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桂花 卢家强 周 岩

  摘要:本文用可持续发展观介绍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分析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相互关联,并以山西为典型案例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点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制度层面揭示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为金融稳健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节能减排;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环境;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24-03
  
  一、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经济增长特征
  
  (一)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经济主导地位
  山西省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而且根据2000-2008年山西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图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比呈持续上升的态势,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基本呈持续下降的趋势。2008年末,山西省第二产业和工业占比分别达61.5%、56.49%,比2000年上升了15和15.89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全国48.6%、42.9%的平均水平。工业的本质是既创造资源,又消耗资源,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一直使山西省经济金融面临较大压力。
  (二)资源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环境消耗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较大。鉴于山西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所以本文以工业增长及相关要素对其的贡献,来说明经济增长中相关要素的贡献。工业增长对环境资源造成的极大破坏,或者说通过依赖环境资源的消耗来实现工业增长,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亦有许多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诠释,如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回归,得出工业废水和废气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38%左右。有的学者则主要通过考察二氧化硫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拟合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单纯的人均收入水平并不足以迎来库兹涅茨转折点,需要依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和政策激励,而且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排放水平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本文选取工业“三废”排放量、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分析山西环境资源要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首先,设定如下工业产出模型:
  ln(Y)=c+c1ln(K)+ c2ln(AL)+c3ln(DW)+c4ln(DG)+c5ln(DS) (1-1)
  其中,Y是工业总产值,采用指数形式;K为工业资本,用工业固定资产净值表示,利用价格指数进行调整变为不变价格,收价格指数统计影响,在1980-1990年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其进行调整,1991年后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结果为1978年不变价格;A为劳动有效性,用高中以上毕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L为工业从业人员平均数;DW、DG、DS分别为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c是常数,c1,c2,c3,c4,c5是待估参数。
  根据1980-2007年山西省序列数据(三废数据是1985-2007年),运用Eviews5.0,采用最小二乘法对(1-1)式进行回归分析。经多次试验,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舍弃变量DS可行是因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要小,而DW舍弃也可行是因为其基本呈下降趋势,而且山西属于以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为主的煤烟型污染。
  根据得出的弹性系数,分别计算资本、劳动、废气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环境资源的消耗促进了工业增长,也就是说工业增长是以牺牲一定的环境资源为代价的。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幅度很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程度较高,达35.59%,基本可以反映山西环境资源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程度。现实中,山西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居全国前列,地表、水系等破坏较为严重,这些不争的事实已经很好地佐证了工业增大对环境的消耗程度。
  2.自然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2000年-2008年,山西GDP占全国比重远低于其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重,而且这种差距在2005年后持续扩大。山西省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采矿业、与采矿业密切相关的原材料产业、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基本占工业增加值的85%左右,占GDP的44%左右,其中采矿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多。这种资源型产业支持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自然资源大规模的消耗,即自然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消耗绝对支持了山西经济增长。虽然从表2中看到资本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较大,但这种资本的贡献大多来自于资本绝对投入量的增加,资本投入与产出效率并不高。而且资本品是用自然资源生产出来的,资本对增长的推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对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以及对环境的高强度利用。
  (三)经济增长波动性强
  山西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资源型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而资源型产业是典型的上游产业,产品价格、产品需求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往往受制于国内外市场需求。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山西省经济运行状况再次验证了上述特点。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9月份以来,煤焦市场需求明显减少,价格持续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山西省工业增加值随之持续同比大幅回落,10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负增长,2008年末GDP增长少有的低于全国水平0.7个百分点;2009年3月份山西省工业增加值降幅更达27.7%,一季度GDP下降8.1%。截至2009年5月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7.6%,降幅高于全国水平0.9个百分点,在9个下降省份中排名第二。
  同时,资源型经济容易受节能减排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影响,尤其是山西70%-80%的县市以煤焦为主导产业,对其影响尤为深刻。
  
