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深圳中型LED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远舟

  摘要:LED,即发光二极管,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它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能够直接把电转化为光。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发光材料技术高速发展和“绿色照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及其他以LED为核心的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国都在LED产业的发展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深圳在中国LED产业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文将集中讨论和分析深圳中型LED企业所面临的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 LED 固态光源 外延芯片 发光材料 发展战略
  
  一、LED产业发展的背景和趋势
  
  1.发展背景和技术特点
  自1969年人们生产出第一颗拥有一定发光效率的发光二极管以来,LED生产已走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但在近些年,LED产业发展迅猛,利用LED作二次开发的产品与LED配套的产品飞速迅速。不仅新产品不断上市,形成了不少新型产业,而且,在不久的将来,LED行业发展还会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LED照明产业,即便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仍逆市上扬,销售总额达了1000亿元,仍然保持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长率。
  LED拥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坚固耐用等特点,在低碳、环保、节能已经为世人所认知的大前提下,LED被公认为是未来30年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无可替代的固态光源。
  2.应用领域
  当前,LED的应用主要体现在LED景观、LED电子显示屏、LED照明、LED交通诱导和汽车尾灯以及汽车灯饰上,尤其以LED电子显示屏和LED照明最为突出。
  3.技术发展
  在技术发展上,光电效率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中心内容。前沿研发工程师从未停止过新型光学材料的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在发光材料上获得更加伟大的突破。另外,外延材料和芯片的制造技术、封装工艺、制造技术的革新、散热、衰减、使用寿命等等也一直是相关技术工作者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的重要领域。
  4.当前全球LED格局
  目前上游晶片,主要为欧美日企业所掌控,如美国Cree,日本日亚化学、丰田合成以及德国的欧司朗。韩国及台湾厂商主要在中低端晶片部分进行激烈的竞争。上、中游产业部分,日本企业几乎占据了全球LED产能的一半。除此之外,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也有相当的实力,如三星、晶元、杰圆、元砷、光磊等厂商。
  而下游产业,特别是小功率LED,台湾地区封装产量最高,占到世界的60%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之中,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亿光、佰鸿、华兴等。
  近些年,国内LED产业发展也非常迅猛,但主要集中上、中游的低端产品生产或者整个产业链的末端,主要从事最后一个环节的加工和配套工程的实现,竞争非常激烈。即便是从事晶片制造,国内已经颇具规模的企业(如杭州士兰、厦门三安等)在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上,还无法同欧美和日本的企业相媲美,售价还不到Cree公司产品售价的一半,更不到日本日亚公司产品售价的四分之一。
  
  二、国内外以及深圳LED产业发展状况
  
  1.LED产业发达地区
  日本、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是全球LED的重要基地。其中,数日本的技术实力最为雄厚,几乎垄断了全部的高端市场。而中国台湾则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已经成为全球LED最为重要的生产基地。
  2.国内LED产业发展状况
  国内已经形成了以深圳和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江苏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福州、厦门、南昌为核心的闽江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东三省为核心的北方地区等四大产业集散地。其中,以深圳的产业链最为齐备,在整个市场份额中也占据最高地位。
  3.深圳LED产业发展状况
  珠三角一直是制造业的加工中心,在LED产业上也不例外,各种大小规模的LED生产、加工、贸易企业,有数千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产品同质化、属于低端加工贸易型企业,竞争状况恶劣。由于追求短期的利益和为市场所驱动等原因,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研发;有些企业,甚至专做低端产品,完全进行抄袭和仿制。整体上看,创新不足,创新投入意愿不强烈;从发展规划上看,盲从性较强,自我认知缺乏;从企业规模上看,受制于资金限制,以小规模生产制造居多。
  尽管如此,深圳的LED产业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体系非常完备,能够以最优的价格获得最好的产品、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其次,战略联盟优势凸显。深圳的相关企业领导人联系密切,共同探讨企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分工明确,资源互补,从某种角度上弥补了单一个体能量不足的缺点。再次,人才优势明显。深圳集中了大量的LED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人员,他们娴熟的技能和对产业的充分理解,使得他们能够生产和销售出更为质优价美的产品,得以在全球竞争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另外,深圳还拥有地理优势和通达全球的物流网络。尤其是毗邻香港,很多国际贸易都是通过香港这个渠道完成了同全球采购商的沟通和交流;发达的物流条件更是为深圳LED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深圳LED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重点突破战略
  
