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柴忠东 施慧家

  摘要: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是基于企业同质化的前提假定。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然而,近年来以Melitz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在其规模、生产率以及工人的工资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而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称为新新贸易理论,其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和产业层面转向企业和产品层面,以生产率差异作为企业主要特征,从微观层面详细剖析了企业的出口、投资以及国际化生产组织行为,为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生产率;进入或退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14-05 收稿日期:2008-07-25
  
  在研究国际贸易的起因及其影响时,经济学家们大多强调的是比较优势、规模报酬递增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但是却很少关注现实中直接从事贸易的企业。事实上,国际贸易是一种相对稀少的企业行为,出口又高度集中于某些类型的企业。例如,2000年,在美国从事经营活动的550万家企业中,出口企业仅占4%,其中,就价值而言,1%的最大贸易企业占据了美国总贸易价值量的80%以上,而位于前10%的出口商的出口数量就占据了美国出口总量的96%。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在一国的进口和出口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研究成果显示,对外贸易企业与那些只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和产业的分析,一些学者发现,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通常是那些规模较大、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增长较快、更多地使用技能和资本要素的企业,而且这些差异在出口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Bernard和Jensen(1995)发现,出口商在开始出口之前就拥有生产率优势,这表现为市场优胜劣汰的自选择机制:出口商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这并不是出口的结果,而是因为只有最具生产效率的企业才能够克服进入出口市场产生的固定成本障碍。这种微观经济主体的异质性可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当贸易政策壁垒削减或运输成本下降时,高生产率出口企业生存并且成长,而低生产率非出口企业则有可能停产。企业之间经济活动的重新配置提高了产业内总体生产率水平,并且为贸易利益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
  
  一、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对贸易实践的解释能力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即生产的机会成本存在差异),比较优势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所谓的李嘉图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业间要素密集度差异和国家间要素丰裕度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的赫克歇尔――俄林比较优势)。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然而,国际贸易的实践表明,二战以来,越来越多的贸易发生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相似或相近的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额大大增加,传统贸易理论显然无法对此做出解释。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Krugman、Lancaster和Helpman等人从规模经济、产品异质性人手,提出了新贸易理论,从而科学合理地解释了国家之间双向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要指出的是。1980年代,建立在产品差异性和垄断竞争基础上的产业内异质性概念被首次引入到贸易理论中,但是,在上述学者的研究中,异质性并不是用于说明企业之间在生产率和规模上存在着不对称性,而是为了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企业生产率或规模上的差异性没有成为新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结果,这一理论中大部分模型都假定。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在技术获取上是对称的,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之间相似的生产率水平与出口贸易水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发现。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同时存在于同一产业内部。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一新发现与标准贸易理论的前提假定相背离。在Krugman等人的新贸易理论中,所有企业都出口,因为每一家企业只生产消费者偏好的独一无二的产品品种,其中,贸易成本仅占企业在国外赢利的一部分。但还不足以迫使其停止出口。显然,这与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情况相去甚远。事实上,任一产业内各个企业之间在生产率、技术水平、资本与技能密集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大量经验研究基础上,Melitz、Bernard、Jensen、Scho~等学者提出了生产率异质性理论,他们的研究视角从新贸易理论中代表性企业假定(所有企业都出口)转向企业异质性假定(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率方面的差异,一些企业出口而另一些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将沉没成本与生产率异质性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内的新现象、新特征,从而为异质性企业贸易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企业异质性的源泉:生产率、产品质量与工人技能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大都将研究重点集中于部门或产业上,而相对忽略了产品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差异。事实上,就产品而言,即使归为相同的两位数或三位数SITC分类中的商品也有可能是以不同的要素比例生产出来的;就企业来说,单个厂商不仅在其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上,而且在雇佣工人的类型上都有可能与众不同。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工厂)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而当前对这种差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于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
  贸易自由化可以促使企业“质量”提升,这里的“质量”主要指企业生产率或产品质量。在贸易开放压力下,企业之所以能够提高自身生产率或产品质量,一方面是因为进口竞争部门中的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力更加低廉国家的进口商品冲击而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外贸易可以将一国资源从非出口商转向出口商,而大量经验研究显示:出口商比非出口商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出口与产品质量、工厂生产率和工人技能提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更高“质量”的企业通过优胜劣汰进入出口市场并且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它们对于专业技能型工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质量”提升会导致技能溢价的上升。如果说为出口市场生产比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生产具有相对更高的技能密集度,那么,不断增长的出口需求将会提高产业内部对技能型工人的相对需求并且导致更大的技能溢价。Verhoogen(2006)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导致出口工厂平均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这又增加了对更加优秀的技能型工人的需求。而Harrison和Hanson(1999)也发现,在墨西哥,出口商比非出口工厂雇佣更多的白领工人。可见,为了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用于出口,企业需要雇佣更多的