  二、目前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难点
  
  (一)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市场是有效的,资源约束的强弱将表现为价格的高低。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由于社会对资源价格浮动的承受力有限,我国矿产资源、土地等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导致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另一方面,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不合理,价格难以体现其价值,未能涵盖外部成本,资源等要素价格失真,客观上鼓励了企业和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实现增长,这也是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增长方式的重要原因。如何实现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规制的有效结合,发挥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合理调节,以及对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污染成本的体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实现的难点。
  (二)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的有效结合
  受经济增长路径依赖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的推动离不开必要的行政手段,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期改变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执行力,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但是,行政手段推动成效只能是短期的,并不能形成长效机制。只有当节约、高效、环保等成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自愿行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才能真正实现。这当然需要依靠经济手段的运用,包括环境污染收费、征收环境污染税、排污权交易、对生产节能减设备和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优惠税收、金融政策、完善财税体制等。现实是节能减排政策基本属于命令-控制型,现行的价格杠杆起着逆向调节作用,经济手段运用还非常有限,如何在发挥好行政手段作用的同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实现节约、环保、高效是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

  (三)技术创新与制度安排的有效结合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实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由于科技投资见效周期长,作为科技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优先将资金投向能够较快显示政绩的项目,不愿投向科技、教育等长效项目,科技和教育的公共支出比率低。另一方面在目前外部体制环境下,企业并非技术创新主体,也未成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导性推动力,仍主要以价格竞争为主。所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和优化结构仍有待外部制度的安排、政府职能的转化和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企业改革和外部制度安排的有机结合是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难点。
  (四)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
  山西资源主导产业以采掘业及相关的较低级的制造业为主,需要的多为低工资、低技术的廉价劳动力,人力资本难以实现积累。掌握一定知识的劳动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教育、培训费用的投入。而这种人力资本形成的时间效应又会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过程总是和产业结构变动相伴随,产业内部升级和资源在产业间的转移,是推动集约型增长的因素之一。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必然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结构性失业也是一个常态。在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力资本需求以及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一个难点。
  (五)投资与消费的协调
  投资与消费是内需的两种形式,然而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投资的增长及其对经济的拉动,加之地方政府干预投资、产业技术水平低下、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导致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1个产能过剩和潜在过剩行业中,山西十大主导产业中近80%属于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范围。同时,消费结构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产能和产品过剩。如上文所述,山西省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如果从人口构成看,山西省乡村人口占比约56%,从就业人口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约43%,也就是占绝对比重的乡村人口对应6%左右的第一产业产值,结果必然是很大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极大不平衡。而高收入者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限度时,总消费水平将下降,结果是投资不能转化为消费,形成制约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约束。投资和消费结构的协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
  
  三、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体制创新
  
  一是体制创新的基础――企业主体地位。企业是微观经济主体,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载体。经济增长最终要由企业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终也要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上。只有通过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改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成为追求集约、追求效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微观经济主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节能减排才能成为其自愿行为,才能实现长效。
  二是体制创新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应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改变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发挥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负外部性效应的弥补上,全面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三是体制创新的核心――价格和投融资机制。国外成功经验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能最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尽快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坚决收取排污费,实现企业负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通过金融改革和创新,改善投融资体制,提高资金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四是体制创新的途径――激励约束政策。制度上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将保证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如,调整现行增值税为主的税收政策,改变地方政府重视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不重视能耗低、污染少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为偏好;完善干部考核政策,将绿色GDP指标、人类发展指标和反映资源环境制约的约束性指标等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严格市场准入政策,制定必要的准入政策和相应的法规,包括行业先进技术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等,限制并减少能耗高、环境保护标准低、外部不经济显著的项目进入立项和生产领域;制定鼓励或抑制性政策,健全节能环保的技术标准和监测系统,提高企业节能技术;收入分配政策要向劳动者和低收入群体转移,
  五是体制创新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过程总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伴随,体制创新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改造升级第二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缓解就业矛盾、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源性需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创造条件促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突破口,不断减少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责任编辑秦亚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2885.htm