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述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琪琳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阐述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几个主要因素,揭示了企业里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审环境 内审定位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组织架构、制度健全性、领导的重视、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等。
  一、良好的组织架构,是内部审计发挥效益的首要条件
  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里是一个发挥监督职能的部门,良好的组织架构,对于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来说,可发挥的作用成正比。
  目前单位内部审计的领导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受本单位董事会或董事会所设定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第二、受本单位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如厂长、总经理的领导;第三、受本单位主计长(或总审计师、总稽核师)的领导;第四,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主计长双重领导。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权威性越高,工作也就越容易开展。
  企业在越来越多的重视内部审计,绩效考核、干部任免等越来越多地依赖内部审计提供的数据或评价依据。但有的企业却不清楚内部审计机构如何在企业里设置,组织架构不清晰;有的企业干脆将内部审计人员归口给财务总监领导,理由是“财务、审计是一家”。这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审计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因为发现问题和提出的整改建议都是给一个领导看,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导致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内部审计开展工作的依据
  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内部审计只处于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基础所进行的审计,其程序设置的切入点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是告诉员工哪些行为被允许或不被允许、哪些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哪些事情怎么处理的书面文件,代表企业最高权威性。只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越健全,开展内审工作时越得心应手。
  内部审计工作只有依据公司的各项管理规章和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才能使审计结论在企业里具有公允性、可理解性,才能更容易被同事认可,从而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反过来又验证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实用性,能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督促相关部门进行修订,使其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
  三、内审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条件
  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不仅仅体现在维护审计人员正确的审计结论、审计决定上,还应体现在提升内审人员从业素质方面,给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后续职业培训或学习的机会,鼓励内审人员参与各种社会性的职业培训或资格考试,扩展内审人员的视野。
  内审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有: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沟通和协调能力、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能力。职业道德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廉洁自律、忠于职守、能保守工作中涉及的各项机密等。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能力,能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问题、与被审计单位或人员交涉,了解事实的真相,正确得出审计结论、做出审计决定,从而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此外,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力,也是内部审计工作对内审人员提出的要求。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里,信息系统被普遍运用,各项管理流程通过信息系统得到贯彻执行,这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事物,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定位越高,对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就越多,寻找适合本企业工作要求的内部审计人员就越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与其薪酬要求成正比,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对内部审计的定位,来决定需要具备哪些综合素养的内审人员,以成本效益最大化为原则。
  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合理定位,是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重要因素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取决于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定位;对内部审计的合理定位,又取决于企业高层领导的意志。大部分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二是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或流程。
  有部分企业因内审查出了一些问题,管理层就要求所有的财务数据和管理类资料都由审计部确认后再签发。这种做法不但打击了除审计部以外的其他部门工作积极性,而且有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内部审计可能每天纠结于财务数据,或自己看不懂的技术类专业文件,审计的本职工作如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反而没有时间开展,失去了该部门在企业里存在的真正价值,也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
  其实,要保持内部审计在企业里的相对独立性,发挥内部审计的最大效益,审计不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是唯一的办法。所有内部审计开展成功的企业,都是内部审计定位清晰的企业,也是内部审计发挥最高效益的企业,更是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度好的企业。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1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