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昌霞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环境的需要,仍存在一系列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一课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具体目标、存在的不足、改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指导思想 不足 改进策略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
  
  事业单位的目标是事业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事业单位绩效最大化。根据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特点,其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应包括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目标和分配管理目标四个方面。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在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积极推进的今天,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现阶段,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个微观的层面上,尚存在着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譬如思想观念、人员素质、基础工作、法制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和研究。
  
  (一)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工作者仅仅是充当单位付款人的角色,没有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职业规划及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和要求,甚至将个人的主观意识凌驾于财务管理制度之上,这是导致财务管理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二)难以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业务能力比较低,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为工作而论工作比较表面的层面上,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理论一筹莫展,没有真正把事关社会稳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这一重大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加以研究和探索,致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严重脱节。近年来,信息化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若干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业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然而在兼容性方面,不能够满足财务管理全程监控的要求,而且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资源共享,浪费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部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心不强,加之调换频繁,不能够正确履行会计职能,有章不循甚至玩忽职守。诚信失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动摇了经济社会信用基础,影响了国家经济运行的安全。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提高职业素质,掌握有关会计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熟练掌握和正确应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律、自强,依法理财,照章办事。另一方面,加强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是企业负责人。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支配权。会计诚信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责人的职业道德高低,所以说,必须对单位领导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便其更好地掌握会计法规。
  
  (四)会计凭证、账簿失真,往来账务处理混乱
  原始凭证方面,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记账凭证方面,填制的记账凭证不准确。有的单位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和内容,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预算外收入挂在往来账,在年终结账时,不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还有一些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了账外资产。
  
  (五)财会管理措施不到位,控制体系不规范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会计出纳由一人兼任,移交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内部财务管理失控,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对公用支出采用实报实销制度,也即根本不进行有效控制,结果导致各个部门在公用经费使用中花多花少的都一样,没有能够营造出奖惩分明的氛围,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形成攀比,内部财务控制形同虚设,相关文件法规的严肃性受到漠视。
  
  (六)违法违纪手段比较隐蔽、不断变化
  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大量违法违纪问题,其手段十分明显,监督部门稍加检查就能够发现;但也有不少单位的作假手段隐蔽,作假技术也在变化,如利用关联方交易。利用外购业务,地区、部门联系造假账以骗取股民资金、虚构政绩等,增加了监督难度。对财务工作中数据失真、监督不力、违法违纪等问题追究法律责任的比较少,许多问题只是调账或轻微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会计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的相应对策。
  
  (一)树立全新观念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就必须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理财,只有先更新观念,才有可能理财制胜。因为新观念会带来新思维,产生新行为。发生新变化。从有效理财的角度来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抛弃陈旧的观念,更新思维,树立起新的现代理财观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观念主要包括: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价值观念、财务风险意识、财务公关意识、机会成本观念、服务参与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应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从业门槛,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人员充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队伍中。其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和后续教育,使财务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
  
  (三)强化预算管理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全面的预算管理、恰当的会计核算、有意义的财务报告和有资格的审计人员的及时审计。也就是说,在财务信息化的平台下,财务管理工作者不断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分析系统,使财务工作从事后核算向事前预算、事中控制、核算及事后分析有效连接,使财务协同业务。
  
  (四)全面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确保预算真实完整
  无论是基层预算编制单位,还是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在编制、审核预算之前,进行全面的人员、资产等清查,摸清家底,才能保证所有需申请的经费不漏报,所有不应核定的经费不多批。确保预算编制或核定的科学合理、真实完整。
  
  (五)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是根据上级单位批复的收支规模,及时调整预算。上级部门在核定预算时,根据当年的财力和整体事业发展需要,从全局考虑、统筹兼顾,单位上报的收支预算不一定如数批复。当批复的总体收支规模与上报预算有差别时。单位应及时调整各项收支预算,以确保经费收支任务能够完成,确保事业发展目标能够实现;二是对于批准的项目支出,要制定科学的项目进度,并对项目支出费用进行明细分解,保证项目实施进度有计划,经费支出有预算;三是办理日常收支和资金拨付业务,要严格按照预算和项目计划进度执行,并根据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支出明细预算。对确需调整总体收支预算规模的,应按规定报批。
  
  (六)规范凭证流转程序
  凭证流转程序不规范,内部牵制制度不严,是使事业单位资产流失、造成损失浪费的根源。规范凭证流转程序,加强内部牵制,就要开票、经办、审核、审批收付款、记账等职责严格分离。对收款凭证要先开票,后审核,再收款,最后制单、记账;对支出凭证要先报批,后经办,再审核,再审批,再付款,最后交财会人员制单、记账。
  
  (七)讲求控制方法。加强财务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要讲求科学的控制方法,要综合运用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复核控制、全面预算控制以及内部报告和内部审计控制方法。要区别业务的性质和工作的特点,合理地界定和动用不同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灵活组合。合理搭配,以求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八)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需要以法制为依托、为保障,没有法制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一部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方法、手段和保证发挥职能作用的措施,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以调整和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4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