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琴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成果实施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战略目标的系统管理工程。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充分的双向沟通以及所有相关部门的参与。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作出如下讨论。
[关键词]全面预算 管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在我国是地位比较特殊的一类部门和单位,一方面代表政府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预算内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即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等构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因此很多单位也未将严格的预算制度摆上议事日程。
一、目前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全面预算的概念和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入我国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近20年的时间里,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改制上市的股份制企业,真正认真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总体来看,我国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还不多,而且由于对全面预算管理理解的片面性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即使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它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全面预算管理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配合的战略保障体系,它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指导当前实践,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和再次量化;它运用价值管理手段,使企业内部资源实现高度整合,同时将企业价值与各级组织的具体目标、岗位职责联系起来,以增强业绩计量和业绩评价的战略导向性,并通过预算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对企业战略进行必要的修正或再评估,从而全方位的支持企业战略。
2.全面预算管理是与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是全面整合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经营管理制度,而非单纯的会计专业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使企业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管理模式,它关注人、重视人,明确人在企业中的地位、责任、权力和利益,规范员工的作业程序及行为,并以制度方式告诉员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使员工行为与企业管理彼此渗透。因此,它是一种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一种有利于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3.全面预算管理是集规划、控制、评价于一体的系统化管理,而非简单的结果数量预测。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内外各种经济现象,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所以它必须通过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的配合,实现全方位的系统控制,必须通过预算编制、预算调控、预算考评诸环节的循环,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三、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思路
1.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部门、职工个人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强调人人都是预算编制的参与者,人人都是预算目标执行的实现者,即要求单位全员参与、全员监督、全员考核。
2.预算指标及早编制并及时调整
预算编制不再只是年初的工作,它应当起始于上年度的年中。为了能对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进行及时监控,整个预算编制的工作应该在年底前完成。预算不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单位应该在一年中适当的时候进行调整(有些单位采取月度滚动的做法,有些则采取半年度调整,调整的频率应该视业务性质而定)。这样,就可以将当初预算确定时未能预见到的市场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因素及时纳入考虑范围。
3.责任主体全员参与,预算指标细化到部门
预算编制不再只是编制财务预测报表,各责任主体通过参与预算的编制,根据单位战略规划编制相应的运作计划和预算,使得事业单位的任务与全部资源通过透明的程序进行配比,以达到资源的协调配置和利用。预算编制不再只是从上往下的单向压制过程,它需要单位上下各部门的双向沟通与协调,并在调整中达成一致目标。单位总体任务层层下达,人人分担。相应的预算指标也层层分解落实,每个成员均承担工作目标责任和经济责任,全员建立和增强"成本和效益"意识。
四、预算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现在事业单位的预算基本是按收入类别和支出功能分类编制的,这种预算编制比较粗放,不利于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审查监督;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弱化了预算约束等弊端。随着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分复杂程度的增加,预算所涉及的内容呈多样性,预算编制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化的。如调整法、零基法、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可以采取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和基本支出预算一般都是以一个年度为预算期间,可以编制定期预算。事业单位除保证单位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外,每年还需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基本建设等支出,这部分支出应当编制滚动预算。这样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考虑单位长远发展利益,避免因重复建设、重复购置而造成资金浪费,使单位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梁星,田志莹,吴慧香.中外全面预算管理比较.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2
[2]张瑞君,殷建红.基于价值链的动态预算管理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2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