技能型工人,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产品质量在不同类型国家的不同出口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正如Schott(2004)指出的那样,如果各国在产品分类中实行完全专业化,那么技能和资本充裕的国家将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更高单位价值的产品,而非技能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则专业化生产和出口低单位价值的产品。如果单位价值的高低能够反映产品质量的差异性,那么,在相同的产品分类中,发达国家将专业化于更高质量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专业化于更低质量产品。这样,当中等收入水平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贸易时,它们也会像其他更加发达国家一样提高产品质量。如果说更高质量产品确实需要大量技能型工人的话,那么企业转向更高质量产品生产将有益于技能型工人。需要指出的是,在出口型工厂中,出口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所导致的对于技能型工人持续增长的需求既可以通过雇佣新的、受过更好教育的工人来满足,也可以通过提高每个工厂中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率来实现。David Kaplan和Verhoogen(2006)认为第二种方法可能更为有效,因为在出口型工厂中对于技能型工人的更大需求可以转化为在这些工厂中更高的效率工资,而不是每家工厂中白领与蓝领工人的比例变化,效率工资能够真实反映出口工厂中白领工人接受的额外培训或付出的努力。可见,贸易自由化之后,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效应超出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所强调的产业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产业之间就业的净变化要小于产业内同时出现工作岗位创造与工作岗位消失时就业的总变化。
  
  三、企业内部生产率改进:自选择机制和“出口中学”
  
  当前,大量的经验研究显示: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自选择机制和“出口中学”成为解释这种因果关系的两个重要假说。
  首先,沉没成本和企业异质性的存在构成了自选择假说的基础。众所周知,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会产生一定的沉没成本,如市场搜寻、消费者信息的收集、现有商品的适应性改进、国外新的销售网络的建立等等。Clerides et a1.(1998)认为,拥有较低边际成本的高生产率企业可以从出口生产中获得更加丰厚的总利润。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出口。只有那些收益高的足以抵补沉没成本的企业才愿意出口。可见。只有当企业已经达到某一必要的生产率临界值时,它们才有能力克服进入海外市场的出口壁垒,这时它们才会考虑出口。因此,高生产率特征在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自选择机制成为企业是否出口的重要作用机制,即沉没成本与异质性生产率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充分有序的市场竞争筛选出优质企业,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最终进人出口市场。事实上,这种自选择很可能是企业一种有意识的决策行为,即为了实现进入出口市场的发展战略,企业有目的地增加投入,提高自身生产率水平。Lopez(2004)指出,目光长远的企业为了成为出口商需要在技术上进行投资,而采用和吸收这一技术也需要它们事先具有更高生产率。这无疑导致企业必须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前提高生产率。因此,在生产率和出口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次,生产率的提升也有可能是企业进入到出口市场后“出口中学”的结果。国际市场上更加激烈的竞争提高了企业的绩效。从而推动生产率进一步增长。在现实中,学习效应来源于三条途径。首先,与国外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改进技术的信息。其次,出口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最后,国外市场激烈的竞争也会促使企业减少X-非效率,推动产品技术创新。Holmes和Schmitz(2001)通过模型证明,由于提高了创新回报,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可以加强创新激励。这里,学习导致了企业商务流程的再造。因此,如果存在着“出口中学”效应,那么企业生产率在进入之后也可能和进入之前一样出现增长。总之,进入出口市场后,竞争加剧、知识积累、技术转移等因素都有助于企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实证分析中,“出口中学”效应并未得到广泛的支持。一些研究认为,目前只是在一些特殊群体中。才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例如,缺乏经验的出口商,在小国、开放的高度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的出口商或者服务于发达的高工资出口市场的企业。
  
  四、企业之间资源重新配置:出口市场动力与总体生产率增长
  
  在传统贸易理论中,贸易利益主要来源于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行的专业化分工:而在新贸易理论中,贸易利益则来源于规模经济与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产品种类的扩张。当前,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经验研究显示,在企业层面上,贸易利益源自于低生产率企业收缩并且退出以及高生产率企业扩张并且进入出口市场所推动的总体生产率水平增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到高生产率企业的重新配置提高了产业的平均生产率。如果贸易自由化实施之后,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并因此压低了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那么贸易利益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加成价格的下降与平均生产率的上升都有助于降低产品价格,并且提高要素实际收入水平。因此,企业出口对产业内部或产业之间资源的转移以及总体生产率增长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Bemard et al.(2003)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为最具生产效率的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出口市场,因而扩大了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当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时,贸易自由化也促使那些在生产率分布中处于较低端的企业退出市场。Melitz(2003)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到Krugman(1980)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分析异质性企业与生产率增长关系的动态产业理论框架。Melitz指出,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一国的进口并因此损害了国内的销售和利润。但是,那些在生产率分布中处于更高端的企业扩大的出口销售总额远远超出了其收缩的国内销量,而那些处于生产率分布中最低端的非出口商则不得不收缩或退出市场。具体来看,在贸易开放条件下,最具有效率的企业成长壮大――它们出口并且不断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仍然出口并且增加其市场份额,但是却要承受利润的减少。生产效率更低的企业继续存在于这一产业内但是却不再出口并且要承受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双重损失。最终,生产效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这一产业。因此,贸易自由化促使低生产效率的边际企业退出并且使市场份额朝着更具有效率的企业集中。资源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企业的转移导致产业的总体生产率水平的增进,通过资源的这一重新配置。出口商在规模和就业上比非出口商增长的更快。这充分表明,出口市场动力对整个产业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尽管在Melitz的模型中,贸易自由化导致产业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并且提高了所有产业的总体生产率水平,但是,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生产率增长

