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成长期规模经营战略的实现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巴凯庆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可分为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由于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财务、客户、内部运营等条件不同,要求企业制定实施与这个期间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和管理行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从而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一、企业成长期的经营特点和经营状况
  企业的生命周期从属于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进入成长期的标志是需求的迅猛增长,其增长速度通常超过GDP增长速度,行业内各企业的销售额也迅速增长,成本下降,使得行业内企业的利润增加,新的竞争者纷纷涌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主要表现在:企业如不能敏锐地抓住机会在已进入的市场上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则可能丧失了成长的良机;快速成长的企业容易进入多头投资的陷阱;忽视对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而导致企业失败;未能很好地控制企业发展的规模,企业实力与资源难以为继。
  这个时期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表现有:1、财务运行状况:企业进入成长期后,随着销售的增长,利润逐渐增加,现金流量增多,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企业价值链各环节连接开始顺畅、资产运用效率提高。2、权益和偿债能力:在资金供给上,企业内部融资能力虽然增强,但由于企业会面临原有的生产设备不能适应生产,需要增加员工人数,进行设备投资,增加产品种类等扩大再生产,资金仍然紧缺等问题。此时,企业效益、资信等级的提高开始使金融机构放宽了对企业的贷款政策和条件,企业大规模负债成为可能,负债额度逐渐增加,资本结构趋于合理,在财务运作良好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收益。3、财务收益状况:企业成长期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成本控制,加之销售渠道的畅通,使企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二、企业成长期经营战略模式
  一般企业通过创业期的经营,企业在行业内开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不断扩大,但发展基础仍很薄弱,不宜进行多元化投资,该阶段的首要任务应以增大现金流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经营战略的主导思想,努力将主营业务“做大”,边投资,边回收。因此在成长期(尤其是传统企业)笔者倾向于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经营战略模式。
  扩大规模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会使企业比小规模时更具有成本优势。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中,规模大的企业易于把这种成本优势转移到消费者中,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把小企业驱逐出去。第二,扩大规模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避免因新的挑战者进入而使企业发展的延续受到冲击,第三,企业规模的扩大是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和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基本前提,而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又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第四,规模扩大后的企业通过内部资金融通可以导致资金利润率的提高,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企业的投资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并不是无限的。当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再扩大规模,规模经济就不会再提高效率,相反会带来新的困难和问题。并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产生投资规模的不经济性。企业规模的确定受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融资能力的共同影响。确定适度的投资规模,通常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对市场状况进行分析。早在20世纪60年代,安德森根据德国的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在卖方市场中,小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大企业。而在买方市场,大企业的规模效益表现较为明显。因此,投资规模的确定首先应当预测市场对投资产品的容纳规模及企业销售战略确定的市场份额。
  (二)考虑企业行业特点。不同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否及扩大程度取决于该行业的集中度(CR)。集中度是指某一行业最大的几家企业的销售额的合计数占该主业相应指标总数的百分比。一般认为,CR≤40%既为低集中度,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4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