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农信社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改革发展的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孔凡娣 王长文

  农村信用社在近60年的风雨历程中,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几经变革,历经沧桑,虽然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改革发展进程,因此,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农信社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强的针对性。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观念落后,基础工作薄弱,经营管理粗放,风险隐患相对突出,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差等是农村信用社目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陈旧且观念难以更新。不少信用社员工认为自己地处最基层,业务单一,墨守成规,工作主要凭老传统、老经验,自己和比自己沾沾自喜,不会跳出自己所守的方寸之地作比较,找差距,小成既满,小富既安,目光短浅,不思进取,不顾大局,不讲长远,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心、危机感;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精神不振士气不旺、经营理念落伍、开拓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方法手段单一等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
  
  (二)包袱沉重且持续新增风险。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在支持地方经济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央行专项票据的兑付使一些信用社减轻了历史包袱,不少信用社至今不良贷款仍居高不下,难以盘活收回,尤其新增不良贷款风险又持续发生,再加上历年挂亏,使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很难协调,导致资本充足率低下,拨备提取严重不足,改革发展步伐相对滞后也是必然,离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奋斗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年龄知识结构不合理且人力资源管理落后。过去农村信用社很少对外招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内招或初、高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顶替接班参加工作,仅立足于打算盘,应知应会,缺乏系统的文化专业知识。这些人目前占到员工队伍的2/3以上,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有的已经超过45岁,尽管大部分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内部培训、在职教育,毕竟“先天不足”,空有本本,水份很重。近年来农信社对外招收了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但相当一部分是高职生,二类以上院校毕业生风毛麟角,其质量不甚乐观。另外,农信社现有的用人机制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不当、潜力挖掘不够,没形成自上而下的培训体系,培训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安排,培训投入少,力度弱。
  
  (四)业务传统单一且结营粗放。相对于其它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存在着经营粗放的问题,业务主要还是传统的存、放、收,且结算渠道传统单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力求通过创新业务,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同业竞争力;力求通过拓展中间业务,创收增收。但由于起步较晚,人员素质、科技水平、服务功能所限,成绩不甚理想。
  
  (五)存在着风险隐患且案件频发。从内部文件和信息看,农村信用社在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同时,一些案件也频繁暴发,充分说明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案件防范、内部控制建设和制度执行中还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和隐患,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农村信用社形象,同时也影响了自身的改革发展。究其成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样也有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存在漏洞、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的原因。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建议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
  发展才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也就无所谓改革,无所谓落实科学发展观。而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加快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一是增强“三种意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增强“三种意识”。1 增强责任意识;2 增强机遇意识;3 增强危机意识。二是树立“三种观念”。1 树立学习观念;2 树立务实观念;3 树立创新观念。
  
  (二)坚持改革创新,做到“三个并举”
  从根本上说,农村信用社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姓“农”,这也是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向和根本宗旨,农村信用社应当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改革创新。
  一是明确市场定位。面向“三农”,巩固农村市场;面向城市社区,延伸金融服务;面向中小企业,做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省联社为全省农利信用社明确的市场定位。各地农村信用社应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客户,细分市场,讲究效益,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确立在区域、客户和业务上的市场定位:以当地经济发展为依托,找准区域定位,抢占丰厚的金融资源和业务发展的制高点;以优质客户为重点,明确客户定位,培育优良客户群体,包括公司、机构和个人中的优质客户以及金融、保险、证券等同业客户;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根本,确定业务定位,以小额农贷和创建信用工程为突破口,找准发展机会,抢占市场先机。要充分发挥贷款证贷款联系农民、占领农村市场的品牌优势,明确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的顺序,切实端正服务方向,遵循先满足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农村种、养、加项目的需求,再解决个体工商户的资金需求,最后考虑非农优良客户资金需求的信贷投向。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和种、养、加项目资金需求是信用社服务的关键。通过延伸贷款证贷款品牌,推出黄金客户授信贷款。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农”头产业,通过看准项目、选准市场、支持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扶持和引导农民优化品种、品质和布局,提高生产加工水平,提高效益水平。要通过对其评定等级、授信额度,落实担保抵押,随片随贷,常放常收,提高效率,同时建立和培植稳定的黄金客户群,在农民不断增收致富中发展信用社自身的业务,不断壮大资金实力,优化资产质量,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促进农村信用社稳步健康发展。
  二是做到“三个并举”。农村信用社在明确市场定位,坚持“四个面向”的基础上,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新业务,做到“三个并举”,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推进业务创新,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三个并举”即农村业务与城市业务并举、个人业务与公司业务并举、自营业务与代理业务并举,以有效业务的膨胀带动经营效益的提高,以加快有效发展来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授权授信管理上,实施对龙头企业的政策倾斜,采取动态授信或特别授权方式开展信用业务。在信贷产品设计上,根据县域经济资金需求特点创新业务流程和服务品种,探索以股权、仓单、应收账款、商标品牌、特约经销商经营权、专利权等有效物权作担保抵押的信贷方式。
  
