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州VS天津:谁是中国第三大中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天昊 赵瀚之

  达沃斯带来的实际利益,远甚亚运会,而滨海新区的显赫地位,亦非南沙可比,天津以重甲取胜,而广州,则富有活力,以轻灵占优。
  
  虎年余威。
  冬季落幕的广州亚运会,使广州再次站立在国人的视野中心。达沃斯论坛的召开,亦使天津成为焦点。一直以来,广州和天津,谁是中国的第三大中心城市,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两大盛会几乎同期召开,似乎寓意着广州和天津的龙争虎斗。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广州和天津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中的排名为第六和第七,在内地城市中,广州排名在深圳、北京、上海之后,位列第四,天津则紧随其后,位列第五。而在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内地城市中,广州与天津亦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
  同时,在2009年的城市产值中,广州2009年总产值为9112.76亿元,天津总产值为7500.80亿元。就经济总量而言,广州领先半步。不过,就增速而言,天津却远超广州。从2007年至2009年,广州连续三年的增速分别为14.5%、12.3%、11.5%,而天津同期增速分别为15.1%、16.5%、16.5%,连续三年增速超过15%,其速度为国内罕见。
  自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之后,天津已经出现了整体飞跃,这朵一度凋零的“北国之花”,似乎有梅开二度之意。隐约有超越广州之势。
  广州与天津,不仅是当下的重要竞争对手,更是晚清和民国以来的南北诸城中的两朵奇葩,追本索源,其龙争虎斗,纠葛百年之久。
  一时得失,难以分出高下,唯有关注未来,方能明达大道。从中国第三城的竞争中,隐约可见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格局。
  
  亚运会VS达沃斯:城市营销的比拼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能够借助巨大的光环效应。名不见经传的波茨坦,因为《波茨坦公告》的诞生而成为名城。承办世界级峰会,无疑更是提升城市全球影响力的捷径。在中国,偏居海南的博鳌,也因为承办博鳌亚洲论坛,在国内声誉鹊起,
  第十六届界亚运会和达沃斯峰会是广州和天津所承办的最高规格的世界性会议,而从这两个会议的举办过程中,亦可体现其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秋后算账之时,到底这种盛会,对于城市的未来有何种程度的帮助,需要更长久的观察,不过,就目前而言,天津达沃斯峰会的现实利益,比广州亚运略胜一筹。
  某种意义上说,广州亚运生不逢时。
  就国家层面而言,作为国家强盛的标志,北京奥运,已经成为中国承办的最高规格的世界性活动,至奥运落幕,中国也不再需要证明。以展示国家、地区或者城市强大文明的各种形象工程,亦从此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失去了其意义。广州亚运,已成鸡肋。
  此外,广州亚运和上海世博几乎同时筹备,在与上海的竞争中,广州落于下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达数千亿的中央财政拨款,都投向了上海,广州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持不足,很多事情都是自掏腰包。
  更为严重的是,上海世博,抢走了广州不少的风头,甚至很多企业赞助商,既是世博赞助商,又是广州亚运赞助商,而既然已经有了世博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舞台,很多企业就不再在乎是否成为广州亚赞助商了。
  相对亚运会,达沃斯峰会对于提升天津的商业价值,具有更直接的拉动作用。现在的问题是,达沃斯峰会,能否永久落户天津?
  达沃斯年会号称“经济的奥林匹克”、“富人俱乐部”,参加达沃斯峰会的,除了各国高官外,最多的就是国内外商业巨子了。继第一届达沃斯年会在大连召开之后,第二届和第三届达沃斯年会都在天津召开。而通过达沃斯年会,天津聚焦的中外政商领袖,亦远非广州亚运可比。
  天津的威胁,在于达沃斯年会的举办方式,是每年都招标,很多国内知名城市,都希望能够借助达沃斯的光芒,增加自己的成色。在大连和天津之后,深圳、青岛、杭州、重庆、西安等城市,亦跃跃欲试。
  天津的优势,则在于两次承办达沃斯年会。天津最近几年的飞跃发展,使其在申办达沃斯年会时,加分不少。自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级试验区,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和中石油等大型央企,都聚集到天津,浓厚的商业氛围,非常切合达沃斯年会作为经济类顶级会议的定位。
  目前,中国作为永久性论坛总部的城市,唯有博鳌,而天津的未来,即可借鉴博鳌,通过成功举办峰会,争取到永久性会议地址,如此,则天津可以称为达沃斯之城。
  
