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已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并进入到规范和实施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其次,从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预算认识水平;确定合理预算编制的起点,构建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对如何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面预算 财务管理
  
  一、引言
  最早的预算观念,源于公元1225年英王约翰在民众反抗“王权神授”大起义的迫使下签订的63条《大宪章》中对征税权的控制,后来它逐步演变成政府费用预算制度。到19世纪末,预算管理开始应用于美国公司,之后发展到其他欧洲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西方全面预算管理先后经历了成本控制、管理控制和资源整合等阶段,并引入了战略管理的思想,在预算方法上也创造了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先进预算方法,可以说,预算管理是西方企业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运作的制度保障。而在我国,对预算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不足30年。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逐步使用了成本控制、利润管理等预算管理的部分功能,但企业依然延续了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直至21世纪初国内企业预算管理才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2002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企业应实行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这对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标志着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科学的管理理念已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并进入到规范和实施阶段。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实现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策略的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有计划、有步骤的将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短期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予以具体化和有机的结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及其努力方向,激励每个职工参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齐心协力地从各自的角度去完成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有利于企业加强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控制日常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编制全面预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按责任归属设定责任中心,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环节全面落实经营目标和经营责任,起到全面预算管理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控制作用。以预算数作为各个责任单位实际执行的标准,通过收集各种预算和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馈给各个责任单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薄弱环节,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达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作用。预算期末,通过各个责任单位的业绩报告,对比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揭示超支和节约,确定偏离预算责任的原因,管理层可据以了解整个企业预算期的预算目标实现情况,是全面预算管理对经营活动的事后控制。
  (三)有利于企业开展现代化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企业现代化管理工作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经济责任制度,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参与预算编制,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明确责任,可以调动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开动脑筋想办法,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有助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和控制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经营能力。
  (四)有利于企业确定合理的运行机制,协调平衡各方关系,实现资源的综合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把企业各方面工作纳入统一的计划之中,理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各经营单位之间的权责划分和机构内部职能关系,完善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可以促使企业内部各个经营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环环相扣,减少内部矛盾,达到供、产、销各环节都能在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紧密衔接,实现企业资源的综合配置和最优利用。
  (五)有利于评价各个经管单位的工作绩效
  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以预算目标及由此分解的各个子目标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及准绳。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便于对各部门及每位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评议,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奖惩和人事任免。这种考核评价方法,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相对比的方法,更为科学合理。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有时收入增加或成本增加并不一定是管理人员造成的。全面预算管理对工作业绩的考核是在对其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反映,它既有对历史变化趋势因素的分析,又包含了对客观环境因素及执行主体自身的分析,这种分析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三、如何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一)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预算认识水平
  要加强企业各层面特别是管理决策层的预算管理理论学习,以达成共识,从思想上做好落实预算管理的准备。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存在着内在动因,传统预算管理是公司治理的集中表现形式,预算管理体系集中体现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涵盖着委托――代理思想、控制思想、交易费用理论、激励理论等公司治理的主要框架体系。随着战略管理思想不断在企业中实践,预算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的集中载体,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的资源配置工具,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均以战略管理为基础,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管理者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加强在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和学习型组织构建上的理论学习,提高全面预算认识水平,并将其运用于预算管理工作实践,建立以学习型组织内部战略管理指导下的公司治理型预算管理体系。
  (二)构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要想运用预算管理控制方法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就必须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预算机制运行的基础环境,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作为基础保障。事实上,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财务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工作流程3大部分。针对不同的企业形式,预算管理体系及其决策、执行、监督的组织、职责和内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确定合理预算编制的起点,构建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
  预算编制起点的确定问题,不仅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同时也困扰着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对于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在公司治理、战略目标、社会贡献等方面有着与其他企业不同的要求和负担,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更为复杂。企业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就必须确定合理的企业预算编制起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主要矛盾和目标,然后决定预算工作从何处着手。一般情况下,影响预算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的需求状况和企业的销售潜力、有限的生产能力、稀缺的资源等。在确定了预算编制起点的基础上,还要对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建立预算目标体系,以指导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和控制,为预算考核提供标准。
  (四)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根据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是否可变,有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根据预算编制的时期有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根据预算编制的基础有增减量调整预算和零基预算等。企业编制预算时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实际和企业管理现状,选择相适应的预算编制方法,确定预算编制方法的原则是效率和效益。我们既不能不顾企业实际,追求所谓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而导致为形式而预算或者无限拉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最终流于形式而无法执行和控制。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对企业及员工的高要求就因噎废食,不敢尝试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相对复杂的预算方法,否则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和企业控制能力会止步不前。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由于会计人员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比较了解,从而更加要求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负起一定的监督责任。树立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具体行为上担负起社会责任,是强化会计工作内在的自我监督的有效措施。同时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及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保持合法合规操作的同时,从全局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判断,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得以执行。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冰,周育林.企业财务管理浅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2):45~47.
  [2]黄灵玲,王志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4).
  [3]吴友光.浅议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32):75~78.
  [4]司洁萌.唐山市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9(01):136~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0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