  深圳企业以加工贸易型企业居多,这里就以一个中型LED生产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1.经营目标与总体战略定位
  企业应对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地位有清醒的认识,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有优势的产品,是为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典型案例。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一家从事封装的企业,应尽可能的避免从事更下游的成品(如显示屏、照明)的生产和销售;而一家从事终端产品(如显示屏或者照明产品)制造和生产的企业,应尽可能的避免自建封装生产线。
  企业还应对所生产产品的目标市场,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目标市场不明确,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规划混乱,研发方向迷失,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企业还当设置明确并且可实现的经营目标。纯粹的加工贸易型的LED生产制造企业是没有前途的,战略转型是此类企业走到一定程度时必须面临的问题。所以,应该结合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分别设置符合实际的经营目标。是为,预则立,不预则废。
  2.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
  应当尽可能的实现一些研发上的突破。即便是加工型的企业,在生产工艺上、产品外观设计上、实用型专利发明上、节能环保设计上、甚至在工程实现等相关综合配套软硬件实现上,还有大量的空间可供发展。纯粹同质化的产品,必然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里有某些比较成功的相关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可做参考,就是,企业尽可能的能够拿出年度盈利的10%或者更多作为研发的投入。
  这里,尤其需要加大对专利技术、产品创新和工艺革新方面的投入。当然,还需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要发明和创造需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当前市场上混沌的竞争局面,也同早期相关企业的意识淡薄不无关系。
  3.市场营销策略
  不同的产品定位,有不同的营销方式和策略。建议企业在市场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生产高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而放弃低端市场给那些更适合做这类产品的企业去经营。

  从营销策略上,考虑坚定不移的走渠道销售的路线是LED企业营销的重点内容。现今,还没有哪个LED企业有能力形成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网络,在异常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也难以做成产品和性能大幅超越同行企业的地位,所以,直销的策略在损害渠道利益同时,必不利于企业稳定的提升销售业绩,抗击销售网络的内部环境和系统外部环境的风险能力较弱,终究会停留在一个相对饱和的水平上而制约企业的发展。当今,LED产业中直销的利润非常丰厚和诱人,但是,充分的考虑营销体系建设后,应该适当的舍弃部分利润而集中精力做好更为重要的事情。
  4.风险控制
  LED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资金实力有限,抗击风险的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应当设置完整的风险控制策略。在产品研发上,严控流程,严把质量关。新产品的研发,须经充分测试和验证,切勿把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在供应商选择上,尽量选择诚信、可靠的供应商,并选择成熟的产品,尽量避免成为供应商的试验田。在物流上,对于电子产品,尽量通过保险、工厂出货免责等方法控制物流风险。在资金链的控制上,应保持合理的现金流,尽可能避免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在风险的控制上,还应相机抉择,冷静思考,合理分析,最终做出合理取舍。
  5.人才战略
  企业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企业人才的能力和积极性。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构架中,至少做好如下几件事情:一是核心人才储备,重点岗位,尤其是核心研发和管理、销售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储备,必须避免因为人事调整造成产品质量风险加大的问题发生。在生产工艺控制上,尽量采用熟练工人,对他们采取适当高一些的薪酬设计是值得的。二是保持一定的人力梯度。全部聘用顶尖人才,可能会在产品质量上和效率上有所提升,但严重的薪酬负担以及保持员工合理的晋升空间也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采用一个合理的梯度人力设计,是势在必行的。三是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是提高效率最为有效的方式。设计合理的、持续有效的激励措施并且保证落实到位,让每位员工充分的积极工作,能够为企业带来足够的动力。
  6.资本战略
  LED产业已呈资本市场群雄逐鹿之势。
  然而,传统LED企业都是加工型企业,很多甚至是家族企业,对于资本运用没有正确认识或者认识较晚。一个中型的LED企业,迟早面临发展瓶颈的问题,比较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资本投入和规模的再扩大,进一步产生规模效应。
  当前深圳LED企业更多的产出主要集中在LED显示等领域,竞争激烈,突破困难。在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后,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争夺相关人才,重点投入未来最具潜力的LED照明产业中,争取成为引领LED照明领域的龙头企业,是当前深圳中型LED企业非常理想的发展思路。
  LED产业是未来几十年极具潜力的行业,势必产生巨大的商机,这也是大量企业纷纷涌入这个行业的原因。笔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这个行业做了一个浅显的分析,期望能够给从事这个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国光电》,2010年5月总第48期
  [2]《光电世界》,2007年9月
  [3]《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09年4月
  [4]《企业经营战略》,刘冀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5]《现代营销学》,苏亚民,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6]《航空工业管理》,2000年01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1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