  尴尬的老二
  
  天津与广州,同为难兄难弟。既互相竞争,亦同病相怜。
  无论是天津还是广州,单论城市的实力,都是中国内地屈指可数的重镇。可惜,一山更比一山高。天津长期以来,都躲在北京的阴影之下,而广州在领先岭南千年后,冷不丁出现一个香港后来居上,世事变迁,如白云苍狗,非人力所及。
  如何在无法挣脱老二宿命的情况下,不离不弃,继续高歌猛进,自我修为,是对两个城市的漫长考验。
  在某种意义上说,广州是一个被撕裂的城市。
  在大珠三角经济经济圈中,香港是毫无争议的领袖,是珠三角的发动机,以及经济、文化中心。2009年香港的生产总值约在人民币15000亿左右,仍然大幅领先于广州,位居中国两岸三地所有城市之首。香港特殊的体制,强大的经济实力,无与伦比的开放度,国际化的胸襟,也是广州无法比拟的。
  在珠三角经济区内,广州虽然是中心,但是,随着深圳的崛起,珠三角逐步上演双雄争霸的故事。2009年,广州的总产值为9112.76亿,深圳总产值为8200亿,两地产值非常接近。而从人均生产总值上说,深圳则超过广州。
  在经济活力方面,深圳更是优于广州。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万科等众多顶级内生性企业纷纷崛起于深圳,其中,华为和万科,则已经是千亿级世界巨头。而广州缺少富有竞争力的内生性企业巨头,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和金融领域,深圳亦领先广州。
  而在珠三角内部,由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各自起飞,广州在很多领域,反局部落后于珠三角一些城市,如佛山和东莞,在制造业领域,就远比广州发达。改革之初,广州的经济总量,大约占珠三角总量的70%,时至今日,广东的经济总量,却只占珠三角的30%,刚好倒过来。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将更使广州的作用边缘化。
  天津与北京,命同一线,两个接壤的城市都分设直辖市的情况,在全球绝无仅有。
  2009年,北京生产总值为11865.9亿元。远远超过天津的不足8000亿。北京服务业比重高达75%,基本达到了世界性城市的水平。而在这个方面,天津远无可比。
  虽然国家对于京津唐都市圈作了重新定位,有意将天津培养为未来的经济中心,但是,按照目前各自的发展速度,天津要赶上北京,可能需要10年以上,纵使如此,天津亦不过是在重复北京的老路。虽然天津最近几年的滨海新区发展很快,但是,其企业来源主要是国外巨头和大型央企,北京虽然是央企的大本营,但是,在竞争性企业领域,亦有所建树,如联想、搜狐、新浪、新东方等巨头,都产生于北京,而天津,在竞争性领域,则乏善可陈。
  在未来,天津要取代北京成为环渤海区的经济中心,必须要有自己的内源性企业,需要营造富有活力的竞争环境,如果天津仍然以目前的“外企+央企”的模式立市,则天津与环渤海其他城市之间,只有竞争,没有互补。北京方面不可能把全部的央企都转移到天津,现在很多央企与天津的滨海新区仍然在蜜月期,一旦蜜月期结束,天津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从重到轻VS从轻到重
  
  最近几年,天津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广州,尤其是工业发展速度,天津的工业增加值,在10年间增长了14倍。

