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企业的创新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型胜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步伐虽然不断加快,但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金融企业要实现持续不断的创新,仅仅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掌握一些创新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系统的创新管理机制,对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关键词:金融企业;金融创新;组织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5―0021―02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的精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金融企业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融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的双重压力,金融企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拓展生存空间,增强综合竞争力并获得持久性的盈利增长,金融企业都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但在许多金融企业组织中,这种创新的动力还主要来源于领导者和专业创新部门,员工主动创新意识不足。只靠极少数管理层推动员工参与的创新与全员主动参与的领导者进行管理的创新,无论是在创新的范围、数量,还是在创新的深度、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仅仅掌握一些创新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探索建立有效的系统的创新管理机制,对创新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一、当前金融企业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步伐虽然不断加快,但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创新工作缺乏统一系统的管理,甚至没有管理。由于金融业准入条件的严格限制,加上国家对金融业的保护和谨慎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压力并未真正传导到员工队伍中,非规范的竞争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金融创新停留在理论和客户需求的层面较为普遍,创新尚没有融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架构中,因此,对创新的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思想和体系,没有纳入到经营成果的评价之中。
(二)对创新缺乏激励和评价,导致创新工作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与创新没有纳入管理考核体系和经营评价相对应,对创新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缺乏对创新产品、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创新仅仅成为业务发展中的副产品,没有形成长效的创新激励评价系统,由此导致创新的局部性和零散性,使创新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三)整体自主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的氛围尚未形成。虽然由于外资金融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出现使金融企业的长期特殊垄断地位受到冲击,但在一定区域和层面上,相当多的经营者尚可依靠传统业务保有其收入和地位。因此,按部就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抑制创新思维,反对打破传统习惯等问题的大面积的存在,使企业主动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活力严重不足。
(四)金融企业从业者知识准备不足。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业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是了解风险。由于一部分管理者和从业者金融业务知识和行业产业知识的匮乏,对金融风险不了解,因而惧怕风险,他们往往借防范风险而限制创新,影响了员工创新思维的形成。
(五)对创新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一部分人认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企业创新的实践主要依靠移植国外银行成熟的金融产品,自上而下推广即可,无须进行专门管理。而实际上任何产品都有其适应范围和得以其顺利使用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如果不对创新工作及早进行梳理并建立机制,则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工作永远只能步人后尘。
(六)对创新认识存在片面性,对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缺乏后评价机制。对产品和业务的创新比较重视,而对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的创新重视不够,重视局部创新,轻视全局和系统创新;重视外来创新,轻视内部创新;重视开发,轻视运用和后评价。
二、金融企业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
金融企业是创新密集型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短,可模仿性强,因此,在创新管理的策略上,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必须把创新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在基本策略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创新管理必须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能力。金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生存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竞争,任何一时的领先并不能保证企业永久的不败,只有持续在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力上超越对方,才能成为竞争的最后胜者。如果创新管理者不能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则必将会陷入困境。
(二)创新管理必须有利于企业团队文化的建设。团队建设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离不开团队,特别是现代金融企业的业务解决方案更要依托企业组织内部团队中人与人的真诚合作而实现。创新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只有与企业的总体文化互为融合,且企业文化中又将创新作为一种观念和导向,才能促进创新。
(三)创新管理必须注重推动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储备和吸收知识是企业创新的基础,维持企业持久不竭的创新能力必须依托企业整体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管理制度机制要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相配套。创新的效益有时会是短期效益,但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长远效益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上,若在经营考核目标中不能把创新纳入其中,长久下去必然会伤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
(五)创新管理必须促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创新理念的形成。我们的收益主要是从对客户的服务中取得,因此,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离开客户,企业便失去生存的基础;离开客户谈创新,则会使我们失去创新的基础。
三、金融企业创新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营造和建立创新的环境。无论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在观念上都是打破常规的事物,在创新的产品和事物出笼前后,创新者都可能背负着较大的压力。当环境和文化有利于或者说激励创新行为时,创新会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并逐步深入员工的思维中;反之,则会扼杀创新欲望,甚至导致多数人的创新想法胎死腹中。创新会导致制度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现象大量出现,激化与风险控制部门的矛盾,创新失败甚至可能造成风险损失。但风险成本由谁来承担则需要慎之又慎,组织若将创新损失转嫁给个人或小团体,则会导致创新环境的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导向。组织容忍失败,激励从失败中学习,但决不容忍迟迟不采取行动。要在员工中养成“给我两份而不要更多资料,我就可以完成工作”的习惯。要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认真区分创新与越权办事逃避监督之间的不同,不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凡是制度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且能够主动控制住风险并能带来
业务发展、经济增加值的增加,就作为创新去看待;反之,则应视其为违规。
(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和创新成果评价体系。金融企业是高风险企业,也是创新密集性企业,创新给企业带来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风险隐患。对创新工作适时给予监控和风险评估是创新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允许并鼓励员工对一些业务的拓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实践,将能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成就感。而能否控制风险不能仅仅看其有无风险而要在对产品风险量化度量的同时,对单位主体风险控制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事实上,每一项工作均有风险,关键看能否把其控制在我们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缺乏系统的评估,仅凭直觉和经验判断来决定做与不做,既不利于业务拓展,也不利于创新。因此,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的方式和测度标准,是创新管理的关键。对创新的产品和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和风险评估,形成完善的体系也是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不容忽视。也许最初的评价指标是简单粗略的,但只要有标准,就能促进此项工作的推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评价体系。
(三)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任何创新都不外乎:创意(想法或点子)、设计(或论证)、试验(试点)、应用(推广实施)几个关键步骤,而一个新产品或制度(体制)的创新有时仅靠单个人是难以独立全部完成的。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创新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对创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创意是创新的基础,一切创新都始于创意,创意可以产生于企业组织任何层面的员工,激励员工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和参与企业发展是企业组织具有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此,随时或定时收集整理员工建议、点子建成档案,并对有价值的建议和想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是激励的基础层面,它有利于企业组织创新意识的形成;对经过评估、论证并付诸实施的产品或管理措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创新,及时给予提成奖励,能激起巨大的创新动力;而对虽然创新效果明显但短时难以运用数量指标进行效益指标测算的创新则可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和荣誉的奖励,张扬其行为,并树立成功的典范。创新离不开激励,创新只能在激励中壮大。
(四)创新管理要有广泛的覆盖性,促进参与率的上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是企业组织创新管理追求的目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一要企业员工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二要广泛的参与性。必须摒弃创新是高学历者、高文凭者的能力的偏见,认识到任何人,只要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产品和业务,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可以提出创新建议,都可能创新。实际工作的实践是创新的源泉,通过机制建设和引导促使员工广泛的参与是企业组织创新工作管理成功的关键。关注客户,关注市场,从企业组织外部获取创新的灵感和寻找创新经验同样是重要的。全员的参与要靠机制,但管理者的主导意识是否尊重和支持创新行为,非常重要。在鼓励成功者介绍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启发引导员工从失败中学习,使每一位员工都愿参与创新。
(五)创新管理要特别注重业务一线人员的建议。任何企业要发展都必须坚持关注和依赖其客户。而业务一线对客户的基础情况、需求及特点最为了解,其建议对创新工作作用明显,既可解决产品的实用性和亲和力,又可满足客户的需求。“最优的解决方案出自最了解情况的管理人员”,管理者必须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和引导客户的直接服务者参与到创新工作中。
(责任编辑:李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7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