  (三)以人为本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人是最具活力最富有生机的生产力。农村信用社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效率高”的员工队伍,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信用社领导班子建设。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班子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农村信用社

的改革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人、用好人。
  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员工队伍进行整合。对一些年龄偏高、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老同志适当保留,重点放在农村小额信贷岗位。对业绩差、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的采取分流或内退,予以淘汰。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引进新鲜血液。要坚持学以致用,真学真懂的原则,对现有员工进行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培训。
  三是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激励、保障机制。知识和人才需要尊重,劳动和创造需要激励,干部职工的生活和归宿也需要得到保障,“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结合改革大环境和自身业务发展的“小环境”,探索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尤其要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从而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于坏一个样”的状况。要切实加强人员交流,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使每个人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才尽其用,促使其个人爱好、专长得到充分发挥,为每个员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要将优秀人才选拔到中高层职位上,或到不同单位、不同岗位锻炼和发展,克服呆滞的干部任用方式。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消除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如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四)防控各类风险,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管理的逐步到位和内控的日趋加强,各种案件还会不断发生和暴露出来,这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水平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农村信用社应当切实提高对防范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风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提高内控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风险,切实做到内控发展两不误,否则,就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一是抓案件防范,用教训举一反三。对案件防控,要举一反三,做到警钟长鸣,汲取发生在农村信用社和其它金融机构案件的沉痛教训,本着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继续全面、广泛、深入开展了清理清查整顿工作,切实强化案件防控,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但风险防范不是一时之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从长远着眼,从当前着手,把风险防范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始终。贯穿于各项业务流程的始终,切实使每一个网点、每一名员工都牢牢树立“违规无小事”、“安全就是效益”、“内控管理优先”、“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自觉把遵章守纪、依法合规经营作为基本准则。日常管理中,从提高全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人手,用政治学习、理论灌输、案例分析等形式,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员工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自查、抽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岗位、要害部门、关键人员和薄弱环节的检查,检查要查透、查实、查明,并尽量扩大清理排查的深度和广度。对各类检查,要坚持“查必问责”的原则,对应该查出而未查出的问题,将严厉追究检查人的责任。今后发生的案件,严肃追究案件当事人、稽核检查人和相关领导等人员的责任,对领导责任,上追两级。对有案不报、压案不查的,从严追究有关办案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二是抓执行能力,保障政令畅通。对党和国家农村金融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领导决策意图贯彻落实的深度和广度,直接体现在政令畅通、执行力强弱上。农村信用社在落实党和国家农村金融路线、方针、政策和省联社、办事处及监管部门会议、文件精神、执行规章制度方面,要不等不靠,全面贯彻。层层落实,并重点解决执行力问题,做到“贯彻不走调”、“结合不错位”,“执行不走样”。要对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清理、修订、完善,努力做到一专业一岗位一流程,构建适合内部各业务环节、各岗位之间规范、有效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建起一套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农村信用社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合规是荣,违规是耻,违法是罪”的经营理念,时时告诫员工“一失万元”,制度是“高压线”,操作规程是“准绳”,只有严肃认真、不折不扣地坚持规章制度,只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执行操作规程,才能切实加强对重要环节地控制,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并只唯实、不唯上,从我做起,带头坚持制度与原则。在此基础上,狠抓制度的落实,规范决策、管理和操作行为,强化内部控制。从源头上防范案件发生。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稽核和监察保卫、会计辅导、信贷检查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改进方式方法,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言行必,行必果,为取信于民,确保有令则行,令行禁止,要切实努力做到“一切工作具体化,大家都来抓落实,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对于省联社、办事处和联社会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通过层层考核、工作汇报、专项稽核、各项检查或抽查等措施进行检查,凡发现贯彻落实不到位、执行走样、效果不佳的,通过约见谈话、《通报》、《督办通知单》等形式,限期整改、处罚处理。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2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