  不过,某种意义上说,天津的高速增长,很大原因在于其直辖市的地位,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在天津布置了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对于天津的经济造成了强力拉动。
  如果将城市竞争比喻为战争的话,那天津的厉害之处,不在于其内功的深厚,而在于其身披重甲。
  2009年,天津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7:54.8:43.5。基本还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主导的特点明显。
  同时,2009年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了5000亿,增长47.1%,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占GDP的比重,创纪录地达到了75%以上,为国内城市最高。以47.1%的投资增长,换取16.5%的经济总量增长,天津的效率并不值得推崇。
  相对而言,广州对于投资的依赖则小得多。2009年,广州三产比例为1.9∶37.2∶60.9。固定资产投资2659.85亿元,增长22.3%。广州虽然发展速度稍逊于天津,但是真实经济效率却高出好几倍。
  在天津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滨海新区几乎贡献了一半。作为天津“特区”的滨海新区,一直获得了中央的关照,这种优势,是广州无法比的。某种意义上说,天津的高速发展,是国家的政策红利所致,而非内生性增长。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十大战役”,总投资就达1.5万亿,几乎等于两个天津。
  一张白纸好画图。在产业结构方面,天津可以通过滨海新区,再造产业结构,目前,天津拥有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七大主导产业,比之广州以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石油化工为主导的三个产业支柱,更为多元。
  重剑刚猛,失之灵便。
  天津的大投资、大项目模式,虽然能够短期内拉动经济,但是,过于依赖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而缺少内生性、竞争性企业,是天津的硬伤。天津比较著名的企业如OTIS电梯,王朝葡萄酒都是合资企业,未来,天津需发展大众工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平衡。
  广州第三产业比重高达60.9%,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不到30%,广州的经济增长,含金量更高,更富有活力。这是广州的最大优势。
  在工业构成方面,虽然广州在2003年之后,重工业就超过了轻工业,但是,轻重工业的增长比较均衡,2009年,轻重工业比重大约为2:3,而天津轻重工业比重已经达到了1:5,轻工业的欠缺,使天津的经济结构失衡。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方面,广州则远远领先于天津。
  广州虽然没有像深圳那样,产生众多民营经济巨头,但是,广州开放而广阔的市场,亦造就了众多繁星般的民营企业。2009年,广州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12.83亿元,占比50.6%。而天津多年以来,民营经济的比重,都不到40%,基本是国有经济一手遮天。
  广州的尴尬,是既无大型国有企业巨头,亦无民营企业巨头。两头不讨好。而在未来,要冲击经济总量,更多需要部分重型化,通过大企业、大项目,来中和目前的企业过于分散的格局。
  广州将大力发展汽车、石化、造船、钢铁以及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工业向高科技、高集聚、高附加值转型升级。
  在广州与多家中央企业的合作中,涵盖了汽车制造、造船与海洋工程、核电设备等多个领域。在南沙,未来亦可重点发展临海工业。未来,南沙的经济总量,将接近广州,等于广州再造。
  
  北部湾VS图们江:来自未来的竞争
  
  无论是天津还是广州的身边,都有未来的潜在威胁。
  在“以内陆换港湾”的战略性运作下,中国通过与朝鲜国租借罗津港的相关协议,梦寐以求的图们江出海口,终于打通。从此,中国广袤的东北大陆腹地,告别了无出海口的困局。
  图们江开发的实现,将彻底改变北方的经济版图。在罗津港未获租用之前,东北大门,被朝鲜、俄罗斯所关闭,唯一的出海口大连在东北的偏西,东北的中部和东部无法直接出海贸易,东北城市对外贸易通过大连,而对内贸易,则通过山海关,借道北京运往内地。某种意义上说,大东北经济区,以前只不过是环渤海经济区的后花园。
  而随着图们江开发成为事实,东北对于渤海经济区的借重,将不复存在。东北将挣脱对关内的依赖,形成东向太平洋与西向大陆市场的双头格局。特别是对朝鲜和日本、俄罗斯的贸易,罗津港比天津更有优势。
  天津未来和东北诸城市之间,将存在更多的竞争关系。整个大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其数十年的互补性关系,亦将改变。彼时,在东亚市场、西太平洋沿海的贸易方面,东北大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之间,将形成直接的竞争,天津的中心城市地位,将受到削弱。
  与天津来自“东线”的威胁不同的是,广州的未来威胁来自“西线”。
  此前,能够威胁到广州和香港的,主要是长三角,在争夺华东和华南经济腹地的出海口上,珠三角和长三角港口存在着巨大竞争。而随着北部湾的崛起,广州港又面临着与北部湾诸港口争夺西南腹地出海口的竞争。广西对北部湾港口的定位是,面向东盟的现代化枢纽港和国际航运中心。
  此外,中国沿海诸港口,更多的是承接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是一种逆向的交易模式,而北部湾不同,它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和非洲的贸易通道。更多的是一种顺向的交易模式,即中国处于高端或者是对等地位,而东南亚和非洲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随着中国的崛起,未来中国与东南亚诸国之间,将产生比较大的经济落差,而这种落差,将促使北部湾区正式起飞。如此,则珠三角港口在中国面对东南亚方面的作用,未来将被彻底边缘化。
  而在广东内部,粤西的湛江发展迅速,其临港工业,对于广州南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中石油数百亿的项目,最后落户湛江,而投资千亿的宝钢亦舍南沙而就湛江。
  城市的发展,往往历时百年乃至千年,广州与天津,可谓一时瑜亮。以彼此为镜,可以知得失,有时候,群雄并起,往往能够使彼此奋发图强。
  最重要的是,通过互相竞争,能够学习彼此的长处,广州民营企业的活力,体制的灵活,是天津未来需要借鉴的榜样,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天津成为未来渤海区经济中心的必修课;而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规划的科学性,对广州南沙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93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