农村面源污染。以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行种养业的集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从而为实现污物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创造条件。据调查分析,一个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的排污量。为此,应全面落实各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工作,实行一场一策,重点先行,同时环保、畜牧等部门应共同组织专家,联手推进,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论证,使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达标排放,使畜禽养殖企业治污减排有质的飞跃。最后还要全面强化江河湖泊各排污口的抽样调查和检测,对私设暗管偷排,或采取各种规避监管方式排放的,将依法严惩。
  通过以上综合整治,相信农村河塘湖泊水会更清,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锋.科技支撑协同创新 更好保障“五水共治” [J].今日科技,2014,(12).
  [2] 夏宝龙.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J].领导决策信息,2014,(9).
  [3] 吴杰,童祯恭,刘占孟,陈少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J].环境保护,2014,(4).
  [4] 章文彪.以“五水共治”促农村转型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4,(4).
  [5] 马跃明.五水共治 重整山河 五水共治,治出发展好局面――浙江谋划推进抓治水促转型,[J].今日浙江,2014,(1).
  [6] 赵毅,姜冲.慈溪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探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2690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