得更为迅猛。在这些产业内,更多的出口机会使得企业要素需求比在比较劣势产业中有着更大的增长,这就抬高了在比较优势产业中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导致这一产业中低生产率企业大量退出。这种跨产业呈现出的不同生产率增长状况也促成了平均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扩大了以要素丰裕度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为国际贸易的利益源泉提供了新的解释。在这一理论框架中,贸易自由化不仅促成了一国总体福利水平的增长,而且对于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贸易自由化刺激下,产业平均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压低了商品价格并且提高了所有要素的实际收入。如果生产率增长得足够高,那么一国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在贸易自由化期间甚至也能有所提高(与众所周知的Stolper-Samuelson定理恰恰相反)。但是,更为常见的是,由异质性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引发的生产率增长会减缓稀缺要素实际收入的下降。需要补充的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影响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贸易自由化、沉没的进入成本、企业自身的特性(如规模)、企业的经验(包括以前的成功经历)、出口溢出、外国网络与市场规模等等,而企业的退出决策则主要依赖于产业特征(如沉没成本的水平)、确保非负利润所需要的最低生产率水平或者效率。
  
  五、企业异质性、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FDI)
  
  当国外市场的规模扩大并且出口成本也相应提高时,与出口相比,在国外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则更为有利可图;反之,当建立国外生产设施的成本增加时,在国外进行生产则相对不利。这正如Bemard(1993)指出的那样,企业面临着接近――集中的权衡取舍,也就是说,如果企业选择FDI替代出口的话,那么,它就会放弃增加固定成本投入的集中生产,但是却可以通过接近市场规避交易成本而节省可变的单位成本,并且有可能节省单位生产成本。在同一产业内部,不断增加的异质性使得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上存在着差异,从而也就决定了哪些企业出口,而哪些企业从事跨国生产。一般地,最具有生产效率的企业才能够成为跨国公司(TNC),生产率居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出口产品。而最低生产效率的企业则只能服务于国内市场。
  Helpman(2007)等人将企业异质性特征与两种形式的FDI(即垂直型与水平型FDI)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析TNC一体化战略选择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三个国家,在北方有两个同质的国家,而在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每一个北方国家都拥有一些掌握如何生产差异化产品的企业,每一个最终产品都是由中间产品装配而成的,企业必须提供总部服务、生产中间产品并且组装最终产品。在这一模型中,既不存在固定的制造成本也没有固定的出口成本。假定当一家企业将其生产活动定位于总部所在的北方国家时,不存在固定成本。但是当企业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定位于另外一个南方国家以及将装配生产也定位于另外一个南方国家时,则企业必须承担固定成本。对于从事中间产品生产的FDI而言,固定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异质性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具体来看,对于生产中间产品需要投入的低固定成本FDI而言,最低生产效率的企业在母国完成中间产品的生产和装配,中等生产效率的企业在南方国家生产中间产品并且在母国装配成最终产品,而最高生产效率的企业则在南方国家完成中间产品的生产和装配。也就是说,最低生产效率的企业不从事FDI,它们在母国生产中间产品并且完成组装,然后将最终产品出口到其他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中等生产效率的企业从事部分FDI,它们在南方国家生产中间投入品,然后进口到母国,并且组装为最终产品。最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到其他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而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最有可能从事FDI,它们在南方国家生产中间投入品,并且在那里组装为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然后再出口到两个北方国家,也就是说,南方国家作为生产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产品的出口平台。对于中等程度固定成本的FDI而言,只有两种最优一体化战略:低生产率企业在母国从事一切生产活动,而高生产率企业在南方国家从事一切生产活动。对于高固定成本FDI而言,低生产率企业在母国从事一切生产活动,最高生产率企业在南方国家从事一切生产活动,而生产效率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则在母国生产中间产品而在南方国家组装最终产品。
  
  六、简评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同时存在于同一产业中,但是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性。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的理论突破与Melitz(2003)、Helpman et al.(2004)和Bemard、Eaton et al.(2003)等人的研究相关,他们率先发现企业异质性和参与国际化经营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微观层面上数据的采集又促进了不同国家、产业之间实证分析的深入发展。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和产业层面转向了企业和产品层面,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之间在生产率、规模乃至于要素密集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异质性在这些理论模型的建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异质性作为产业内企业之间生产率水平上差异的结果而存在;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形式上也存在着异质性,而这两者之间是彼此相关的,因为生产率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的组织形式上的不同选择。总之,上述研究成果既补充和完善了传统贸易理论,解释了当前国际贸易领域内的一些新现象、新特点,同时也为推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罗远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09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